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一

读书║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一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第一部短篇小说,于1943年初次发表在上海的《紫罗兰》杂志。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葛薇龙的上海姑娘,因留在香港继续求学的费用不够,不得已去求助跟家里已断绝往来多年的姑姑梁太太。这个梁太太呢,曾为一位广东富商做第四房姨太太,富商死后,她拿到巨额遗产,生活富庶。她答应了侄女的请求供她继续读书,但实际上是暗暗将侄女向着交际花一类的角色培养的。她带着葛薇龙四处出席晚宴酒会,在这期间葛薇龙认识了富家公子乔琪乔,他本来是梁太太的暧昧对象,但生性风流,四处留情。几次交往下来葛薇龙爱上了乔琪乔,在二人发生关系后的凌晨,葛薇龙看见乔琪乔跟自己最信任的女仆睨儿抱在了一起,她一气之下准备回上海。但梁太太看准了葛薇龙于自己和乔琪乔还有许多的剩余价值,就联合乔琪乔劝说葛薇龙继续留在香港,留下后的葛薇龙在交际上更加卖力,终于攒够了钱与乔琪乔订婚,而婚后二人的生活看似光鲜靓丽,实则全靠着葛薇龙卖身维持家用。小说不长,而且整个故事的基本情节就是普通女孩在声色犬马的大都市中的沉沦和堕落。这种主题在现代文学中出现频次很高,也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突出作品。如曹禺的《日出》,还有张恨水的《啼笑因缘》等。我们暂且抛开文体方面的不同,虽然三位作家笔下的故事有相似的情节,就是女人如何在金钱和虚荣中一步步走向萧条的结局,但很显然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无论是从故事的讲述方法、故事背后的内涵以及她想要通过故事透视的现实生活,都与曹禺和张恨水两位当时的主流作家大相径庭,这与张爱玲自身对于现实生活的体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的1943年,中国已经历多年的时局动荡且并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这种不稳定的生存环境不仅使当时的人们普遍怀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理,而且对作家的写作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当时的文坛,占主流地位的是左翼文学思想和鸳鸯蝴蝶派的市民小说,如上文提到过的《日出》,它的作者曹禺受到过左联意识形态影响;还有《啼笑因缘》的作者张恨水,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当时活跃在文坛的这一部分主流作家普遍都将创作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而且非常注重作品的社会功效,也就是借笔下的人物的悲剧命运抨击黑暗社会,教化大众。这就使得作家在人物塑造方面,多专注于宏大时代背景对人的异化和改变,而对于笔下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个人选择对其后来命运的影响则少有书写。所以,即便这部分作家写作的也是平凡小人物的命途悲欢,也有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但对于人物悲剧命运的起因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交代的比较片面,致使读者在文本接受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的反思足够,而忽略对于个体本身的思考,继而无法全面认识生活的悲剧性。而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则非常注重书写主人公自身性格特征和人生抉择对其命运的影响。如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有好几次选择命运的机会,第一次当然就是她为了继续学业不得不求助于姑姑。接下来,就是葛薇龙刚搬进姑姑的大宅,拉开壁橱,满目都是姑姑为自己备好的出席各色场合的华丽衣服,葛薇龙有些心慌,好像预料到以后的生活,心里觉得“这跟长三堂子(晚清江沪一带高级青楼,里面的妓女文化水平较高)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分别?”虽然葛薇龙觉得姑姑的安排与自己所要追求的生活完全不同,而且理性上她也不是很认同姑姑的生活方式,但这时张爱玲为她设置了一个梦境,她梦到了衣服的布料,“像《蓝色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即便葛薇龙在超我层面想要离开这个于自己学业毫无裨益的地方,但其实她的潜意识里是想要留下来的,所以梦醒后,她对自己说:“看看也好!”这个梦境的作用就是在告诉读者主人公的命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在第二次选择中葛薇龙留了下来,随后顺理成章的就出现了第三次选择,即收到了司徒协强套上手的金刚石手镯后,葛薇龙又产生了与初次站在琳琅满目的壁橱前一样复杂而矛盾的心理,读书然后找工作的人生计划再次被打乱。但是这时,葛薇龙已经对姑妈这里奢靡的生活上了瘾,要离开,也只能是找一个阔人嫁了,把这种生活延续下去。但是如果不离开,这个金刚石手镯的光芒背后,就是她继续帮助姑姑招揽男人的命运。但在这一次的选择中,她依旧留了下来,她天真的认为乔琪乔可以帮助自己走出这个怪圈。可乔琪乔是一个午夜里刚与葛薇龙温存过就又能在花园里同睨儿抱在一起的浪荡公子,而且他也明确的对葛薇龙表示过他不会结婚。发觉乔琪乔的绝情后,葛薇龙终于决定买船票准备回上海,可临走又生了病,心里也开始动摇,她在乔琪乔的鲜花、短信中又燃起了幻想。所以在这最后一次选择中,她仍旧留了下来,然后“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她的命运从这时就真的沉沦到底了。张爱玲在小说中为主人公安排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而且都有意的解释了这些选择全都出于人物的本来愿望。也就是说,主人公的结局,有外在的原因的推动,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这里所反映的就是张爱玲受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影响下的个人主义写作经验。她非常重视对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书写。她笔下的人物,虽然大都结局惨淡,但平凡生活和失败的命运也都是人物自己实实在在参与过和选择过的证明。张爱玲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看到的是一个个小人物迫切的想抓住些什么的辛酸和挣扎,她企图通过笔下的文字表达对时代巨变下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与同情,这种充满着世俗关怀的文学观间接的消解了当时的主流文学对普通个体生活的忽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