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故事 开元君王唐玄宗,开创盛世,却因专宠贵妃

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故事 开元君王唐玄宗,开创盛世,却因专宠贵妃

网友提问:

打造50年开元盛世的风流帝王唐玄宗,为何会被亲儿子幽禁而死?

优质回答:

帝王君临天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也有此生无法体会到的东西,那就是普通人再寻常不过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非不愿, 而是不能。残酷的权力斗争中,不杀人就得被杀。如汉朝“巫蛊之祸”,唐初“玄武门之变”,杀子、弑兄这样的人伦惨剧层出不穷。就连本文的主角唐玄宗,手上也沾染着姑母太平公主以及三个亲生儿子的鲜血。

面对这样狠辣无情的父亲,恐怕任谁都要不寒而栗,唐肃宗也不例外。

作为人子的唐肃宗,碍于礼法约束,能做的选择其实很少。若要理解他为什么将老父幽禁到死,就不得不说起唐玄宗生平所为,因为这些作为,都对唐肃宗本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做太子时,姑母和父亲是最大的政敌,干掉他们!

唐玄宗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是凭借“唐隆政变”真刀真枪杀出来的,他比任何人都渴望权力,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为太子后,在他面前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姑母和父亲成了最大的政敌。

李隆基的姑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平公主,这是一个比李隆基还要渴望权力的人,也正是有了她的支持,李隆基的父亲唐睿宗才得以顺利登上皇帝之位。

在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之前,太平公主一直密谋着要干掉这个侄子,只是没想到,她遇到了此生最大的劲敌。

先天二年,七月,李隆基先发制人,依靠亲信郭元振、高力士等人起兵夺权,诛杀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窦怀贞,以及多位依附于太平公主的重臣,其中也包括太平公主本人。

太平公主死后,唐睿宗失去了制约太子的重要政治力量,只得灰溜溜禅位于儿子。

做皇帝时,最大的政敌是儿子,干掉他们!

不可否认,李隆基在皇帝生涯的前半段确实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否则也不会有后世人津津乐道又扼腕痛惜的“开元盛世”。但孔子有句话说得好:

“老而不死是为贼。”

如果他在开元二十五年寿终正寝,历史上或许又多了一个与秦皇汉武齐名的皇帝。

但历史没有假设,这一年,开元时代最后的名相,张九龄罢相,太子李瑛被武惠妃和李林甫构陷谋反,死于亲生父亲李隆基之手。与李瑛一同被杀的,还有两个兄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今天的我们无从得知李隆基是否知道儿子实为含冤而死,但一日杀三子这份狠辣和魄力,足以与前汉武帝齐名比肩了。

杀掉李瑛以后,忠王李玙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即为后来的唐肃宗。有了哥哥的前车之鉴,李亨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在父亲面前时时谨小慎微。

有一次赐宴,李亨割完烤羊腿顺手拿起一张饼子擦掉手上的油,但就是这个小动作引起了李隆基的不悦,善于察言观色的李亨马上意识到了问题严重,便不动声色的将饼子大口吃掉。

李隆基这才多云转晴,满意的指着李亨说:

“福当如是爱惜。”

不过,即便李亨如此小心翼翼,仍旧摆脱不了父亲的猜忌和打击。天宝五年,太子妃的家族遭到打击,其兄御史中丞韦坚流放岭南,与李亨交好的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也被牵连其中,惨遭贬斥,并于次年被杀。

李亨畏惧,只得废掉太子妃韦氏,以此换得自己的安全。

然而祸不单行,天宝五年底,李林甫再度构陷太子,称太子良娣杜氏的父亲“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意图撺掇李隆基另立太子。

李隆基虽然打压李亨,但似乎并没有废掉他太子之位的打算,所以李亨再一次有惊无险。

在这之前,也就是天宝四年,还有件事须得强调。李隆基看上了寿王李瑁明媒正娶的妻子杨玉环,也就是他的儿媳,并想尽各种办法夺过来,纳入宫中。寿王李瑁是他与宠妃武惠妃所生的儿子。此时武惠妃已死去多年,如果泉下有知,恐怕要气的从坟墓里诈尸了。

如此冷酷无情、刻薄寡恩、不知廉耻的父亲,谁遇上都要头疼的想死吧……

做太上皇时,儿子是最大的政敌,这回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年老昏聩的李隆基毁了江山,丢了长安城,李亨终于熬出头,在灵武自立为皇帝。

收复长安以后,李亨大权在握,对如何处置父亲李隆基这件事,颇费了一番心思。一直把他留在蜀中,会被人指责不孝,倘若接回长安,这样一个父亲又实在令人不放心。

所以,当李隆基北返,抵达凤翔时,李亨派宦官李辅国遣散了他的卫队。这害的李隆基疑虑重重,在凤翔裹足不前达八天之久。

而后起行,十二月,李隆基抵达咸阳望贤宫。李亨亲自到此迎接,恍如隔世的父子相见充斥着满是心机的表演。李亨脱下皇袍,穿上紫袍,匍匐作态,要还位于李隆基。李隆基则坚辞不受,亲自为李亨披上皇袍,并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

除此以外,御极天下四十余载的皇帝还拍起了儿子的马屁,不无谄媚的当众对人说:

“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

说句公道话,这也算无奈之下的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李隆基的心胸确非一般人可比。

但这些处境都是他咎由自取。

回到长安以后,李隆基居住在兴庆宫,常常登上长庆楼接受百姓们的膜拜。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追忆往昔的荣光。除此以外,他还频繁的接见旧臣,其中还不乏领兵的大将。比如羽林大将军郭英义就曾被李隆基赐宴于兴庆宫。

这就犯了李亨的忌讳,触碰了他的底线。如果不管不问,恐怕过些日子就要再来一次“至德政变”了。

于是,李亨外放了郭英义,强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致仕,放逐高力士。又借助宦官李辅国之手将李隆基强迁出兴庆宫,投入到幽深冷清的太极宫中,并替换了他身边所有的宫人。

此等待遇,不是他咎由自取吗?

李亨能让李隆基这半个亡国之君活到寿终正寝,也算尽到了人子的本分。

宝应元年,李隆基驾崩于太极宫中。数日之后,重病的李亨被宦官李辅国惊吓崩逝。这对相互戒备,斗争了半生的父子,先后于同一个月死去,他们身后的唐帝国也身陷泥沼中,日渐破败。

结语

试问,有这样一个父亲,既为皇帝又为人子的唐肃宗该如何选择?父亲可以一言不合就杀了儿子,儿子却不能如此大逆不道。一个丢掉大好江山的皇帝,被幽禁到死,或许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其他网友回答

安史之乱暴发,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被迫西逃,一路上拖家带口,行动迟缓。

权臣“杨国忠”在路上抖威风,吆五喝六,还在摆宰相的架子,就连开饭还要抢着先吃饭,逃难的众人心想,“安禄山就是你排除异已逼反的,好好的大唐,就因为你们这帮奸人作祟,才变成这步田地”。

杨国忠

人群中有一个小军官,当过十年陇右兵,九年不良帅,人送绰号“五尊阎罗”,因殴杀上司,本已是死囚,后带罪立功,破获谋害“圣人(皇帝)”的惊天大案,叙功升任禁军的一个小参军,名叫“张小敬”,脾气火爆、桀骜不驯,还是个独眼,看人的时候透着一鼓杀气。

张小敬

此时的张小敬也望着杨国忠,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这么一眼。

杨国忠也被他看毛了,上去就骂,为自己壮胆,张小敬是什么人,那是茅坑里拉屎脸朝外的人,哪受得了这个,抡刀便砍。

众人一看,有人领头了,那还等什么,一拥而上,把杨国忠打死。

杨国忠死了,怕他妹妹杨贵妃将来为他哥哥报仇啊,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也把杨贵妃弄死吧。

唐玄宗西逃有多么的狼狈,连自己的宠臣和爱妃都没有保住。

唐玄宗

他儿子太子李亨逃到了灵武,没有老爸的消息了,国不可一日无主啊,怎么办,自己继位登基吧,这就是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朝花了八年的时间平定安史之乱,唐玄宗回到长安。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唐肃宗也不傻啊,当皇帝多好啊,多有乐,多享福啊。可万一自己的寿命没有老爹的长怎么办(唐玄宗身体倍捧,吃么么香),万一还有人想当从龙功臣,拥带唐玄宗复僻怎么办。父子天性,伦理道德都不要了,谁让这是帝王家呢,对待老爹,光软禁还不够,还不管饭,唐玄宗就是这么活活被饿死的,死时七十八岁。

其他网友回答

这事的起因是因为“安史之乱”。咱们先看看唐玄宗的表现,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唐玄宗李隆基接连处置失利,冤杀大将封长清和高仙芝,催逼哥舒翰出潼关与叛军决战,结果大败亏输,潼关失陷。由于此时长安已经无险可守,无兵可用,唐玄宗只好带领太子李亨,还有宰相杨国忠、杨贵妃逃亡四川。当到达马嵬坡时发生禁卫军兵变,杨国忠、杨贵妃被杀。在接连发生的事件中,唐玄宗作为皇帝的威信和尊严早已丧失殆尽。然后再看看太子李亨的活动轨迹,公元756年7月9号,李亨到达灵武,12号,在灵武的南门,简单布置的城楼上,在贴身太监李辅国、朔方军大将郭子仪,陇右军大将李光弼的支持下,宣布登基,成为皇帝。随后宣布唐玄宗为太上皇。

这时候的李亨45岁,没实权的太子当了整整18年。 在这18年里,由于唐玄宗不是很信任太子,造成太子的媳妇被换过三任,小舅子被杀了,老丈人被杀了,统兵在外的大将皇甫惟明也被杀了,没有亲信,没有自己人。再联想到唐玄宗当年一天杀三子的残酷行径,所以李亨继位后一直防范着唐玄宗。当唐肃宗收复长安后,在迎接太上皇从成都返回长安的半途中,就把卫宿太上皇的禁军缴械了。回到长安后 直接就把李隆基幽禁在兴庆宫。随后把李隆基身边的龙武卫军大将陈玄礼贬职,把高力士流放,剪除了太上皇的左膀右臂,一直把太上皇李隆基幽禁到死。唐玄宗因为“安史之乱”失去了作为皇帝的尊严和威信,更失去了军队将领的拥护,再加上唐肃宗李亨对他的严加防范,所以李隆基的晚年就在幽禁中痛苦度过。没有亲情,没有臣子,没有爱人,最后在幽禁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