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老师应该怎么做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老师应该怎么做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网友提问:

老师要求我们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优质回答:

本人就是在幼儿园一线的幼儿老师,说到自理能力,真的太有感触了。首先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不像家里是一对一,或是多对一,孩子在园一天包括吃喝拉撒,这些都离不开自理能力,如果时时刻刻都需要老师去帮忙,这是不现实的,当然,除了刚入园的新生以外。

这里就要说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了,不是说孩子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相反家里要做到无缝衔接,共同协助引导孩子成长。

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自理能力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小班的孩子主要是入厕练习,辨认自己的衣服鞋袜,用餐,喝水等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中班大班的孩子要求会稍微多一些,书写名字,使用筷子,自己擦屁股,折叠衣服被子等等。

当然大家也不要生搬硬套,在家里,引导孩子,和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符合他们能力的事情。

如果一个孩子有较强的自理能力,等他长大后,他是会开心生活的,而且幸福指数也很高。甚至会感染身边的人,为他们带来正能量。最后附上老大自己动手制作的冰花。

其他网友回答

孩子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其实是很短暂的,现在很多学校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要住校。住在学校的好处有很多,能长时间的与老师和学生们相处在一个大的环境里,另外也能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这其中就要孩子有一个基本的素养,就是自理能力。

1、自理能力差对孩子的危害很大

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要教育小朋友自己事情自己做。这是最开始的自理能力的启蒙教育。很多孩子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的很好,他们渐渐的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可是有些孩子比较娇贵,家长也比较纵容。

所以上了学之后,当需要他们自己生活的时候,就会显得无所适从。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降低很多。时间长了他们会觉得自己并不如别的孩子,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所以说治理能力差的的孩子他们对自身的健康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我家的孩子上初中后就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了,他需要住校。由于之前一直与我们生活在一起,什么事情都是我们大人帮忙解决,所以孩子自己一个人生活显得非常的困难。老师也多次与我们沟通,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要知道自理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培养成功的,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无奈之下,我们只好耐心寻找培养的方法。

2、进行适当的锻炼

我们参考了很多家长的成功经验,最后总结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他们都有这样的特点,自控能力比较强,自律性较高,另外动手能力比较突出。所以所要做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打消他的依赖性。有些家长还建议我们去学习画画,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

后来我们就去网上报了小熊美术这样的课程。这是一种纯线上的教育方式,孩子坐在屏幕前与老师1对1的互动教学。我觉得比较好的地方是老师能针对孩子的特点和性格制定一些课程,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另外它的立体化教学比较新颖,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都可以通过在线进行评估和模拟让孩子学得更加的扎实。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自主性更强了。他在学校的最起码的生活起居都能做到井井有条。

其他网友回答

孩子的自理能力对他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非常的重要,我家的孩子之前整理能力也是比较差,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当时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孩子的童年总是那么短暂,尽量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可是到了学校之后,发现他与同龄的孩子差距很多,甚至很多时候经常被他的同学嘲笑,孩子自己也非常的自卑。

有的时候我们真的觉得是家长害了孩子。自理能力差,最主要的体现是动手能力较弱。可以通过学习画画的方式培养他的动手能力。由于他平时的课外学习时间很少,就给他报了在线美术。比如现在正在学的美术宝1对1。

它里面有很多的课程是专门针对孩子的自主操作意识。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在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他都能自主的去完成。听学校的老师反映孩子的变化也非常的大。

其他网友回答

要培养小学生的生活生理能力,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善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在家庭生活中,应当注意教育孩子自学地、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的督促、管理。应当教育孩子明确自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逐步培养孩子学会自学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和活动,父母切不可包办代替。由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调节、控制行为的能力还很差,所以,单单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有独立性还不够,必须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生动、事实结合起来,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多让孩子参加劳动特别是服务性劳动

应当放手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让其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诸如穿衣、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父母尽量不要替孩子代做。父母还应当让孩子经常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如帮父母洗菜、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这是培养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除此之外,父母应当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值日劳动和一些公益性劳动。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其从小就自己动手来满足一些个人需要,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处理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使其养成尊敬父母的良好习惯,寻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责任心也大有帮助。

3. 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父母应教育孩子有效利用时间,让其学会对时间的统筹安排,并学会利用好零碎时间和发挥时间的综合效应,教育孩子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意义,使其从小在心中就打下”时间性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深刻烙樱还应注意让孩子养成今日事情今日完成、珍惜时间、节约时间、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4. 父母要做孩子的表率

孩子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不会考虑某种行为是否正确、适当。所以,父母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中收拾整洁条理,办事独立自主、干净利索,这样,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可供他们学习的范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