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作者 何以评价“孤篇已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 何以评价“孤篇已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网友提问:

何以评价“孤篇已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优质回答: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以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佛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叶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张若虚(约647年一730年)杨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

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迷人的【春江花月夜】诗句。

抒写了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美伦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宁静的境界。

【春江花月夜】全诗共有36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合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婉转

悠扬。冼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素有"孤篇全唐"之誉。

不论从主题的提炼还是题材的加工上,此诗对唐朝繁荣的诗歌局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人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

张若虚仅存两首在全唐诗中,一首《代答闺梦还》再就是这首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写得比较早还没有到唐朝诗歌的鼎盛时期并没能在唐宋流传开,“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他的意思是说张若虚可以凭借这一首诗成为一个大诗人了,孤篇盖全唐有点过了

其他网友回答

《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江月意象的美、意境的美和哲思的美。具体内容欢迎查阅我的昨天头条青云精选文章,篇幅超过7500字的《江月为什么引人入胜》。

其他网友回答

张若虚何许人,史书上没有单独列传,其事迹也只是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只知其与贺知章等人并列于“吴中四士”。因为贺知章在当时的文坛地位极高,故推测张若虚在当时的文名可能不小。

《全唐诗》收录其两首作品,其中就有《春江花月夜》,而这一篇作品也让张若虚“孤篇横绝,竟成大家”。另一首作品为《代答闺梦还》,虽不甚出名,但与“春江诗”参看,就能发现张若虚很擅于描写动态的情状。

《春江花月夜》为何能得到如此评价?这与其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脱不开关系。

第一、形式上,是“乐府诗”的一次重大突破

《春江花月夜》本来就是一个乐府古题,据说是由陈后主所创。那么乐府诗在此之前有什么特征呢?

在此之前,乐府诗名可以类比于“词牌名”,它和诗歌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要么就是民间歌谣的整理,形式差不多的都起一个相同的名字;要么就是按照固定形式写出来用以歌功颂德等行为的官方作品。

前者有“美刺”精神,现实意义比较重;后者纯粹就是娱乐形式,但文学性普遍比较高。

乐府诗歌在曹操等人手中经历了一次变革,用旧题来咏叹时事,比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曹丕的《燕歌行》等等,诗人对于时事的观感开始进入乐府诗歌的内容。而南朝文学以绮丽风格为主,受宫廷影响,内容上往往就地取材,风骨萎顿,绮艳盛行,宴饮、荒游、男女、深闺等等题材在南朝乐府中屡见不鲜。

《春江花月夜》这一题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造出来的艳曲。从这个名字就能知道,花好月圆,春江无极,就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夜晚。

后世普遍认为,乐府诗歌第二次重大变革是在杜甫诗歌上,即“三吏三别”等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摆脱了乐府题目的限制,可以自己拟诗名。

但是,如果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所写的内容与诗题有非常强的关联性,并且与前人所作的同名乐府诗有很大差异。

杜甫等人的作品是根据内容来另拟诗题,张若虚的作品是根据诗题另行生发,但从创作理念的角度来说,二者所达到的效果是相同的,都是跳出了传统乐府诗的窠臼,另起炉灶。

所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应该算作“乐府变革”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化无形为有形的高超表达技巧,情景交融最为完美的样本

提到“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文学上有相当多精彩的案例。

比如: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但这些词句往往都是偶尔的灵光一闪,有句无篇,在篇幅短小的作品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通篇将情感如此完美地寄托在事物之上,仅《春江花月夜》一例。

张若虚在这首诗歌里虽然写了很多事物,但主要意象其实只有一条春江、一弯明月而已,而诗人的情感也寄托着这两种事物之上。

以水、月等事物寄托思乡、怀人等情感的诗歌十分常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案例,数不胜数。

但是,张若虚诗歌中,并不是借水和月的形态、象征来寄托情感的,而是借用了他们动态的特征,引起读者的遐想,更是技高一筹。

整部作品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月,后半部分写水。

张若虚从“春江月明”写起,不写月的本体,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无处不在的月光之上。他笔下的月光是流动的,“月随水转”、“空里流霜”、“孤轮垂悬”,三个层次的交替导致了时空的重叠感。

第一重时空: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江之上的月华普照,江天之间纤尘必见,澄澈无暇,所写的是宏观上的阔大。

第二重时空:空里流霜不觉飞

目之所及,月华似有波澜流动,所写的是瞬时内月光的荡漾。

第三重时空:不知江月待何人

从现实生发出去,想到的是人生有涯而天地常在的哲学命题,所写的是生的悲欢。

这三重时空在短短几句之间跳跃,所彰显的其实是思维的流动感。张若虚用月华的古今变化演绎时空的重叠交替,使得其思维也状如月光一般流动。

而后,流动的月光被赋予思念的主题,牵引出的是思乡怀人的情绪。以月光普照天下的特性,视线自然下移,从江天之上转到春江之水,目之所及自然皆为涌动的江流。

思维是流动的,那么之后的引发的情感就是随江水的涌动,醇厚、生动。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的涌动带有一种力量感,这象征着情感的波澜。

思绪不能经过月光来传递,因为月华太过轻盈,但月光照耀下的江水却有一种醇厚的涌动感,恰好就像人的情绪一样,表现出来的是波澜清荡,但内里却是细腻澎湃。

张若虚在这段文字中,主要写的就是月与水的流动性,但是读者所读出的却是情感的流动性,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知是情感附着在了江月之上,还是江月寄托了作者的思念。

《春江花月夜》在景与情的处理上,宛如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真正做到了交融的极致。纵观整个古典文学史中的诗歌作品,无出其右者。

所以,张若虚才能仅以一篇《春江花月夜》,就能奠定其“大家”地位。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留下的诗作很少,不过后人提到这首诗,称它是“ 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 ”,蒋勋对它的评价也是很高,认为它不仅仅是张若虚个人的才气表现,更是集中体现了初唐时期人的精神前所未有的辽阔,体现了宇宙意识。

在题目的理解上,一个字一个音,而不只是一个词汇,如果把“春江”理解为春天的江水可能是一个错误。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每个名词都可以看作一首交响曲的五个乐章,五个主题,整首诗都在讲自然现象,把人的是非带到大的宇宙空间中去。

所说的宇宙意识,既有“何处春江无月明”中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也有“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中的“空白”状态,更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学追问。

蒋勋先生用了12节来讲这首长诗,就不是简简单单地念完36句好了,细致又优美的解读,引人入胜,使得文字不再是那么遥远,意境也不再是遥不可及。

犹如蒋勋先生所言:

我小时候背这首诗的时候,从来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用毛笔字抄写的时候,也似懂非懂。什么时候懂的呢?可能是在丝路旅行的时候,在新疆看到巨大的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忽然想起其中一句。有一年春天我在巴黎,忽然抬头看到前面的一棵树,花瓣全部飘落,一下呆住了,“昨夜闲潭梦落花”这一句就出来了。

也许唐诗就是这样,以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很难再有当时的意境。只不过随着人的成长和经历的丰富,在某一时刻某一场景忽然就冒出了一句“欲说还休”时,倒也是韵味十足。

蒋勋先生说《春江花月夜》,极美极真挚,也无处不透着一位美学大师对于此景此情的深刻追溯,正因为如此,跟着他所描绘的深刻意境去感受古人的那时圣境,甚是美妙,也能领略到这篇如此美妙的佳作,再次叩响远方的生命绝唱。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何以评价“孤篇已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webp”/>

与春江花月夜的作者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