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垒浮云变古今:如何赏析杜甫的千古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玉垒浮云变古今:如何赏析杜甫的千古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网友提问:

如何赏析杜甫的千古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优质回答:

这两句诗;只是唐朝的诗人“杜甫”登楼的诗中,第三,四句。

杜甫在写这首诗之前,正是唐朝安史战乱平息后,没隔几年,吐番又挑起战乱相侵。朝庭始终不改方针,执政不力。朝中腐败,争权夺利,内忧外患。这时的杜甫也落魄了,他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在成都登上楼写下了,下面“登楼”这首诗。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锦江;源头出自灌县,自郫县流至成都入眠江。

玉垒;是山名,在茂汶羌族自治县。若是单独欣赏,题主这两句诗?

锦江春色来天地,形容的是;大好的锦江春色,从无边的天地之间蓬勃汹涌而来,描述的是视野开阔的空间,山河壮观景象。

玉垒浮云变古今;形容的是;山上的浮云,飘浮不定样子,就如同世间,风云变幻无常,思绪无穷的意思。

从这首诗看,杜甫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描述了大好山河的景象,无边开阔的视野。自己也无能为力挽狂阑,无奈思绪和伤感。谢邀!

其他网友观点

本诗是杜甫的七言绝句,杜甫登楼远眺,想到国家多难,兵戈遍地,想到古今变化如浮云,世事无常不禁伤心悲愤。首联出题眼,起势不凡。“万方多难”为全篇题眼,也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当此万方多难之际,诗人满怀愁思,登上高楼,虽是繁花触目,却叫人更加伤心。在此联中诗人以繁花反衬伤心,以乐景写衷情。

颌联紧承登临,写登楼所见此景。上句从空间角度开阔视野,下句就时间角度驰骋遐想,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阔大悠远,囊括宇庙境界,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这两句即景抒情,思接千载,宏丽奇幻,境界阔太,颈联正面叙写“万方多难”的时局,也是诗人登临所想。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人从登楼看见的景色开始写起,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景观。锦江水夹带着朝气盎然的春色从天地间奔腾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这使诗人联想到了动荡不安的国家,那浮云飘移就像是古今世势的更替变幻。上句从空间上扩展,下句从时间上蔓延,这样延展开来,顿然形成了一片宏阔悠远的意境,包括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民族历史的回忆。并且,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而诗人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见,诗人心怀国家,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其他网友观点

登楼唐·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写作背景:

杜甫的这首诗写于684年。就在前一年,也就是683年,杜甫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此庆贺安史之乱得以平定。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东有藩镇割据,西有吐蕃侵扰。

因为平定战乱,从西部撤军,导致吐蕃乘虚而入。时任皇帝代宗逃离长安,吐蕃临时拥立傀儡皇帝。之后,代宗又返回长安。当时的唐朝内忧外患,时任皇帝代宗崇信佛教,大兴寺院,经济凋敝。重用宦官,国事维艰。

杜甫已在四川客居了五年,他听到好友严武官升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欣喜之余,登楼远眺,遂作此诗。

诗文赏析:

首联:提携全篇。万方多难之际,流离他乡的游子愁思满腹。暮春时节,好友升迁,登楼远眺,繁花似锦,原本该心情大好。但诗圣就是诗圣,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

颔联:山河壮美,天高地阔。锦江水夹带着朝气盎然的春天从天地间奔腾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如古今世事飘忽不定,变幻莫测。

颈联:国家战事。唐朝朝廷风雨动荡,代宗逃离后又回到长安。警告吐蕃不要来侵扰,徒劳无益。

尾联:以古讽今,寄托个人抱负。蜀汉刘禅宠信宦官,最终亡国。汉先主庙在锦官门外,武侯祠在西,后主祠在东。感叹可怜后主刘禅竟也能跟诸葛武侯一样有祠庙,享后人香火。诗人自己有心无力,报国无门,只能靠吟诗聊以慰藉。《梁甫吟》是诸葛亮为躲避战乱,自己种地生活,烦闷之际吟诵高歌的。

千古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锦江春色来天地,一个“来”字,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一个“变”字,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发读者作联翩无穷的想象。

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说:“声宏势阔,自然杰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其他网友观点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锦江两岸那盎然的春色,铺天盖地般地汹涌而来;玉垒山上飘忽不定的浮云,多么象亘古以来天下的形式,变幻莫测。

此两句诗出自诗圣杜甫的《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

西山盗寇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是唐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作的一首感时叙事,怀古抚今的七言律诗。那时,满腔家国情怀,一生不得其志,又久历世事沧桑,饱尝人间冷暖的杜甫正客居于四川阆州(今阆中),前后已达五年之久。

命运坎坷的杜甫,亲历目睹了“安史之乱”所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然而,战火方息,百业凋零,民不聊生之际,却又烽烟再起,北方的吐蕃又来入侵。大唐江山己是内外交困,危机重重,百姓更是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在这种大背景下,忧国忧民的杜甫遂作了此七言律诗。

锦江,即濯锦江,以水清明,濯锦而锦愈鲜得名。

玉垒,即玉垒山,在四川成都西北。

在这两句诗中,杜甫“合天地之威仪,感古今之憾事,咏山水之秀美,赞锦玉之艳丽”,借物叙事,咏古讽今。虽然春江秀水携春迎面涌来,在礼赞祖国美好河山的过程中,他联想到的是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表达的是忧国忧的无限心事,从而把一首《登高》作到了极致。

其他网友观点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两句诗出自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登楼》。

《登楼》—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客居成都已经是第五年了,去年正月,安史之乱刚平定,朝廷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可到了十月吐蕃突然攻陷长安,代宗仓皇逃往陕州,不久郭子仪率领唐军收复长安,迎回代宗,年底吐蕃又攻破松州、维州、保州等地,后又攻陷剑南。有感于外族入侵,同时藩镇割据,宦官弄权,大唐内忧外患,出现了日益衰败的景象,忧国忧民的杜甫在成都写下此诗。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写的是山河壮观的景象。“锦江”、“玉垒”都是登楼时所见景色。锦江,源头出自灌县,自郫县流经成都入岷江;玉垒,山的名字,在茂汶羌族自治县。

凭楼远眺,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正像古今世间的风云变幻。“锦江春色来天地”写空间视野的开阔。“玉垒浮云变古今”写思绪在时间里驰骋。

天高地阔,古往今来,形成了一个广阔悠远的宇宙大境界,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昔,并且,登高远望,极目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无限忧思。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赏析杜甫的千古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webp”/>

与玉垒浮云变古今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