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全诗意思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典故

葡萄美酒夜光杯全诗意思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典故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琵琶欲饮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军中大帐,元帅坐在首位,将领们分列两侧,案几连成一行,中间空出一块,城里来的歌姬坐在中间,抱着琵琶,轻弹慢拨,在唱一首甜腻撩人的小曲。

案上有杯,杯中有酒。

玉杯莹白温润,酒液殷红如血。

元帅仰起头,将美酒一饮而尽,酒席已进行到尾声,他已有了几分醉意。

忽然,他将案用力一拍,双眼一瞪:“这些婆婆妈妈的浪曲,唱来作甚!来首带劲的!”

歌姬被他这么一吓,顿时噤了声。

她自幼在城中教坊长大,学的便都是些莺莺燕燕的曲调,要叫她唱些别的,却是无法可想,但那元帅直勾勾地盯着她,一副不唱便不让她走的样子,她也只好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回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一群文人到她们坊中饮酒行令,其中一个叫王翰的,行酒令输了,得以本地为诗眼,当场赋一首诗,那人着实了得,不过片刻便已写好。

那首诗豪迈不羁,却又苍凉悲壮,正好合用,歌姬心中暗喜,她精通音律,迅速在心里编好了曲调。

只见她先是拨了几个单音,停了片刻,突然将那琵琶重重一拨,琴弦铮地一响!

她手下不停,纤细的手指在琴弦上翻飞,琵琶声一阵紧似一阵,如战场上的鼓点一般紧凑,在场的人都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歌姬轻启朱唇,一改之前温婉绮丽的唱法,用低沉的嗓音唱道:“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欲饮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她来回唱了三遍,唱得自己热泪盈眶。

“好!”元帅忽然喝道,

歌声与琵琶声戛然而止,四周一片静默。

“好!好!”元帅又喝了两声彩,眼中泛红:“好一个‘古来征战几人回’!”

他望向营帐的入口,那里,是如血的残阳。

凉州地处西北,古称雍州、盖臧、姑臧、休屠,今甘肃省武威市,唐时为三大经济中心之一,西北重镇,城外往北,即为广袤的荒漠地带,诗中所述“醉卧沙场君莫笑”,正是名副其实的“沙场”。

凉州城门

不过,虽说此诗名为“凉州词”,但未必是作者去过凉州之后所作,实是当时有一首流行曲名为《凉州曲》,王翰为之赋诗而已。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载:“《凉州曲》,本西凉所献也,其声本宫调,有大遍、小遍。 贞元初,乐工康昆仑寓其声於琵琶,奏於玉宸殿 ,因号《玉宸宫调》。”

唐代为此曲赋诗的诗人颇多,比如另一位诗人柳中庸,他也写了《凉州词二首》,却不似王翰写的华美大气,反而有一种悲凉萧瑟之感,全诗如下:

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

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

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

为何两首诗的风格差异如此之大?联系到二人生活的年代,这个问题便能迎刃而解。王翰主要活跃于于武周、开元年间,此时盛唐气象正隆,举国一派意气风发,诗词歌赋亦如是;而柳中庸为大历年间进士,此时大唐在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外又有吐蕃进犯,盛世不再,诗人心中惆怅悲苦,词句自是以清冷忧思为多。

电影《妖猫传》说到了安史之乱中,杨玉环马嵬坡被逼死之逸闻

“葡萄美酒夜光杯”,红宝石般的酒液,缓缓倒入晶莹剔透的玉杯,轻轻摇晃,醇厚的酒香便弥漫开来……单是想象,便令人心驰神往。

唐太宗时,唐军攻破高昌国,获取了马奶葡萄种及葡萄酿酒法,将其引入皇宫内苑,酿出了风味上佳的葡萄酒,从此在王公贵族流行开来。

这股风潮亦传到了民间,随着葡萄的广泛种植,酿酒法的流传,唐人对葡萄酒的喜好与日俱增,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里都有所体现,比如诗仙李白的《对酒》: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又有自称“五斗先生”的诗人王绩,在诗《题酒家五首》中提到:

竹叶连糟翠,

蒲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

别后为谁空。

再往上追溯,葡萄这种植物,实际上是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汉人地界的,而凉州正好地处西域,无形之中,又与葡萄酒产生了一丝奇妙的呼应,却是不知道,诗人究竟是刻意为之,还是偶得妙笔了。

马奶葡萄

诗中所言“夜光杯”,指的便是玉做的酒杯,早期为和田玉所雕琢,后期因和田玉玉料不足,便改了酒泉玉。

据说早在周穆王时,西域就曾向朝廷敬献“夜光常满杯”,出自西汉东方朔所撰志怪小说集《海内十册记》,原文述“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于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于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

原文中还提到了这夜光杯的另一神奇之处:夜晚将杯子放在院子里,黎明便能收集到满杯的甘美汁液,十分神奇。现实中的夜光杯,自是没有这一番功效,不过,出产于酒泉的精品玉杯,若是盛上清澈酒液,置于月光之下,即有熠熠生辉、光华潋滟之观——洛衡并未亲眼见过,亦是道听途说,若是朋友们能一睹美景,还请不吝分享。

网上找到的玉杯图片,不知真假

“琵琶欲饮马上催”,其实本诗中的琵琶,在互联网上查到有不同的解法,一说是出征前的送行酒席上有人演奏琵琶;一说是将军正在饮酒时,军中琵琶声响,催促将军出征。

而洛衡并未查到唐代军队中使用琵琶来作为一种催战乐器的记载,所以更倾向于前一种说法,这里的“催”,应当是形容琵琶声短促急切,仿佛催人作战的战鼓一般——私以为,这样理解更为合理。

同学们,还记得被《琵琶行》支配的恐惧吗?

以琵琶为主乐器,又与战争相关的曲子中,当属《十面埋伏》的知名度最高,此曲描述的是楚汉相争的最后战——垓下之战,十万楚军被三十万汉军所围,汉军唱起楚地歌谣,楚军士兵丧失战意,纷纷丢盔卸甲,最终,楚霸王项羽只能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叹,而后自刎于乌江之畔。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只有身经百战的军士,才会有醉卧沙场的豪情;正因知晓战场无情,才当勿问归期。洛衡读到此处,却只想起另一首诗: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争无情,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吞噬了多少生命,令多少家庭破碎。如今世界局势仍动荡不安,和平只能在刀尖上摇摇欲坠。

惟愿世界和平,天下大同。

这里是诗游记,我是洛衡,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