刘备为何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 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是否会出山

刘备为何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 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是否会出山

网友提问:

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才肯出山?

优质回答:

不是故意摆谱,是诸葛亮本来就不愿出山。

关于这个问题,诸葛亮本人最有发言权。

出师表讲得清清楚楚,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段话,已经写的清清楚楚。

诸葛亮自己本不愿出山,是刘备巴巴的跑过去请讲治国平天下的大计,前后三次,感动了诸葛亮,才答应为刘备服务。

我们不能用现代的价值观念,去揣测古人的心理。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

现在的人,都觉得当官可能比隐居山野种地好。东汉却不一定。那时候,文人最讲究名节。有名节,就受尊重。还能通过察举制做官。名节是为人立世的前提和基础。

这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隐居了。在那个时代,一个有才有德的高士,不愿当官,只愿终老山林。会赢得极大的名气和极大的尊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诸葛亮不愿出山,还学了那么大的本事。

做学问是他自己热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实现自我升华,跟出不出山没有必然关系。

话说回来,一个没才华的人,隐居的再厉害,谁会理你呢。

再说回三顾茅庐。可能当时诸葛亮是真的不愿意出山帮刘备。因为刘备的实力太过弱小。极有可能会随着刘备一起挂掉。

出师表讲,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话一点不假。长坂坡,刘备就是带着诸葛亮等几十个人骑马逃跑的。

诸葛亮又不愿投靠曹操,孙权,他的观念,还是忠于汉室。肯定不会服务曹操,孙权。

既然汉室不可扶,奸贼不能扶,那就终老山林吧。

其他网友回答

三顾茅庐我认为不是演义里说的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而是双方实实在在进行了三次交流与沟通,都满意之后确立了合作关系。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既不是诸葛亮摆谱,也不是刘备有闲心。

两个陌生人即便再投缘,初次见面也不可能谈得太透,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才最舒服,吧啦吧啦没完没了那是酒桌上喝高了。刘备名片印的汉室宗亲,诸葛亮是官宦之后,这点涵养还是有的。第二次熟了再畅聊,第三次谈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就好比公司招聘,面试、复试之后才能签合同。

刘备三顾茅庐去挖人,诸葛亮的主动权多一些,但总体操作仍是双向选择:诸葛亮要了解刘备新兴公司的实力和前景、刘备这个CEO的为人和能力之后才能定夺。这是对自己负责,不是摆谱;刘备也不是拍拍脑袋那么简单,他求贤若渴却不至于饥不择食,诸葛亮是否靠谱,是否像徐庶、司马徽说的那么神奇尚需进一步验证。这是对事业的负责,也谈不上辛苦。

二人谈话不可能一点分歧没有,需要相互融合认可,这也不是见一面就能解决的。最后诸葛亮天下三分的行动纲领和兴复汉室的远景规划获得了刘备点赞,刘备也答应给他提供类似管仲、乐毅的展现才能的平台,情怀接近,理想趋同。一击掌,OK了。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是个有才华的人,他从小饱读群书,精通兵法,胸怀大志,在三国属于超级人才。其师傳水镜先生给他打出的宣传语更是惊世骇俗:"伏龙、凤雏,得一能安天下"。这样高的推荐语更是让诸葛亮名声大震。

然而,相对于其他名谋早早选择"追随"主子,及时靠边站队,诸葛亮却选择隐居于南阳,躬耕于陇亩。一方面他修心养性,积蕴力量,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屈于人下,他想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明主,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抱负。

当时曹操、孙权等雄主的手下济济,名谋如流,很多都是从他们发迹开始就追随他,属于心腹之人。诸葛亮不愿当"半路出家的和尚",也不愿埋没人才群中,更不愿和他们争"一谋"的位置,因此,不愿出山。

刘备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主子,但因政治背景不强,起步晚,实力弱,长期流浪奔波,居无定所。后来好不容易得到超级谋士徐庶的辅助,却被曹操"挟母骗子"而挖走。徐庶离开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求贤若渴的刘备于是上演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之所以要让刘备三顾茅庐,主要是试刘备的诚心,看他是否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贤主。

而刘备的锲而不舍的请他下山,彻底打动了他的心,他随刘备下山后,为报知遇之恩,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他网友回答

从建安六年起(201年),多次被曹操击败的落魄常败将军刘备开始依附于荆州刘表处。虽屡战屡败,不过刘备依旧不失雄心壮志,天天忙着结交荆州各路豪强,以期东山再起。

这期间刘备曾特意去拜访荆襄名士,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两人谈论的内容类似于曾经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那次,也是论天下大势,细数风流人物。刘备还是老样子,天花乱坠说了一大堆荆州豪杰的名字,司马徽却对那些人嗤之以鼻,说他们只是儒生俗士而已。

刘备有些尴尬,便追问司马徽谁可算得上当世俊杰,司马徽先是笑而不语,接着缓缓吐出四个字:“卧龙,凤雏。”不过当时刘备并未听过这二人的名声,也未放在心上。

再一次听到卧龙这两个字,是从刘备在荆州处招揽的谋士徐庶说的。能得到徐庶这种足智多谋的人才辅佐,刘备已然心满意足,没想到徐庶在提到卧龙诸葛亮时,眼中满是神往,直言其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之机。

刘备当时心里的想法估计是,哥闯荡江湖这么多年,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这人真有你说的这么厉害?于是刘备表示,行,如果真有你说的那么神,你把这小子带来见我。

刘备虽落魄,毕竟乱世枭雄,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架子还是要摆的。没想到徐庶却告诉他,诸葛亮这种人是请不来的,请主公屈尊去拜会他。这一次心思缜密的刘备觉得不对劲了,徐庶绝不是个狂言妄语之人,再联想到司马徽的话。卧龙诸葛亮,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刘备陷入了沉思。

而诸葛亮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可以先看看诸葛亮的关系网,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的妻子是襄阳大族蔡讽的女儿,而蔡讽的儿子就是蔡瑁,另一个女儿则正是嫁给了刘表。

所以照理来说,诸葛亮要是想混迹荆襄贵族圈子,是有门路的。不过诸葛亮的选择却是“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甘愿做一个隐士,对外不显山不露水,所以他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只有司马徽徐庶那一批清流名士的小圈子知道诸葛亮的真才实干。至于这么做的原因,诸葛亮必然是心怀大志的,可见他也知道刘表不是干大事的人,他在等待一个能安天下的明主。

而这个人,正是刘备。

三顾茅庐的具体过程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演义,很有意思。

准备前往隆中诸葛亮隐居之地拜访的那一天,刘备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西装,并准备了隆重的贺礼。关羽张飞也很好奇是何等人物让大哥如此大张旗鼓,也一并跟着去凑热闹。

来到隆中地,此处青山绿水,莺歌燕舞,远山之中云雾缭绕,刘备感叹一看就是人间仙境。又见不远处几个老农正在一边耕地一边引吭高歌,奇的是歌词气势磅礴,字字珠玑。刘备就问了,这歌谁写的?老农们回答,卧龙先生。

可想而知刘备当时心情有多激动,此地随便一个老农都能出口成章,那诸葛亮岂不更是神仙中人?立刻带着关张二人快马加鞭,往卧龙草庐赶去。

来到庄前,刘备亲自叩门。应门的却是诸葛亮的小书童,饶是如此,刘备依然恭敬地自报家门,把自己所有名号都用上了,说我乃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小童淡淡地回应,名字太长,我记不住…

总而言之诸葛亮不在家,刘备惆怅不已,一顾草庐就在这样一种尴尬氛围下不欢而散了。不过以刘备这越挫越勇的小强精神,不仅不气馁,反而求贤若渴之心更甚,以至于到了有点魔怔的地步,看谁都像诸葛亮。

就说一顾草庐的归途中,刘备望见一个容貌轩昂,丰姿俊爽的公子哥,立刻上前拦住,问帅哥你是卧龙先生么?结果却是诸葛亮的友人。二顾草庐的路上,看见路旁的酒馆有两白面长须,清奇古貌的奇人凭桌对饮,对酒当歌。刘备立刻又冲进店里,问两位帅哥谁是卧龙?结果又都是诸葛亮的友人。

直到来到诸葛亮家里,见一翩翩少年郎拥炉抱膝,低头吟唱。(话说隆中地区人均中国好声音,都爱唱歌)刘备眼泪都差点夺眶而出了,还是强忍激动的心情,等少年一曲歌罢,上前问,这位帅哥,你总是卧龙了吧?!少年回答,我乃是诸葛…均。这回终于不是诸葛亮的友人了,而是他弟弟…

诸葛亮又出去游山玩水了,二顾茅庐宣告失败。那一天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都感受到了刘备的感伤惆怅,还特别应景地下起了皑皑白雪,后人诗曰:“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三顾茅庐这一次,张飞是恨不得带把砍刀去把这怠慢刘备的诸葛村夫给劈了。还是刘备和关羽再三好言相劝,张飞才暂时消了怒气。及至到了卧龙宅前,这一回正主是终于在了,却正好在睡觉。刘备又吩咐书童不要惊扰,自己侍立阶下,诸葛亮高卧草堂,关羽则紧紧按住要去放火烧房子的张飞,过了半晌,诸葛亮终于醒了,吟上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这一次将会改变三国历史进程的会面,终于开始了。

被刘备的天地可鉴的诚意所打动,卧龙诸葛亮决定出山,当即献上隆中对策,分析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详尽的战略方针,提出三分天下之设想,。接着一路辅佐刘备东征西战,终成就蜀汉帝业,此生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名垂千古的风流人物。

今天说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诸葛亮,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能够抓住机遇。而机会又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急功近利,盲目进取,好好沉淀自己,才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在最合适自己的舞台发光发热。

另一方面刘备,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啊!面对优秀人才,带着三顾茅庐的诚意积极主动去争取,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是一个好的领导必不可少的素质。

刘备和诸葛亮正是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才能成就一段君臣佳话,立下一番旷世基业啊!

其他网友回答

正史《三国志》里对“三顾茅庐”的记载比较简单: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这个“三”有可能是概述,有可能不止三次。为啥去了这么多次才见到,主要因为刘备见诸葛比较迫切,而诸葛跟从刘备并没有那么必需罢了。

不同史料对于“三顾茅庐”有着截然相反的记载,问题的矛盾点就在:是刘备找的诸葛亮,还是诸葛亮主动找的刘备?

很多朋友说了,那还用说,肯定是刘备三顾的诸葛吗,连诸葛亮自己都在《出师表》里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话是没错,但是史料需要旁证才可完全证实,正史《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却是这样说的: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先主刘备“遂诣”亮,就是去往诸葛亮所在之处,“凡三往,乃见”。

这便和《出师表》里的说法对上了,确实是刘备亲自找的诸葛亮,而且找了好几次次才见到。

似乎刘备三顾诸葛亮的事情已经板上钉钉没啥争议了。

别着急,在对《三国志》的注引时,裴松之对这里注引了《魏略》中的说法,也提出了一个让大家都比较难以接受的说法:

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魏略》也是正经的史料,却告诉了大家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那就是诸葛亮为了防止荆州被曹操攻打,但是知道刘表这个人不靠谱,于是直接北上去见樊城的刘备,在那里初露锋芒,刘邦大喜,从此以“上客礼之”。

那么到底是哪个史料是真的呢?明离子觉得,完全的还原恐怕很难了,但是如果从谁对谁的需求更加迫切,应该可以推测出哪个版本更有可能是事实。

我们先说说刘备,到了荆州其实很尴尬,他的人格魅力让荆州名士争相拜访,这让荆州之主刘表非常忌惮,本来以为可以靠刘备壮大荆州势力的他其实对刘备是非常忌惮的。

所以,刘备需要拉拢一下本土势力改善一下自己尴尬的地位。

那么诸葛亮呢,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为妻,而黄承彦的老婆是刘表的蔡夫人的妹子,还有个蔡瑁,算是诸葛亮的妻舅。

诸葛亮为啥在名士圈里那么显赫,如果你真的觉得是靠他的聪明才智折服众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人家背后有人啊!

但是诸葛亮本人对于投靠刘备的迫切程度并不高,就算《魏略》的记述是真实的,恐怕也并非完全是因为投靠刘邦而去纳“投名状”。

所以总体说来,还是刘备“三顾”诸葛亮的可能性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