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杜甫的晚年到底是不是生活得非常窘迫的人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历史上,杜甫的晚年到底是不是生活得非常窘迫的人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网友提问:

历史上,杜甫的晚年到底是不是生活得非常窘迫?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今天先绕开主题(因为前面述说杜甫一生生平,都基本概括了,无需遨言重复。)本人就诗人不得志,说一点见解。杜甫的一生是比较复杂的,也可分做三个时期;安史之乱以前和安史之乱中以及南到蜀湘。他由到处漫游而做起官来,又由弃官田居到漂流而死,他离人民即远又近,他有爱国家的思想,又有忠君的思想;他即同情农民,又反对人民起义;所以,他的思想是矛盾的。这就不难看出杜甫一生的忧愁伤感和落寂。但诗人的光辉,足以给人一种诗圣的赞誉;他是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不得志的诗人。诗人穷极一生,以诗为荣,好求上进而不得志,自古诗人皆如此。大凡历朝历代,有几个诗人能以得天独厚?皆言诗人狂傲,而不受皇帝老儿待见,诗人又不甘坠泥污;故,诗人不落魄谁落魄?诗言志,诗人不得志;皆如此,不足论也。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祖父杜审言也是初唐诗人,杜甫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七岁即能赋诗″七岁即思壮,开口咏凤凰。”长大后和李白齐名的诗人,后人称”李杜。”杜甫前半生生活在盛唐时期,游历各地。天宝年间爆发安史之乱(755一763年),从此过上巅沛流离的生活,在战乱中和大诗人王维一起被叛军俘获,后来冒险逃出投奔唐肃宗李享担任一些官职,后来举家到了四川成都。他的知名度很高。当地官员安排他担任官职,建立草堂,杜甫一家购置四十亩地亲自耕种,这段时间化较安逸,杜甫创作了四百多首诗歌。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非常高兴。“剑外忽传收蓟北,漫卷诗书喜欲狂。”由于思念家乡,杜甫又展转出了四川,这时藩镇之间战乱不断,杜甫又过上巅沛流离的生活病死在长江`的船上。杜甫在战乱中写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千古名篇。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来说,作为诗人,杜甫是成功的;但作为丈夫和父亲,杜甫又是极其失败的。

杜甫本是个“官三代”,不仅长得帅,还特有才,七岁就会写诗。

然而,就是这么一手好牌,硬是被他打得稀碎。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的人生理想就是“写名诗”和“做好官”。

可是,他只实现了前半部分理想,用三千首诗把自己推向了诗圣的宝座,让他文名天下。

杜甫最大的梦想是做官,想在体制内混到退休然后拿养老金。然而,他只是个科考落榜生,摸爬滚打一辈子,也没做个像样的官。

诗写得再多、再好又能怎样?毕竟不能当钱花当饭吃。

只会写诗的杜甫,工作时有时无,社保经常断交,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现实的刀锋面前,杜甫的诗风也变了,从之前的浪漫主义,变成了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

为了生计,他每天四处投稿,跑遍各大媒体、出版社,但结果都是石沉大海般的沉寂。

他的那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文字,在歌舞升平的大唐,没有读者。

边塞大V高适,曾对此有过尖锐批评: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是啊!在那个全民娱乐时代,严肃文学根本就不会有出路。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杜甫又更新了条朋友圈: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帝都长安的生活水平太高了,这样拼八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杜甫决定逃离长安。而此时,他的孩子和老婆正在乡下艰难度日。

更苦的日子马上就来了,这一切都是拜那个叫安禄山的大胖子所赐。

“安史之乱”让原本贫穷的生活雪上加霜,为了生计,44岁的杜甫再一次抛下妻儿,奔赴长安去求个一官半职。

说实话,杜甫那性格不适合混官场,刚没做多久官,就被牵扯到“房绾案”,亏得唐肃宗心情好,停职停薪放了他一马。

杜甫还是没有功名,还是很穷,不能衣锦还乡,但还是得夹着脑袋回家。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连一件体面的朝服都买不起,也没有马,只能徒步,那可是好几百公里啊。

无法想象杜甫在路上经历了什么,只知道在某一天的下午,他终于到家了。

杜甫回到家后,被家里凄凉的景象惊呆了,他接连写了两首纪实的小诗《北征》和《羌村》

在《北征》里,他看到并写到的是: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

翻译起来说就是:我外出一年才回家,老婆的衣服打满补丁。全家哭成一片。我的儿子脸色苍白,毫无血色。见了我转过身就哭,脚上脏兮兮的,连双袜子都没有。两个小女儿,裤子上也都是补丁,短得刚到膝盖。

看到杜甫的这首平铺直叙的诗,大家就可以想象他家的穷苦,一点都不比战乱中的伊拉克人民好过。

在穷乡僻壤的家乡呆了不多久,快50岁的杜甫收到一个叫严武的四川朋友的邀请,举家又迁往成都。

毕竟西南还没怎么开发,房价低,物价便宜,适合生存。

但是,成都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没过多久,杜甫在工作上又出了点问题。然而,每月还得还贷,没法子只能三天两头找朋友借钱。

借钱容易失去朋友,严武把杜甫拉黑了。

破屋偏逢连夜雨。在无钱度日的窘境中,杜甫居住的房子也开始漏雨了,可是哪来翻修的钱啊!在命运的魔爪面前,杜甫学会了咆哮:

难道才华真不能当饭吃?

难道我的3000首诗都是狗屎?

难道我命中注定就是个屌丝?

难道终我一生也只能让老婆孩子跟着我受苦?

……

咆哮完后,他文思泉涌,当即写下一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能不能多造点房子,让老子这样有才又努力的人不用苟且? ”

此时的杜甫,已经是57岁的老人了。

“算了,现实太残酷。我这把老骨头不能客死他乡,还是叶落归根吧。 ”

公元770年,深秋。 虚弱的杜甫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在饥寒交迫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他的遗体,被孙子千里迢迢运到河南老家。 还好,当时的墓地没人炒不限购。

杜甫,终于有了一个归宿。

就这样,一个才华与颜值都高得离谱的大诗人,结束了他窘迫苦难的一生。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国家不幸诗家幸,人生不幸诗家幸。

愿来生别做诗人!

其他网友回答

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肯定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