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是什么中药别名 蛤蚧是什么中药?

蛤蚧是什么中药别名 蛤蚧是什么中药?

网友提问:

蛤蚧是什么中药?

优质回答:

蛤蚧是一种名贵而味美的动物药,有“仙蟾”之称。中医将其列为补虚药中的补阳药类。

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

应用:

1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对肾不纳气之喘,尤为有效,如人参蛤蚧散。

2.用于阳痿。古代常把蛤蚧视为“房术要药”,认为它助阳益精,大有奇功。《顾玠海槎录》写道:“蛤蚧,牝牡上下相呼,累日情治乃交,两相抱负,自堕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乃用熟稿草细缠,蒸过,炼为房中之药,甚效。”

用法:

蛤蚧往往是雌雄一起交接时被捕捉,市售药店都是雌雄一对捆绑在一起,过去用药就强调一起入药效果最好,同时蛤蚧的尾巴易断,但再生能力亦强,且再生尾巴比较粗,常认为尾巴药力最强。所以北宋苏颂《图经本草》说“入药肆须雌雄两用最灵”,清代名医黄官绣说得好:“即非相抱时捕之,功用亦同,但其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现代研究已证实,蛤蚧尾的药效高于体部。

古人用蛤蚧要求去头足,广西名中医王三虎治疗顽固性哮喘,重者每天一对,轻者2天一对,既不炮制,也不去头足,每每出奇制胜(王三虎《经方人生》)。

蛤蚧水煎服,每日3~7g;研末服用每次1~2g,一日三次;浸酒服用1~2对。

先介绍国医大师朱良春用蛤蚧的经验方两则:

1 朱氏甲方参蛤散:方用蛤蚧1对,红参20克,北沙参20克,紫河车24克,麦冬12克,化橋红12克,共研细粉,每服3克,日服2~3次,症状改善后每日1次。主治顽固虚喘属肾不纳气者。

2 朱氏补肾丸:方用蛤蚧1对,熟地黄、菟丝子、金樱子、巴戟天、肉苁蓉各45克,紫河车3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小,每日早晚各服6克。主治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滑精。

现在说说我个人的食疗方:

将蛤蚧一对,洗净,不去头足,撕成小碎片,用干净纱布包裹好,与排骨或筒子骨(半斤至一斤)一起炖汤,炖熟后,去蛤蚧,吃肉喝汤。肉味鲜美,男女老少皆可食用,每周一到两次。尤其适合久病虚喘,经常感冒咳嗽属肺肾不足者。小孩食用,炖汤一次用一只蛤蚧。

其他网友回答

蛤蚧为脊索动物门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主要产于广西龙津,大新等县。云南,广东等省也产。广西,江苏等省区有人工饲养。

全年均可以捕捉,五到九月为主要捕捉季节。捕捉后剖开腹部,取出内脏。用布抹净血液,在用竹片撑开,使身体扁平,四肢顺直,用微火烘干,将大小相近的两只合成一对,扎好。以体大,肥壮,尾全,不部破碎者为佳。

蛤蚧全身呈扁平状,头颈部及躯干部尝9~18cm。头劲部约占1/3,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4cm。头稍扁,略微呈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无眼睑。吻鳞不切鼻孔,口内角质细齿,密生颚的边缘。腹背椭圆形,腹薄。背部灰黑色和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进口蛤蚧,多为砖红色斑点。脊椎骨及侧肋骨凸起。四足均有五趾,除第一个趾外,均有爪。脚趾底面有吸盘。尾巴细长而结实,扁圆形。有不明显的银灰色环带6~7条。全身有光泽的细鳞。质地坚韧,气腥,味微咸。

蛤蚧的功效为益肾补肺,定喘止咳,助阳益精。用于治疗肺气不足的气虚咳喘。遗精,阳痿。

蛤蚧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可以治疗肺部的慢性疾病。尤其对于老年虚寒性的,慢性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

蛤蚧可治疗阳痿。有补肾益精的作用。主要是针对于精血亏虚,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尤其是它的尾部,有激素作用,可以促进性欲。

蛤蚧对低温高文缺氧等应激刺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自由基代谢酶的活性。

蛤蚧一般多用于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剂。也可以泡酒服用。

蛤蚧咸,平,偏温。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外感风湿寒咳嗽及阳火旺盛者要禁用。阴虚所致的风邪咳嗽也要禁用。

我是左岸繁花似锦,一名中药药剂师,请关注我。动动手指,帮忙评论转发谢谢大家!

其他网友回答

蛤蚧是守宫科蛤蚧去内脏的干燥体,主耍功能在尾巴。性味功用,咸平,补肺肾,益肾精,纳肾气·用于久病体弱,虚劳喘咳,咯血,小便频数。尾的纳气平喘力最強,还可治心性喘息,面及四肢浮肿等。一般不入煎剂,捣末入丸散用。过去有轿夫抬轿上泰山,上山后面不改色,气不喘,坐轿的人觉的奇怪,一讯问,原来他们每人口含一条蛤蚧尾巴。由此可见蛤尾的功用。

其他网友回答

蛤蚧原产广西是对生动物,由公母的呌声而定名。由于公母不离往往一捕就是一对,如若用於泡酒蛤蚧的尿具有药用价值,颈部有块廋肉泡酒时要除去,那块肉的腥味太大。 主要作用为補肾纳气,临床用於肾不纳气所致的哮喘。广西人还呌它鍋盖,公的呌一声"鍋、"母的就回一声"盖"。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蛤蚧是什么中药?.webp”/>

与蛤蚧是什么中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