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的意义 孔子对今天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的意义 孔子对今天教育的影响

网友提问:

孔子最忧虑什么?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借鉴意义?

优质回答:

孔子何而“忧”呢?陶渊明有诗云:“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由此可见,孔子之忧,忧在“道”。

那么,表现孔子忧“道”的语句有哪些呢?

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研讨学问,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马上去做;有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二、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在《论语?季民第十六》

意思是:不论有国的诸侯或封地的大夫,不应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不均; 不要担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内不安宁; 财富分配均平,便无所谓贫穷; 人民和睦相处,便不觉得人少; 境内安宁就没有亡国的危险。

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_卫灵公》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

具体来说,孔了忧的是为“国”忧,为天下而“忧”!他担心人们道德败坏,担忧人们不接受教育,担心社会不公,担心统治者为了眼前的浮华,而目光短,不作长远规划。他唯独没担心他自己!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正是对孔子的概括吗?

但是,再担忧,也没能改变周朝的分崩离析,也没有阻止人们滚滚的欲望。

公元前256年,秦王率兵攻打西周。周赧王来到秦国磕头认罪,将属地献给秦王,秦灭周,把周郝王贬为普通百姓,周朝宣告灭亡。

那么,孔子的“忧”,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应该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去年,香港暴乱,“港独”分子到处打、砸、抢、烧,部分不明真相的青年跟着游行,占领街道,攻击警察,殴打路人,侮辱国旗、国徽等等。这些罪行都与疏忽了对年轻人的教育有关。

其次,应该缩小贫富差距,避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贫富差距增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什么原因,如果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一旦社会陷入停滞,甚至陷入混乱,对任何人来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将是一场灾难。当然,国家为了防止贫富差距拉大,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例如“精准扶贫”,例如“住房限购”,例如“超额累进税率”,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应有长远的眼光。无论针对目前美国的“以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台湾闹台独”,还有中国是否“增加一千枚核弹”,都应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切忌逞一时英雄,而误了大计!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孔子对当时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发出的感叹。孔子说,这个时代真令人担忧:一般人只讲现实,不讲求道德修养;急功近利,不去认真探求学问;明明知道事情符合“义”的标准,却不愿意去做;自己有了过失也不能主动改正。这样的社会几乎没法挽救了,非进行改革不可。孔子的四“忧”,既是对当时许多人道德滑坡的揭露和警告,同时也是对自我进行的鞭挞,言外之意是要提醒自己:生当乱世,应当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认真探求学问,积极践行道义,及时改过自新,做一个“出污泥而不染”君子。

拿孔子的四“忧”,对照当今教育的各种乱象,也不禁令人望而生“忧”。

首先,“德之不修”已成为许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由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无法进行直接量化,不能纳入中考、高考成绩,因而在许多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文化课考试成绩、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许多学校只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空喊一些道德口号,实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没有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学校德育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

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管理者对素质教育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至于品德好不好,那是次要的。二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认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远不如多考几个重点大学来得实惠。

这种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导致部分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后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自私封闭,唯我独尊,最终变成了一个只会学习、不会生活的废人;有些学生在校期间不遵守学校纪律,经常拉帮结伙、打架斗殴,进入向社会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现象还不足以令人担忧吗?

事实上,从功利的角度讲,只抓智育不抓德育,学校的升学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这样做无法解决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一系列问题。试想,一个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具备良好学习习惯,只知苦学、死学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会好吗?

“学之不讲”更多地表现在个别教师身上。尤其是某些大学的所谓教授、导师们,他们不给本科生上课,不专心致搞教研科研,而是热衷于当官、向上爬,或者一门心思跑项目、开公司,研究生们成了导师的打工仔,上课、搞研究成了这些教授们的第二职业,导致有的硕士生三年竟没有听过导师讲过一堂课,这样的研究生教育难道还不让人担忧吗?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集中表现在某些学校管理者身上。有的校长自以为是,把自己看成了独霸一方的小皇帝,把学校变成了他们的独立王国,一手遮天,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不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整谁就整谁。有的校长胆大妄为,以学校建设为名,非法集资几个亿,自己从中谋利。有的校长出台了一些“霸王”校规,要求“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地方、5人以上同学在场;严禁随意出入他人教室、寝室,违者一经查实,给予全校通报批评”。还有些校长为了监视学生的日常行为,竟然在厕所、宿舍等场所安装了监控。当今教育界发生的这些怪事,公众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竟然是为人师表的校长所为,难道他们不懂国家法律,不懂教育规律?这些违法犯罪、违背教育规律的怪事,难道还不让人担忧吗?

朱熹在注解本章时,采用了尹氏的说法:“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朱夫之常常曲解《论语》原意,唯此章所注甚好。愿每一位为人师表的教师、校长,要牢记孔子之“忧”, 不断提高自身的师道修养,也希望教育界有识之士不仅要“忧”当今教育之弊端,更要痛下决心、下大力气去改正这些弊端,从而促进教育事业走上日新月异、健康发展之轨道。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最忧虑的,在论语述而篇有说”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个忧字,很是微妙,发人深省。可以说,佛、老子、孔子,千圣齐出,无不为这个忧字而来。

德,本心所具,在内不在外,是道之用。人人心内有无量德能,但必须借助事修,才能彰显。

学,是指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也就是内学。人生教育要符合事实真相,才能称之为学。不然,学之不讲,说不通。因为,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有对人的教育;技能传授,就更不应说了。对人的教育若与真理相背,这就是学之不讲了。

闻义不能徙。能听闻到真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幸遇到了,但又不依义理而行,这又确实是非常遗憾的事。

不善不能改。获福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改过比行善犹急,是修、齐、治、平的基础,也是解脱生死的基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说明迁恶向善也是整个佛法的基础。

德之不修,性德不显;学之不讲,道理不明;闻义不能徙,等于未闻;不善不能改,终成自害。

人活一辈子,存在这四不的问题,必然是糊涂来,糊涂去,没有正确的人生航向,而最终导致沉沦。圣人洞彻因果,因而忧之。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忧虑后人不重德,不讲仁,不道义。孔子的金钱观是,仁义值千金,钱财如粪土。现在很多人,把钱与义颠倒了,一心向钱看,忘礼忘义,忘德忘道。把社会风气,公心,公德,搅浊了。请客送礼,拉关系,都不怀好意,一切言行和目的全是为了钱。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试答。

这又是猜想别人思想的提问。好在孔子留下了《论语》对社会现象、人的本性、人性修为、理想社会都有论述,可以从中寻找答案。

孔子最担忧的是什么?如果没有提问者的副标题,我认为“悠悠万事、维此为大,克己复礼”做论据,孔子最担忧的是能不能恢复周礼。能不能达到“周礼”中包含的治国理念。

但是提问者已经提示“德之不修、学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吾之忧矣”,问对现代教育的意义,这是叫答题者做“命题作文”。

孔子是古代教育学家。“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吾之忧矣”总结了教育工作的宗旨。教育工作的宗旨就是解疑释惑。这是教育工作性质的普遍意义。

孔子是古代教育学起源者。“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吾之忧矣”,又说明了教育工作的任务。在讲怎样修德、讲什么样的“学”,释什么样的“义”,怎样解释“善”过程中,教育工作又有特殊性。

“德”、“学”、“义”、“善”四个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同时代都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孔子不可能在两千多年前就给现代的教育工作,规定好了工作内容。现代教育工作坚持两千多年前的“德”、“学”、“义”、“善”四个概念不变,就是“食古不化”。

重读孔子这段话,现代教育把“工作的本质是解疑释惑”这个宗旨不能丢。但什么是“德”、“学”、“义”、“善”,需要做重新定义。

因为现代世界,全世界成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平等合作、对等交换”为世界人民交往的根本原则的时候,对什么是“德”需要重新定义了,不可能用孔子时代的“井田制”“家族文化”条件下的“德”的定义了;现代社会以“量子力学”“核动力能源研究”为最高知识的时候,对什么是“学”需要重新定义了;现代世界,以“维护各国人民为主权和人权为最高道义”的时候,对于什么是“义”需要重新定义了;现代世界以“利益共享、和平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目标的时候,对什么是“善”也需要重新定义了。不能把孔子时代小农经济的国家的治国理念“仁义礼智孝”,做为衡量“善”的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