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杨广与李世民的相似之处 杨广和李世民的区别

谈谈杨广与李世民的相似之处 杨广和李世民的区别

网友提问:

李世民和杨广有什么相似之处?

优质回答:

都有从父亲手里非常得位的经历。也都是有大才的皇帝,只不过后来杨广被抹黑了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和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是两个历史评价天差地别的皇帝。

各位是不是单听到这两个名字,就本能地感到了其二者的明显反差?作为导致隋朝二世而亡的“暴君”,杨广简直可以说是各朝帝王里最典型的“负面教材”,史书中只要一提到他,几乎就都是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类形容,连像完善科举、开凿运河这类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业绩”,也基本无法得到历史公正的评价。

反观唐太宗李世民,则是被后世广泛赞颂的一代“明君”,他凭借自身的雄才伟略、励精图治,带领着一众名臣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使得“盛唐”之华景成了中国君权政治的历史巅峰。

的确有点像

但实际上,对隋唐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就会发现二人实际从发迹到制政再到晚年,都有很多相似的“人生污点”:

首先,二人都是通过如出一辙的非法手段获取皇权。杨广诬陷太子杨勇致其被废,假传文帝遗嘱逼迫杨勇自尽,此后还将自己的十个侄子全部杀掉;李世民则是通过玄武门之变,诛杀了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登上王位后也将其二人的子嗣全部诛杀。

其次,军事方面,二人都犯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毛病。以征高丽为例,隋炀帝在大业八年(612-614)至大业十年间三次讨伐高丽均以失败告终,置民生疾苦于不顾,最终导致各地农民起义的兴起。再看唐太宗这边,贞观十九年(645年)御驾亲征高丽,战争打了半年不但未能征服高丽,还是得唐军损失严重;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派牛进达率军进攻高丽,仍无果而返;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不顾宰相房玄龄的临终恳求,预备次年发大军三十万再次讨伐,结果却造成了四川雅、邛、眉三州的山獠暴乱,直到次年病亡,征伐高丽的事情才得以暂停。

再次,在情欲本性层面,二人也不相上下。历代史书中的亡国之君大抵都是贪婪骄纵、好色淫靡的形象。这一方面,《隋书》中对隋炀帝的描述主要在两件事:

一是贪图南朝陈后主的宠姬张丽华的美貌并想要纳其为妾;

二是在他老爹隋文帝病重时,想要强迫他的小妈,隋文帝宠妃陈夫人,犯了淫庶母之大逆不道之罪。

反观李世民,真的好不到哪去,他先是贪图自己亲弟弟(李元吉)之妃杨氏的美貌,并将其纳为己妾;同年又在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造反被诛后,夺其美姬收为后宫。

最后,关于肆意挥霍,二者也只是形式不同。隋炀帝在位期间是典型的能折腾,伐高丽、营东都、凿运河、南游北巡视等举措无不是滥用民力、劳民伤财的损招,被历史扣上了贪婪荒诞的帽子。对于这一点,唐太宗虽然表面上收敛了很多,且有意吸取隋炀帝的教训。但皇帝毕竟是皇帝,有钱不花我等什么?实际上,其也曾因修建洛阳宫而劳民伤财,还纵容自己的儿子享乐,下诏说“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于是太子发取无度……”。

从以上种种史实可以略见,李世民较之杨广,该做的事真没少干几件,站在天子之位,人性之贪婪与自私并无过多收敛。

其他网友回答

杨广与李世民并论,杨广还没有资格,感觉应该是这样感觉……

其他网友回答

杨二和李二两人的皇帝位子来的都不光明正大,但是两人要干的事情却是一样一样的。

1:干死把他们当傀儡的关陇贵族,所以推行三省六部制,修建东都洛阳。

2:干死掌握军队的世家门阀,所以推行府兵制,建立十二卫大将军。

3:干死掌握人力资源与社会舆论的世家士族,所以推行科举制。

4:拉拢江南华族,制衡世家与勋贵,搞过帝国主义经济,所以就有了京杭大运河。

5:攒钱干死突厥人!搞活边境经济。

6:攒钱干死吐谷浑人!搞活西方经济。

7:干死吐谷浑人后干死高句丽人。

8:干死高句丽人,干死可耕地面上的所有敌对生物。

9:长生不老。(注:《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杨广找人炼过丹,吃没吃不好说。)

两个人都是不服就干干干,然而杨二却嗝屁了,李二却雄起了,这是肿么回事呢?

因为从关陇贵族到关东士族,从地主士绅到平民百姓,杨二把他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因为他太喜欢干了,不服就干,然后他干不动了,就被别人干掉了……

李二他能忍,他能忍关陇贵族,关东士族,他也能忍他爹,他弟弟,他哥哥,他的儿子,他的臣子,什么突厥,高丽,吐谷浑,就没有他不能忍的!只要能做他的天可汗!最后,凡事他忍过的,通通都朝他跪下来了。

二十八岁,就杀了他哥哥弟弟全家,关了他老子禁闭的年轻人是很恐怖的好不好!

整个隋唐史就是一坨屎,篡位成了当皇帝的敲门砖,你不把竞争者都干掉,怎么当皇帝?你不让权臣们跪舔怎么坐稳皇帝位子?你不掌握人力资源与舆论怎么做一个独裁者?你不成为一个独裁者怎么做一个伟大的帝王?

其他网友回答

李世民和杨广同样是为了权利不惜杀父摄兄弟~把亲情都同样抛在脑后!~为了权利伤逝了亲情~得到了什么呢?~历史传言又有多少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