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批判孔子 批判孔子的人

为什么很多人批判孔子 批判孔子的人

网友提问:

孔子为什么被一些人批判?

优质回答:

因为"孔子"的理论学说既有严重的倾

斜性。他的伦理、道德观都所向低层广众;而"自由"、"享乐"、"剥削和压迫"认定是"天"安排给社会上层贵族们的福利注啶!因此,孔子的学说二千多年来一直为高贵者们所奉承,为民众所负债。

社会的和谐、社会的繁荣很大程度在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能力的体现。孔子的学说反覌之,认为社会的动荡、社会的矛盾激化都是民众不安份的因果。所以,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孔子学说遭遇批判就成为必然…

其他网友回答

任何时代,一种思想理论被肯定或否定,都源于社会或上层的利害关系

迄今为止,孔子无疑是人类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创造的儒家学说不但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被奉为“国学”、“国粹”,还风行全世界,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但是,历史上批判他的人也如过江之鲫。

我个人看法,原因不过几点:

一、每一种理念思想都往往带有时代烙印,即使绝大多数内容被广大民众接受,某些部分还是有不合时宜之嫌

譬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这些理念显然与现在的“天下为公”、“平等博爱”等思想相悖。

二、即使最先进的思想理念,有时也带有超前性,往往不被时代所容许

春秋战国,社会剧烈动荡,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在交替之中。

在那个时代,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就显得超前了,与诸侯统治者的利益格格不入。

到秦始皇时代,还与李斯、韩非的“法”治理念冲突,招致“焚书坑儒”之祸。

一直到汉武帝,天下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由董仲舒推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二千多年封建统治者自我粉饰的工具。

三、一些思想理念带有群体性、地域性、时效性,受众有限

孔子出生鲁国,一些思想打上鲜明的地方特色,使人不易接受。

如果不是孔子“君子虽死而冠不免”的迂腐教育,打仗生死关头,还要顾着系帽子,仲由就不会因救孔悝而丧命。

要不是鲁国的风俗,宰予提出用“一年之丧”替换“三年之丧”的建议,也不会受到孔子的排斥。

四、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作政治工具

孔子的思想理念,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自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因而也被一些人所利用。

比如,风雨如晦的文革动乱,就被“批林批孔批当代大儒”。

五、学习孔子儒家学说应有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孔子毕竟是二千多年前的古人,他的智慧和学说能影响到当代,并成为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丝毫无愧于“圣人”这个称号,值得中华民族甚至全世界人民万世景仰!而不是站在当代的高度,对圣人,对儒家学说吹毛求疵。

其他网友回答

凡是毛主席说过的话!是很有说服立的!有真凭实具的道理!,,,,,不管你是什么人!官位有多高!你自己想吧!你拍拍心口好好细心的去想吧!,,,,,,,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言人,无可争辩的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几千年来备受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推崇和信奉,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

孔子作为破落贵族的后代,在他出生时几乎就是一介平民,他没有迎合当时统治者争霸天下,愚昧和荼毒民众的卑劣想法,而是劝诫君主行仁政,善待人民,提倡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有教无类”,他的思想继承者孟轲更是提出了民重君轻的民本思想。

公元前209年,秦亡汉兴,统治者总结前朝为了秦并天下的野心,一味追求严刑峻法,视人民为草芥,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意识到要维持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帝国,实现垂拱而治,必须重拾被前朝焚书坑儒,弃之如敝履的孔子之学,消弭尖锐的社会矛盾,以“仁”为核心的伦理纲常用来维系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来建设和谐社会,为此,孔子以其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汉之后被尊为显学,定为一尊,后来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各朝各代莫不如此,因为在华夏土地上与孔子过不去,就是与自己过不去,儒家思想成为几千年各时代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由此奠定奠定了中华文化之根,深深地渗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

除了官家,即便是民间,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在他们不自觉的潜意识里,流露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儒家伦理道德观,比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等,即便是不入流的土匪强盗,他们的核心价值依然是儒家的东西,比如讲义气,推崇义薄云天。因此对于生于厮,长于斯的中国人来说,想摆脱儒家文化的影响,想另搞一套,这就如自己拽着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

每一种思想体系都不可能是万世不变的,肯定会受到新思想的挑战,孔子思想最大的挑战是来自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近现代启蒙思想的传播,两种文明剧烈碰撞、交融必然会迭代出一种全新思想,甚至会诞生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普世价值,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

而 近代挑战孔子的第一人却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不过这种挑战显得下作和不地道。他的挑战并非是发明了什么新思想,而是科举考试屡试不中,换句话说科举试题中的儒家问答题面前,这个天分不够的后生总是不及格,在当时如果饱读诗书,考取秀才和参加科举考试应该不是什么难题。而后来的洪天王就是翻不过这道坎,从今天他留下来在天王宫里写的那些所谓诗文的打油诗来看,就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水平,他要是真的考取了功名,倒真会成大清帝国科举的笑话。在连考四次不中之后,他没有去检讨学习方法及天份的问题,反而把满腔怒火发在孔子头上,砸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起义以后每占领一个地方,先烧孔庙,对读书人是又撵又杀,最后把一知半解的基督教原理和广西愚昧村民跳大神结合起来,创立令西方传教士也目瞪口呆的“拜上帝教”,专与孔子过不去,难怪中华文化的卫道士曾国藩等要拍案而起,“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应该群起而诛杀之…

最不可思议的是,批判孔子最卖力的恰恰是孔子的另类信徒!孔子思想“忠、孝、信、义,仁、礼、廉、耻”,一些反孔者视孔子思想如洪水猛兽,但却对其排在第一的“忠”情有独钟,洪天王面对与东王杨秀清的反目,血染天京,树倒猢狲散,深感儒学里“忠”的重要性,生死之间还得孔夫子救驾,封了一个忠王李秀成,百年后还有反孔者嚷着“忠王不忠”…

更不用说非常年代砸烂孔家店,掘孔家坟,但全国上下都挂贴着着斗大的“忠”字,还有忠字舞…呵呵,这是准备让孔老夫子悲呢还是喜呢?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真的没有必要缝儒必喷。

请问,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 义 礼 智 信错了吗?儒家思想的忠君爱国错了吗?尊老爱幼错了吗?

这里一提“忠君”,可能会触及一些人的神经,那么一个国家或者企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不行。而这个集体没有人民和职工的拥护更不行。

所谓人无全人,物无尽美。

孔子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几千年以来不断的受人批 评,正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伟大所在。

正是儒家思想体系中引入了这种接受批评的机制,儒家思想才得以千年不衰。

我们应该学会批判地接受中国古典文化,尊重儒家思想。从中学习更多的思想精华。

真的没必要 缝儒必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