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辉为什么能成功杀杨秀清 韦昌辉诛杀东王杨秀清

韦昌辉为什么能成功杀杨秀清 韦昌辉诛杀东王杨秀清

网友提问:

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为何还要大开杀戒?

优质回答:

俗话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1856年9月3日,北王韦昌辉奉天王洪秀全的密诏,率部回京诛杀东王杨秀清,由此揭开了太平天国历史上最为血腥和暴力的天京变乱。杨秀清是太平天国最具才干的人才之一,太平军在广西永安时就已经总揽军政要务,定都天京之后更是大权独揽,党羽遍布太平天国内外,如不赶净杀绝的话,万一遭到反扑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东王府上下数千口人统统杀害,杨秀清本人也在乱阵中被杀,首级被挂在天王府门前的旗杆上示众。这还不算完,为了填补杨秀清死后留下的权力空白,韦昌辉以靖难第一功臣自居,在天京城内实施恐怖统治,大肆屠杀东党残部,一时间,天京城内人人自危,唯恐被认定是“东党余孽”而惨遭杀戮。韦昌辉借机排除异己,众多东王部属在弃械后被杀,平民也不能幸免,随后血洗南京城,约2万余人被屠杀,天京城顿时变成一座人间炼狱,血流成河,尸如山积。实事求是来说,这场屠杀的始作俑者其实正是深居宫中,不问政务的天王洪秀全,韦昌辉只不过是洪秀全借刀杀人的一枚棋子。正是因为洪秀全对杨秀清委以重任,总理军政要务,又默认其拥有“代天父传言”的特权,以致于最后酿成苦果,连自己也要被杨秀清羞辱责问,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痛下杀手,借韦昌辉之手除掉杨秀清及其同党。韦昌辉对杨秀清更是深恶痛绝,其父韦源玠有一次在路上偶然间遇上东王出巡仪仗,因躲避不及,杨秀清派人把韦源玠抓住治罪,韦昌辉赶紧前往东王府替父求情,结果杨秀清“以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为由,判处杖责50军棍的处罚,由孝子韦昌辉代父受刑。韦昌辉自此与杨秀清结怨,但因东王大权独揽,只能隐忍不发。这次洪秀全召其回京诛杨正中下怀,率领三千精锐连夜从江西前线赶回天京,与在天京城外等候的燕王秦日纲会合,手持天王令牌趁着夜色入城,直奔东王府而去。向来自负的杨秀清在没有丝毫戒备之下被当场斩杀,至死都没有搞明白自己因何获罪被杀。洪秀全亲眼看见了韦昌辉送来的杨秀清首级后,仍不放心,与北王合演双簧,称韦昌辉擅杀东王有罪,下诏说要当众鞭打北王四百,诱使东王属下数千人观刑。听说有天王诏旨,东王手下的人皆放松警惕,这些人大多是从广西杀出来的太平军老兄弟,是东王属下的中下级军官,人数约五六千人左右。哀痛之余,响应号召前往天王府观看杀掉老领导的韦昌辉受刑。在进入天王府之前,照例要解下兵器。这些人被乖乖的缴了械,进去后皆被赶入几间大库房内,大门紧关。大伙正纳闷时,窗户忽然被打开,炸药包一个又一个扔进来,轰隆巨响之下,东王属下血肉狼藉,当场就被炸死不少。大门随后打开,趁硝烟未尽,北王韦昌辉手下持刀而入,对这些手无寸铁的老兄弟们加以集体屠杀。这段情节是两名在南京生活数月的欧州人所亲眼目睹并根据其口述整理,可信度非常高。由此可以判定,韦昌辉大开杀戒是经过洪秀全同意并亲自参与的,只不过后来石达开返回天京,看到天王、北王滥杀这么多人,又有自己的属下乱中被杀,石达开很生气,责斥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于是又对石达开动了杀机,派兵连夜包围翼王府,将石达开的家眷、护卫尽数杀害。石达开非常机警,又有耳目提前告知内情,缒城而出,幸免于难,但家眷及护卫却惨遭杀害,悲痛之余,石达开在大本营安庆起兵讨伐,太平军各地将领纷纷声援,请天王杀北王以平民愤。洪秀全见众怒难犯,这才将诛杀杨秀清的所有过失安在韦昌辉的头上,并将他处以五马分尸之刑。随后又为杨秀清平反昭雪,并将东王被杀祭日(七月廿七)定为东王升天节,成为太平天国的六大节日之一。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韦昌辉之所以要在诛杀杨秀清后扩大屠杀规模,并非仅仅只是韦昌辉个人复仇。这个祸根,早在永安建制时,就已经埋下。

太平天国的诸王都是实授王

永安建制时,洪秀全一口气封了五个王。这五个王,都是实授王。他们都可以开府,都有自己的官僚系统、私人军队。

历史上,唐朝的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天策府的将领们和秦王说,你要么采取行动,要么放我们回家。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秦王被太子击败,他们都很可能被杀。

如果李世民在权利斗争中被谋害,天策府的这些将领会不会考虑被秦王报仇?

因为,这些府将、府兵,一旦老大失败,他们都极有可能会遭到牵连。像魏征这种依然被忠用的,都可以成为千古佳话了!

显然,成为千古佳话的概率是很低的。

韦昌辉后来敢带3000部队攻打天王府,而这3000人也居然听令而行,可见,这些府兵,忠诚的是北王这样的主子,而不是天王。

因此,在杀害杨秀清之后,继续除掉一些东王死党,并非仅仅“因为私人恩怨”。

从这个角度来看,“天京事变”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即使这些王格局大一些,也会在形势更好的时候进入内讧模式。

相比之下,在同时代清朝发生的辛酉政变中,慈禧等人夺权过程中,仅仅只诛杀了3人,其他人或流放,或不追究。这就是因为,大清的王爷,都是虚职,他们手下的人,都是大清的臣子,而非某王府的臣子。因此,在雷霆手段完成夺权后,可以“余皆不问”。

但对手是“实授王”时,胜利方恐怕就很难这么从容了。即使英明大气如秦王李世民,也长时间受到“太子余党”的困扰。

只要翻开历史书,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实授王”都会酿成祸害。

汉朝的韩信、英布;清朝的三藩,这些拥有实际权利(或较高威望)的王,无一有好下场。即使是同姓王,也都常常是动乱的源点,如汉“七国之乱”、晋“八王之乱”、明“靖难之役”等等。

古往今来,拥有实权的异姓王,多没有善终。他们几乎不可能与天子长期保持互信。

从这个角度看,即使天王、东王、北王等人拥有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素养,太平天国诸王的内讧,也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东王府的规模巨大

由于天王长期不理朝政,东王府几乎成了事实上的权力中心。

《贼情汇纂》详细记载了东王府的人员规模。其中,有几个关键信息:东王府,自己就设立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掌管事务。这些人员中,职同检点的141人;职同指挥2人;职同将军3414人!

换而言之,如果韦昌辉本着“斩草除根”的心态来杀人,东王府下面光将军以上就有3557人!牵连下去的下级军官、士兵,难以估算。

被血腥屠杀的,几乎是当时太平天国的中枢系统,此后太平天国纵然依然有名将,但再无当初的“规整”了。

当时韦昌辉总共带入天京的也就3000人,人数还不如东王府的将军多!东王余党要是为东王报仇,韦昌辉被杀个100次都有可能!

这,大约就是韦昌辉心急火燎大屠杀的原因。

本应可控的局面,演变成血腥屠杀

可是,即便如此,这场大屠杀也本应可以避免。或者说,本应规模小很多!

在杀害东王府两天后,天王下诏(也有说是伪诏)5000名最精锐的东王余党前往礼堂观北王、燕王受刑。这5000多人都依照规定放下武器而去。

可见,此时天王是完全有能力,有威望控制局面,从容处置“东王余党”的。

所谓“树倒猕猴散”,在这些“东王余党”中,真正愿意死心塌地为东王复仇的绝对是少数。

即使是杨辅清,后来在得到妥善对待后,也能忠心耿耿,为太平天国拼到底。何况他人呢?

而韦昌辉,当时总共带来3000多人,洪秀全如果有心制止,是绝对有能力制止的!

而洪秀全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毫无作为,任由韦昌辉扩大屠杀范围,如果不是昏庸至极,就是有意为之了!

洪秀全本应有能力早早制止,妥善处理,而不是事前不制止,事后甩锅。

不管是昏庸至极还是有意为之,洪秀全的事业,也在这场不断扩大的屠杀中走向了没落。

杨韦之间的私人恩怨,应不是大屠杀的关键

至于杨秀清过去对韦昌辉的侮辱、责罚,我认为应不是大屠杀的关键。

杨秀清给韦昌辉的私人恩怨,韦昌辉所恨者,应该也就是杨秀清,再扩大一点,事变第一天的“血洗东王府”应该就已经完成“雪耻”了。

而后来扩大的大屠杀,我认为主要是源自韦昌辉对“复仇”的恐惧。

正因为天王的无所作为(或有意为之),韦昌辉才在恐惧的驱使下不断扩大屠杀范围。

因此,我认为,韦昌辉在杀害杨秀清后的大屠杀,源自太平天国天生的制度缺陷,而天王在这次事件中的态度,则是推动这场大屠杀的关键。

其他网友回答

韦昌辉是大地主出身,又受过高等教育(花钱捐了个监生),在拜上帝会前期,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平天国这些大王们的吃穿用度,包括造反用的刀枪,都是韦昌辉所提供。在韦昌辉心里,自己才是太平天国的实际创始人,他打心底看不起这些曾经连饭都吃不上的穷苦大王们。

作为早期“拜上帝会”的核心人物,韦昌辉为太平天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起义酝酿之初,韦昌辉就主动承担了打造武器的任务,这可不是以个好差事,费钱费力不说,还风险巨大。在清朝时期,大规模的武器打造,完全可视为造反,一旦出事,就是诛九族的罪过。所以这一举动让冯云山感慨:“如果拜上帝会成员都如韦昌辉一般,那有清妖不灭之理,天堂何愁不建之理?”可以说,如果没有韦昌辉家族前期的庞大的财力支持和做事的积极态度,那么,金田起义根本不可能成功。

在金田起义之前和之初,韦昌辉的韦家大院一直都是太平军的总部。甚至起义之初,杨秀清和萧朝贵一直忙着天父天兄下凡,前期的军务指挥,都是由25岁的韦昌辉主持,以至于太平天国起义很长的一段时期,清朝官员们还认为,太平军的最高领导就是韦昌辉。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韦昌辉从未有丝毫放松,不仅要负责天京的军务防守,还得和杨秀清、石达开一起协商处理天国的各类政务,忙的是团团转——“不惮劳瘁,尽心竭虑,百计图维,又不知苦何辛勤矣”。

即便如此,在太平天国里,韦昌辉的地位却远远的比不上杨秀清和萧朝贵。这两位大王仅仅凭借“天父天兄附体”的把戏,就轻而易举的排在了冯云山、韦昌辉和石达开前面。虽然长沙会战,萧朝贵战死,但“天父”尚在人间。人与神仙之间的天然鸿沟,让韦昌辉和杨秀清在出现矛盾时,根本无从反抗。

作为二十岁就能担任金田村首富韦家的话事人,韦昌辉凭借的就是精明和能干。“拜上帝教”的那些装神弄鬼的把戏,骗骗乡村愚夫还算可行,对韦昌辉来说,那简直就是班门弄斧。韦昌辉能够举族入会,主要还是想借助“拜上帝会”的势力以报私仇。对于神经兮兮的洪秀全,连老婆都娶不起还爱装神弄鬼的烧炭佬杨秀清,韦昌辉内心深处是非常鄙视的。

但形势比人强,在“天父”的无限权威之下,韦昌辉纵有天大不满,也不敢表露半分。在日常的政务处理和军事会议上,只要有杨秀清在,韦昌辉就绝不发言,即使被“天父”点名,也只是赞叹称颂之语,在杨秀清的权威如日中天之时,精明的韦昌辉对杨秀清的态度到达了“谄媚”的地步。

史书记载:韦对杨甚谄,与至则扶以迎,论事不三四语,必跪谢曰:‘非四兄教导,小弟肚肠嫩,几不知此。’但杨秀清也是精明过人,对于韦昌辉的吹捧,并没有失去警惕。冯云山和萧朝贵死后,韦昌辉在天国的地位已经排在第三,大天王洪秀才在天京稳定后,基本上忙于妇女事业,很少管世间俗事。所以在杨秀清眼中,唯一的的政治对手就是韦昌辉。对此,作为对手的曾国藩看得最明白:“昌辉曾读书,小有才,为杨秀清所忌”。 “其奸诈相似,阳下之而阴欲夺其权”。

咸丰三年,杨秀清以“天父”之名,解除了韦昌辉的天京防务总司令一职,把保卫天京指挥权转到了翼王石达开名下,韦昌辉成了有职无权的闲人一个。咸丰四年,闲赋在家的韦昌辉请命去湖北督师,杨秀清同意,才出天京,杨秀清又反悔,下令让韦昌辉返回天京,改由石达开督师。从这两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杨秀清对韦昌辉是非常防范的;第二,石达开是杨秀清的心腹盟友。

杨秀清在解除了韦昌辉的职务之后,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排挤韦昌辉。韦昌辉的哥哥韦志滨和杨秀清的小妾之兄抢夺百姓房产,结果被杨秀清知晓,直接把韦志滨交于韦昌辉发落,韦昌辉为了避免触怒杨秀清,只得忍痛把自己哥哥五马分尸。我们都知道,韦昌辉造反的原因就是曾被衙役敲诈,所以不惜以全家人头为赌注,加入了拜上帝教用来复仇。像这样的狠人,杨秀清对他如此欺压,一旦韦昌辉能够成功翻身,杀个血流成河也是必然的结果。

随着韦昌辉的示弱,杨秀清在天京城内越发嚣张,动不动就“天父下凡”,让洪秀全和韦昌辉当着众人之面跪拜相迎,颜面尽失。咸丰三年,“天父下凡”后,居然要当众棍责天王洪秀全四十下,此时震惊了天国高官百姓,也让洪秀全丢尽了面子。对比杨秀清的嚣张,韦昌辉却表现的忠君爱国,听闻要杖打天王后,韦昌辉就跪伏于地,哭求杨秀清开恩,愿意代天王受杖,结果天父不准而作罢。但韦昌辉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洪秀全的心里,为他打上了“忠诚”的标签。

在杨秀清的有恃无恐之下,他底下的奴仆亲信们也越发嚣张,最后成为了压倒杨秀清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秀清自幼丧父,由伯父杨庆善抚养长大。杨秀清为东王后,杨庆善也从此咸鱼翻身,开始作威作福起来。一次杨庆善坐马车出门,路遇燕王秦日纲的马夫,这位马夫是杨庆善的老乡,两人原本就认识,所以只跟杨庆善打了个招呼,没有跪地迎拜。杨庆善大怒,用马鞭愤怒的教训了这个狗眼看人低的车夫一顿,尤不解恨,又把马夫送到卫国侯黄玉昆处审理,结果黄玉昆认为既然人已经被抽的半死,就不必再进行处罚了。结果杨庆善认为黄玉昆看不起自己,跑去向杨秀清哭诉,东王大怒,亲自处理此案:马夫被杀,秦日纲被鞭打一百,黄玉昆偏袒马夫、藐视东王权威被鞭二百。忘了介绍一下,黄玉昆是翼王石达开的岳父。见岳父被打,石达开亦无可奈何,只能神色黯然的匆匆离开。

咸丰六年,已经被封万岁的杨秀清终于放下了对韦昌辉的戒备,放其去江西督师,而翼王石达开和燕王秦日纲也领军在外,天京城内只有天王和东王,洪秀全写了几道密诏,派心腹送于外面三王,叫他们带兵回京勤王。韦昌辉大喜,和其他二王约定日期之后,星夜带精锐回天京,石达开没有回来,也没有向东王杨秀清示警。

7月26日,韦昌辉和秦日纲在内应的带领下,偷偷的包围了东王府,而东王府护卫却毫不知情。半夜,东王府大门从里面被人偷偷打开,喊杀声响起,东王府很快被韦昌辉攻下,杨秀清被活捉。

此时的杨秀清再也没有天父下凡的威风,只是拼命的叫嚷着要见天王。

“正是天王下密诏要取你的命。”韦昌辉不屑的回答。

杨秀清绝望了,于是开口大骂:“你今日杀我,他日必有人杀你,我的部下会为我报仇的。”

杨秀清的话提醒了韦昌辉——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把东王府有关系的所有人都杀掉,不管老人,还是小孩。或许,韦昌辉这样是在针对洪秀全立威,杨秀清能杀人,我也能杀人,不服我的我全能杀掉,让大家看看天京现在是谁的势力范围?杀红了眼的韦昌辉再无金田村首富的精明,他已经忘记了太平天国的将领,本来就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也忘记了翼王石达开还带兵在外,忘记了自己实际兵力只有3000,他这样滥杀无辜,基本是在斩断自己的退路。

在石达开单骑回京指责他杀人过多时,韦昌辉生了杀心,想连石达开也杀掉以绝后患。结果被石达开发觉,连夜逃出了天京。恼羞成怒的韦昌辉居然先杀掉石达开全家,再率兵包围了天王府,借口天王藏匿翼王的名义想迫使洪秀全交出最高领导权,已经到了为了权利歇斯底里的地步。但洪秀全早有准备,关闭了宫门,几十门大炮严阵以待。虽然北王府的士兵都是韦昌辉的私兵,但对天王,这些士兵们还是具有天然的敬畏,所以皇宫久攻不下。九月,石达开率军回防,燕王秦日纲反戈一击,韦昌辉众叛亲离,只身逃亡被抓,被凌迟处死。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这是一场政治上的清算。

太平天国是一场晚清时期声势浩大的运动,在全盛之时等于是和清朝“二国相对”,可那个当年“人人皆平等”的天平天国,在后来却因为天国内部的权力之争而变了味,在天京中被富贵和繁华迷乱了眼睛的天王和众王,更是陷入了对当下满足中不能自拔,也正是因为这种对于当下的满足,对于未来和当初志向的遗忘,才使得后来太平天国从强大到弱小。所以说当年真正毁掉太平天国的不是清军,不是曾中堂,而是天国内部的相关人等。

杨秀清之死

东王杨秀清之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威胁到了天王的地位和权威。据说在天王当政的时候,东王每每对天王的决议有所不满,就故意的以“天父”附身为借口,对天王和众人进行训斥,有一次东王为了打击天王,还利用天父的口吻进行降罪,判处了天王杖责,但是东王不知道的是,这样的行为不仅不会打击到天王的士气,而且还会让天王心中的怒火越来越旺盛,使得天王对东王的不满,从当初的痛恨变成了要致他为死地。

其实东王在某种行为上来说做的是太过了,可天王因为碍于“拜上帝教”的教条,所以才不得已让东王以天父下凡的口吻,在朝中一直嚣张。因为在“教条”中,是有关于对天父记载的,如果东王被天父上身的行为,被自己指责为不实,天王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仰会崩塌,所以才一直对东王的所作所为采取隐忍。

可是到了后来,东王对这种把戏仿佛是上了瘾,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了天王想要杀他的想法,慢慢从酝酿成为了现实。

天王在极度愤怒的的情绪下秘密的酝酿着行动的方法,终于在后来,北王韦昌辉奉天王之命回到了天京,在东王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率领着自己手下的一干亲信,对东王府展开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就这样曾经不可一世的东王,终于死在了自己的把戏中。

在杀了东王后,北王为何还大开杀戒?

关于北王杀东王这一点,有人说是北王奉了天王的命令,但也有人说是北王自作聪明的行为。要知道东王之所以敢在天京无视天王为所欲为,那是因为在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后,他在天京城内培植了很多的亲信在当中,所以天王对东王的不满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于是在这个时候,北王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于是便在奉天王回京的命令后突袭了东王府,一举击杀了东王府中的很多人,后来还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杀害了东王的亲信以及兵甲,玩起了对“东王党”清算的把戏。在这一次清算的过程中死去了很多人,天京城内的很多人都害怕自己被认为是“东王党”。所以说,北王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迎合天王,为了在后来得到天王的重视。

可是让北王没有想到的是,天王在知道了东王被北王杀害的消息后,表情非常的痛苦,并大怒骂北王为什么这么做,后来便依靠着这样的借口将这个甘愿做“刀”的北王杀掉了。

最后,这位天王不仅依靠着自己的智慧,将一直压制着自己的东王给除掉了,还干净利落的扔掉了自己的“刀”,可谓是最后的赢家。

但这种赢家并不是赢得了最后,随着曾中堂湘军的破城而入,这位天王曾经的梦破碎了,他所费心经营的天国也轰然倒塌了。

其他网友回答

1856年9月,原本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内部,突然爆发了开展了一场毫无人性的混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等人相继殒命,翼王石达开家眷也惨遭受屠戮,不久后率精锐出走。这场内讧使得太平天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史称“天京之变”。

早在永安时,天平天国便钦定了等级次序,权力最高的是洪秀全,自称为天王,以下分别为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而且明确地指出:

“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永安封五王诏》

对照起义之处,杨秀清和萧朝贵是迅速崛起的,将原本仅次于洪秀全的冯云山排挤到了三位,如果再加上天王洪秀全,那么冯云山已经是排到第四了。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王次上的安排,而且在五军主将的位次上也有表现:

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洪秀全则统辖牵制五人,是天平天国中地位最高的,实际上也就是皇帝。

洪秀全这样的安排,实则是利用杨秀清来限制冯云山,以便巩固自己的地位。随着太平军的发展壮大,各王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后来,冯云山在战斗中被炮弹击中身亡,萧朝贵也在攻打长沙时牺牲,韦昌辉、石达开地位当时较低,大破了原来均衡的局面,结果杨秀清一下子膨胀了起来。

等到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这位天王突然间很少露面,开始深居简出。说白了,他是躲起来享受了。而当时仅次于洪秀全的杨秀清,则动了歪心思,以天父下凡的名义网络党羽,甚至时常犯上,指责天王洪秀全。

最终,洪秀全秘密召集韦昌辉、秦日纲诛杀杨秀清。就这样,韦昌辉在1856年8底,带着三千亲兵从江西乘船回南京,秦日纲也从丹阳率军回来策应。在9月2日凌晨,大批人马围攻东王府,将杨秀清及其妻小一并杀死。

杀死东王杨秀清后,东殿尚书傅学贤不服,带手下与韦昌辉对阵,但由于兵力不足,很快失败。韦昌辉见仍有人反抗,担心日后遭到报复,所以干脆搞了次“全城大搜捕”,只要是和东王杨秀清沾边的,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自首,隐匿者、反抗者,一并诛杀。

当韦昌辉抓了人后,洪秀全觉得不妥,开始指责他滥杀无辜,打算网络人心,把事情嫁祸给韦昌辉。韦昌辉索性还就来了个斩草除根,将抓获的人全都处死了,据说共有两万多人,尸体连秦淮河都给堵住了。

石达开闻听此事,赶紧回来劝诫阻止,但韦昌辉竟然连石达开也要杀。不过,石达开跑得快,从城墙尚夜缒而出。只是,一家老小都被韦昌辉给杀了。事情的结果是,韦昌辉的暴虐之行,受到了南京城内所有人的反对,最终洪秀全借机诛杀了韦昌辉。

据说,韦昌辉死的很惨,被肢解成两寸大小的肉块,然后首级被送往石达开处,表明洪秀全的“公正”,算是为石达开报仇了,召他回南京。等石达开回来后,开始报仇,又将秦日纲等人处死。

这便是震惊一时的天京之变。在这场动乱中,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等人被杀,连同一并被牵连的,还有两万多精兵和妇孺。此后,洪秀全又猜忌石达开,逼的石达开负气出走,领着十万精兵离开。原本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开始转攻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