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原文 道德经是不是被改过

道德经的原文 道德经是不是被改过

网友提问:

道德经有没有被篡改过,怎么读起来像易经?

优质回答:

改……!必须改……!改为说唱版形式。可以手持两块竹板,或者牛胯骨也行,一边嘚吧一边敲,手脚都别闲着,越嘚瑟越好……。开篇应该这样唱……!挞嘚另哒…零零嗒……!打竹板…你来听……听我来唱道德经……道可道,你别笑!应为它是非常道……。[大笑][大笑][大笑]挞嘚另哒…零零嗒……!

其他网友回答

篡改是必然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包括上世纪出土的文物在内的现有版本,还不足以证明,哪一种版本是公认的老子原著。

在现有的诸版本中,流传最久,最广泛的是曹魏时期的经学家王弼本,他的版本应该来源于西汉时期的道学家、方仙道集大成者河上公的《老子章句》,只是河上公的老子注后来失传,只有王本《老子注》流传至今。

王弼的《老子注》从魏晋到上世纪的70年代,一直是孤本,没有别的本子参照,是耶非耶也没法确定,虽然一直有人怀疑文本的真伪,但苦于没有佐证,也只好默认。

但因为王弼是经学家,其本意是以儒解道,试图以《易经》思想协调道家与儒家的圣人观,而王弼本人持有“老不及孔”的观点,所以在注老过程中,贯穿了孔子思想,并且“玄化”了老子思想,这也是1700多年来,人们“谈老必玄”“玄不可知”的根源所在。

王弼是玄学家中的“贵無”派代表,所谓“贵無”,就是以“無”为宇宙本原的观点,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派“崇有论”,其代表人物是那个窃取向秀《庄子注》的玄学大师郭象(存疑)。

为什么不写“无”,而非要写个繁体字“無”呢?因为这个字在《老子》书中十分重要。所谓篡改,就得从这个“无”开始。

我们以第一章为例,看这个“無”的更改发生了什么问题?并以此判断“玄学家”到底是“新道家”还是“新儒家”。

帛书“无”与王本“無”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乍一看,看不出什么名堂,但认真研究起来就会发现:“無”是什么也没有的。既然没有,如何称得起“天地之始”?且老子的根本政治主张是“無为而無不为”,既然無为,如何实现無不为?你不觉得矛盾吗?

是的,很矛盾。所以程颐说“老子文窃弄阖辟”,说他玩文字游戏。朱熹则说老子是个权谋家,并认为历来刻薄的法家思想都源于老子,说他是明里什么也不做,暗地里什么都做好了。

这不能责怪理学家们因为立场的不同而对老子提出批评,事实上,两宋理学家们都对“老学”有精深的研究,《朱子语类》还专门有朱熹师徒共同研讨交流《老子》的专题,有很多积极正面的评价,比如朱熹说,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说得如此之好,教人如何不爱他等等。

他之所以批评老子是阴谋家,原因正出于“無为”上。

不仅程颐、朱熹,像白居易、韩愈等名儒大家都从不同方面提出过质疑,认为老子在玩文字游戏。

这样的质疑,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才宣告结束。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长沙相利仓墓出土了两种帛书本《老子》,称为甲本、乙本,其中甲本的抄写年代在汉代以前,母本大概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

《道德经》跟帛书《老子》的文本有700多处改动,其中的“無”字,在帛书中写作“无”。现代人当然认为这两字,无非是一个简体,一个繁体,其实不然。

“无”是汉字一级字,“無”是二级字,就是说,古人造字时,第一批就有“无”。而“無”是随着战争文书的记载而在跳舞的“舞”基础上的改造。简写的无通元,表示初始,起首,开端;而“無”只代表没有。

所以,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意即,无,是定义和描述万物初始情境的概念,是“初始”而非“没有”。

老子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容易接受了。

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从“有”这个母体中呈现出来,而“有”都有一个开始的过程,这个“有”和这个“无”指的是一个事,而不是说这个“有”是从那个“无”中呈现出来的,他们是“同出异名”的一个事物。

比如老子举例说“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把陶泥做成陶器,陶土“无”了,而“有”了陶器,陶器“有”的同时,陶土也“无”了。反之亦然。这个“当”是同时的意思。

帛本的出土,廓清了人们对于“無”的疑惑,同时帛本的文本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除掉《道德经》因为避讳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名讳以外,还多了几个虚词“也”字。

不要小看这个虚词,没有这个“也”字,后人也就失去了断句的依据,所以后人的断句五花八门,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沿着这样的句式,就会得出,可与非之间就是常道,可与非之间就是常名,把老子思想引向玄学化,不可知化和神秘化。

同时,恒无欲也,恒有欲也,删掉了“也”字,将“无欲”“无欲”变成了“恒无”“恒有”断句法,经文原意彻底改写。

接着说说“玄之又玄”。

玄之又玄在帛书中写作“玄之有玄”,“又”“有”一字之差,意境大不同。“又”便是程度加深,说明不是一般的“玄乎”;而“有”是交织缠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状态。

“玄”的甲骨文字形如同一个“8”字,原指一把丝结,玄之有玄,表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切两两对出的矛盾双方,比如有无,美恶、贤不肖等,本都是一回事,是“同出”的,是互根互化,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谁也离不开谁。

而人有“二心”,非得分辨出一个彼此来,这是将道豆剖瓜分的行为,是不道的,是老子反对的。

王弼却将玄字做引申意的幽远不可知解。他说:“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将“道”引向玄冥不可知论。

以上只是第一章存在的700余处更改中的两处,具体不同及其表达意义的迥异,可参照帛书《老子》。我也乐意跟诸位老学爱好者共同探讨。

至于《道德经》读起来像《易经》,这个问题很好理解。玄学家们是以《易经》为母本,以儒家思想为主线,对《老子》《庄子》进行的玄学化改造,意境当然接近。且按照传统说法,“老学”与“易学”同根同源,或老学源于易学,因此,《易经》《老子》《庄子》被称为“三玄”。

玄学,后人称之为“新道家”,谬也!它不过是以儒解道的学说,至多算得上是“新儒学”,它是经学家们厌倦了经学的繁琐与枯燥,寻找精神归宿的必然选择,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玄学的影响至深至远,至今玄风未息,影响着人们对老子思想主旨的正确领悟。

因此读懂《老子》,最好是帛本《老子》、楚简本《老子》和传世本《道德经》参照阅读。若执守一本不放,则必然导致领悟的偏向发展。

陈鼓应、任继愈等学术大佬,在帛书《老子》出土后,尚能立即重订《老子注》,我们为什么要执守某“本”不放呢?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我们现代人所阅读的《道德经》,本来就是古代统治者加工、印刷、润色后流传下来的。

大家知道,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是由一朝又一朝的统治者书写记录的,因为劳动人民虽然创造了历史,但是劳动人民不具备话语权和印刷权,尤其是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他们既写不了经书,更无权审核印刷。历代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版权,他们要对诸子百家之言进行御用加工润色,凡是不合乎统治者口味的言论肯定一律打入冷宫,不准出版发行。因此说,流传后世的诸子百家学说,保不齐都是经过了多次增删修改的了,《道德经》当然也不例外了。

其他网友回答

今本《周易》的成书过程暨与《道德经》之关系!

金栋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易经》,即指今通行本《周易》,分“经”与“传”两部分。

据易学史料及出土的商周甲骨、陶器、青铜器、帛书竹简等,今本《周易》的成书过程大致如下:

(夏)殷商、周甲骨等八卦符(出自卜者、筮官、巫师之手,非伏羲所画)→西周时期《周易古经》六十四卦经文(出自祝宗卜史之官之手,非周文王所作)→春秋末期老子《道德经》→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道家、阴阳家、儒家等→定型完成于西汉宣、元时期今本《易传》(出自受道家、阴阳家影响的孔门后儒经师之手,非孔子亲撰)。

据出土于马王堆汉墓西汉文帝初年之手抄本帛书《周易》,其《经》只是名“六十四卦”,并无“周”字,可见今本《易经》之名《周易》与内容者,当是此后之后儒所为。而帛书《易传》除了很少一部分见于今本《系辞传下》《说卦传》以外,皆是未传世《易传》。以帛书《易传》为据,今本《易传》皆是汉文帝后(如武帝、宣帝、元帝)之后儒作品。

何谓“成书”?即该书所有内容完全编纂在一起了才算成书!成书与成篇不同。每篇文章可能是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写成,但编纂成书是同一时期、一二个或几个作者所为。

老子乃道家学派之创始人,中国首位伟大的哲学家,春秋末期人。马王堆汉墓帛本《老子》甲、乙本之出土,证实了《老子》(《道德经》)一书,确系本人所撰。其所创之“道”,是自然之道、本原之道、规律之道,乃天地万物之本原。其后战国秦汉以后的《易传》吸收了老、庄道家的阴阳说及稷下道家精气说与阴阳家之天道观等哲学思想,并结合儒家的伦理观,阐释《易经》(狭义)。说读起来像《易经》,应该是与《易传》有关。

要之,《易》本卜筮而非他,《易传》是哲学典籍,而老子《道德经》开创了“道”。是《易传》吸收了老、庄道家的阴阳说及稷下道家精气说与阴阳家之天道观等哲学思想,并结合儒家的伦理观,阐释《易经》(狭义)。

其他网友回答

要说现在的《道德经》没有修订过,完全忠于原著,是不可能的。历代先贤,为了能够让典籍流传下去,肯定有修订,有增订,有删订,有疏有解有注有释,但是再怎么说还是在《道德经》的整体基础上进行的微调,无伤大雅,真正的高人还是能从不同的版本中读出真意的。

一、《易经》的成书及广泛传播早于老子,老子读《易经》顺理成章。

二、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有综合研习《易经》的最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