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五代十国 如何评价五代十国时期

如何看待五代十国 如何评价五代十国时期

网友提问:

为什么感觉我们普遍对五代十国了解很少?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与同为军阀混战的三国时期做对比得出答案。

1、对于一个时代的了解就必须有史料依据,相比五代十国,三国时期的史料是比较多的也是比较全的,比如《三国志》,《后汉书》。但是五代时期的也有《五代史》,《资治通鉴》等,但是这些史书对于五代这一段时间事件以及人物记载相对零散,而且又都是贬低的评价居多,以至于导致关注这一段历史的人比较少。

2、由第一点所说的,史书对于这一段历史时期评价的较低是又原因的,因为这一段时期是比较混乱的,军阀混战,朝代更替快。虽然三国也是军阀混战,国家更替,但是像刘备,曹操、关羽等人都是从前期一直到了中后期,从群雄逐鹿到了三足鼎立有了稳定的政权,对于历史记录是有利的。五代十国却不是如此,五代一共53年,换了5个朝代,换了将近20个皇帝,这样朝代更替是不利于历史记载的。

3、五代的负面评价太多,这也是对于史书记载不利的。拿朱温和曹操对比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军事、政治上建树颇多被称为枭雄,朱温一上位就废了唐朝皇帝建立后梁,便四处征伐没有任何建树,而且后梁时期额皇位更替也是历史记录者不愿提及的。石敬瑭为了当上皇帝将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自己成了“儿皇帝”,这些事件都会被打上负面的标签,所以史书对于这一段时期的记录也多为负面的。

4、一段历史时期能够被被普遍了解其实并非通过史书,而是通过小说、影视剧等趣味性较高的方式传播,关于三国时期小说和影视剧就不多说了。五代这一段历史由于史料的缘故使得相关的小说以及影视剧不易编写和制作,这也导致五代十国时期了解的人少。

善于写朝代更替过程中军阀的罗贯中也有写了一本关于五代的小说,叫做《残唐五代史演义》,如果对于五代史感兴趣可以从这本书入手,《残唐五代史演义》精彩程度是一定不能和《三国演义》比的。

其他网友回答

简单来说,因为五代十国太乱。

一个时代能不能被后人熟知,靠的是什么?不是历史记录,几乎不会有人人翻史书的年代,现在也一样,而是靠故事。一旦关于某个时代的故事火了,这个时代的曝光度就起来了,如果能够持续下去,这个时代绝对能够在大众心目中留下一席之地。

最典型的,我们知道三国,是因为《三国演义》及其衍生品,而不是因为《三国志》史书。同样的,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因为诸子百家、《诗经》等等;知道秦汉,是因为孟姜女哭长城、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等;知道隋唐,是因为《隋唐演义》、唐诗等等;知道宋朝,是因为杨家将、《水浒传》、宋词等等;知道明清,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清宫剧、不平等条约等等。

五代十国在这份名单上缺了席,原因不是没有故事,而是故事不火,故事不火的原因是载体——文学作品的质量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又能指向时代本身,往往是时代太乱导致故事难写,进而导致传播度不够,时代不知名。

举个例子,罗贯中,我们都知道他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可有几个人知道他还写过五代十国呢?他的《残唐五代演义》只有个别章节有所名气,比如李存孝和王彦章的故事,其余都很平凡。

这就是主线的重要性,《三国演义》虽写三国,却是以蜀汉为主线,前期的主角是刘备,刘备死了是诸葛亮,诸葛亮死后这本书就没多大意思了,静候完结。而五代十国除了时间,根本捞不出主角,像冯道这种墙头草不适合当主角,适合当主角的压根就不可能走完全程。

五代十国堪称中国最混乱的一个乱世,短短几十年间,比较大的政权就有十五个(五代十国),还不算那些比较小的,即便把范围缩窄到中原,五代(梁唐晋汉周)的平均寿命是十年。

这段历史放到书里怎么写?前面才写这个政权君明臣贤,活脱脱要一统天下的节奏,结果几年后亡国了。取而代之的政权猛将如云,几年后也亡国了,读者看着那叫一个窝火。

政权林立的同时,政权统治集团内部也极不稳定,缺乏一个稳定的政权核心,臣子普遍不忠君,父子兄弟相互残杀,君主无力控制悍将,悍将无力控制骄兵,凌迟、剥皮、生吃活人等暴行不绝于书,用欧阳修在《新五代史》的话来说,这就是“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其他时代崇尚的仁义道德、忠君爱国,在这个时代被弃如敝履,完全不顶用,作者就算想写,都难找落笔处。

其他网友回答

五代十国是指在唐王朝(907年)灭亡后,宋王朝(960年)建立前并完成全国统一(979年)过程中中原地区先后存在的五个较大政权和南方存在的九个较小的割据政权还有位于北方的北汉政权。对于五代十国的历史了解较少,笔者认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五代十国的存在历史较短。五代一共只存在53年,十国的历史虽然从892年开始存在第一政权,979年最后一个政权北汉覆灭,但实际上十国并不是并存状态,比如吴和南唐、前鼠和后蜀都属于接续关系。最后存在的北汉是在后汉被后周灭掉后,其宗室在太原建立的割据政权实际存在的时间也只有28年。存在时间最长的吴越政权实际上早已经成为宋朝的附庸。因为存在时间不长,历史存在感就不强。

其次,唐宋对后世影响过于强大。唐朝存在200余年,国力强盛时,唐朝皇帝曾经被周边民族称为天可汗。即使经历安史之乱唐朝的威望仍然存在,延续了100多年。五代十国后面的宋朝历经三百余年,经济发展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化繁荣影响周边国家,据说宋朝灭亡后,某岛国举国哀痛。不得不说唐宋是真的强大的,就连宋的对手辽国皇帝都希望自己一辈子做后人。夹在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长期处于分裂混战状态,战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导致人们不愿意回忆和记叙这段历史。

第三,中国大一统文化认识的偏差。中国人的生活总希望圆满,中国一般很少出现悲剧,都是喜剧。导致人们更希望看见一个统一的王朝出现,对这些割据政权有很大的偏见。还有五代的开国皇帝有三位来自于叛变原来的主子(朱温叛唐、刘知远叛后晋、郭威叛后汉),石敬瑭叛后唐虽然有不得以,但割让幽云十六州也没后世不齿。作为后周的继任者宋也不会对后周做过多的宣传。这些因素导致后世对五代了解甚少,十国都不被正统承认,记述的更少。

第四,民间文学作品中对五代十国的描写较少。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取材的真实历史时期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水浒传》取材真实历史时期是北宋,《西游记》取材真实历史时期是唐,《红楼梦》没有表现真实历史,大都认为其反映的是清朝的事情。还有反映周代商的《封神演义》,反映东周的《东周列国志》,民间有反映隋唐的《隋唐演义》。后世反映五代的比较有名的是元曲里面反映刘知远的作品《白兔记》,知名度也远远低于反映其他时期的作品,其他反映五代的作品比较少。

最后,反映这个时代的正史史书都有很明显的缺憾。二十四史中反映这个时代的史书有两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这段很短的时间需要两本正史典籍来记述,不是说明这段时间特别重要需要两本书能够说完,是因为最初的《旧五代史》成书时间比较短,内容记述的不够详实、准确。而《新五代史》属于《旧五代史》的补充部分,但其本身为欧阳修私人修史,在里面加入了许多内容使五代这段历史更加详实,但欧阳修更多采用春秋笔法,导致《新五代史》在后世争议比较多。《旧五代史》部分内容散轶,更让这段历史存在欠缺。

虽然五代十国的历史比较短暂,但其承唐启宋的这段历史,很值得后世仔细研究。以上是笔者的浅见,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就和家里有几个孩子一样,有出息的让人印象深刻。历史也是一样,了解多的多是建功立业的君王,至少也有能臣,精彩的故事。

再者这段时间中国不够强盛,史学家宣传不多。

其他网友回答

1. 相比于其他时代,五代十国的文学作品和电视剧都偏少。没有文学作品作为载体,让大众直接啃史书会很吃力。只有有趣的情节,只有动人的故事,才能打动读者的心。

2. 五代历时满打满算也就只有短短七十余年,皇权更替非常迅速,短的只有几年。而按全国范围来看,又属于多个政权同时存在。中原政权交替迅速,几十年间似乎都在打来打去,十分混乱。而且战争对社会的破坏太严重,经济、文化都深受其害。

3. 五代前面的唐朝是辉煌的盛世王朝,有传奇人物、文学大家,而后面的宋朝,生活富足安逸,科技发展迅速,又是另一个统一富裕的朝代。这样看来,夹在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就显得存在感很弱。

4. 五代处于后世认为“礼崩乐坏”的时代,价值观不是后世的普遍价值观,有违史学正统。

5. 三国虽然是乱世,但这段历史广为人知,除了《三国演义》的功劳,三国本身就有主线能将乱世情节串联起来。而五代十国,不像三国那样可以有人物主线将整个五代变迁串起来,就是简单的一个接替一个,一个倒下,另一个登上历史舞台。没有主线就显得作品很乱,难以理清。

五代十国其实有很多风流人物,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值得从故纸堆里面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