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的意义和影响 秋收起义的地点和结果

秋收起义的意义和影响 秋收起义的地点和结果

【摘要】秋收起义从一定意义上可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源头。但它并不是凯歌行进、一帆风顺,而是屡屡受挫、多有曲折。由于有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及审时度势的科学决断,毛泽东及其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最终将红旗插上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新起点,并铸成秋收起义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浩然史魂。今天,我国改革发展虽已取得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成就,但仍会有种种困难和挑战、问题和矛盾。将秋收起义百折不挠的精神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去,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这当是我们今天研究秋收起义百折不挠精神的最重要现实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秋收起义;百折不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将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会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中共党史就是一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奋斗史,在其九十多年的峥嵘岁月里,逐步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崇高伟大、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彰显了党的性质、反映了民族精神、体现了时代要求、诠释了革命伟业、记录了建设艰辛、建树了改革丰碑,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而生动的教材。今天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我们认为也可从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角度切入。本文拟就这次起义出现的诸多挫折,特别是毛泽东及起义军民在遭遇重重困难的情况下所体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作一回顾阐析,这对当下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屡屡受挫的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举世闻名。一定意义上可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源头。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秋收起义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凯歌行进、一帆风顺,相反却是一次屡屡受挫、有曲折的武装起义。早在秋收起义准备阶段的部署、发动就非一帆风顺。1927年9月初,毛泽东赶到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会议成立了暴动的指挥机关,即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书记。同时,会议也确定了军队和农民在起义中的具体部署。会后,秋收起义的准备工作大致完成,起义行动已呈一触即发之势。而就在会后赶往铜鼓去指挥起义的路上,毛泽东却于浏阳张家坊村被当地民团巡逻查房队抓住,使得起义险些处于群龙无首境地。对于这一突发事件,当时等待迎接毛泽东的张启龙回忆说:“当同志们知道路上李国亮,唐正芒:秋收起义的革命精神及其现实意义发生的问题后,大吃一惊。大家同声叫道:毛委员是代表中央来领导我们举行秋收起义的,如果有个差错那还了得!一个个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急做一团,有的在屋里踱来踱去,有的摸着头皮,有的搓着手掌,紧张得简直气都快透不过来了。有人提出,光紧张不成,还要赶紧研究营救办法。有的说可能是走错了路,有的说可能毛委员发现形势有变化,回安源去了。但大多数同志都忧虑路上出了危险。你一句,我一句,一直议论到深夜,也议论不出个道道来,直急得食不甘味,睡不成眠,坐了一夜。”[1]这段文字使我们犹如亲临其境般对毛泽东在这次起义中地位的重要性和大家对毛泽东遇险焦急心情有了充分的了解。关于这次遇险细节,毛泽东自己在1936年也曾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起。他说:“当我正在组织军队、奔走于汉阳矿工和农民赤卫队之间的时候,我被一些同国民党勾结的民团抓到了……那些民团奉命把我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我决定逃跑。但是直到离民团总部大约二百码的地方,我才得到了机会。我在那地方挣脱出来,跑到田野里去。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太阳落山。士兵们追捕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碰到他们。”[2]这段文字将当年情节之惊险跃然纸上。历史不能假设,这里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民团举动真得逞了,当时的乃至长远的后果将会怎样,可想而知。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3]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然而,就在起义爆发后不久,一团在抵达平江东郊金坪时,遭到了起义前刚刚收编的邱国轩团的突然袭击,部队损失惨重,团长钟文璋自知失职,化装出走。毛泽东所在三团的战斗进展也不顺利,在前期取得了白沙战斗的胜利后,十四日在东门市亦被敌军击退,“军威因之不振”[4]。二团初期作战较为顺利,曾一度占领醴陵及浏阳县城,但不久在遭到敌人优势兵力的包围后,“17日为敌袭击,竟致溃不成军”[4],部队作战减员达三分之二,团长王新亚也带部分干部出走。这样,起义原定夺取长沙的计划非但没有实现,连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也由起义前的5000多人锐减到了1500余人。与此同时,与起义军队配合行动的农民暴动也由于经验不足、行动仓促等原因,未能实现对长沙包围的既定目标。9月13日之后,萍、醴、浏、平各地皆传失利消息,这些农民暴动均遭失败。9月15日湖南省委见已无会攻之势,只能停止16日的长沙暴动计划。时任省委书记的彭公达对当时的恐怖情形陈述道:“到十六日反动政府方面及社会方面的恐慌,已经很少了。并且反动的军事布置亦趋完备,要起来暴动一下是可以,但结果是一个完全的血海运动,省委因此将其停止了。”[5]

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为保存实力,适时提出了“退萍乡再说”[5]的主张。于是,自9月15日起,起义各部皆向文家市集结。19日,一、三团及被打散的二团余部在文家市会师,当晚即召开前委扩大会议,“议决退往湘南”[4]。20日部队开拔,工农革命军离开文家市向萍乡退却。22日南下到江西萍乡上栗市时,得知萍乡驻有重兵,不能硬闯,只得绕道芦溪南下。24日,工农革命军到达芦溪宿营,次日晨向莲花方向行进。由于疏于侦查,居后卫的苏先俊三团遭到敌军伏击,我军损失惨重,尤其是总指挥卢德铭壮烈牺牲,使毛泽东痛心不已,怒斥负有重大责任的三团团长苏先俊“还我卢德铭!还我总指挥!”[6]卢德铭的牺牲对部队的士气和干部的团结带来了巨大消极影响,官兵上下情绪十分低落。

卢德铭牺牲后,师长余洒度与前委书记毛泽东之前的矛盾尖锐化。之前卢德铭对余有一定约束作用,卢牺牲后,余对前委领导不尊重的态度日渐明显。此外,行军劳顿,加上疟疾、痢疾横行,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情况也越发严重。对此,谭政回忆说:“当时,疲劳、困苦、饥饿、惊慌的情绪充满了部队,加上疟疾、痢疾传遍了每个战士。行军途中,两旁的丛草中没有多远,就躺下几个发出微微的颤颤发抖声音的战士。离开宿营地的头四五里路,每天总是嗅着一种难闻的腥气,已经到达宿营地准备宿营的时候,还要更动几处地方。”[7]加之起义部队转兵向南后,军事上也屡屡受挫,“随之产生了一种悲观情绪,认为革命前途无希望了,当时大家都感到彷徨无依”[7]。对部队的这一悲观情绪,赖毅曾回忆称“毛泽东同志带领部队从文家市出发上井冈山,战士的情绪低落,特别是芦溪受挫以后,开小差的几乎天天都有。许多旧军官出身的人,看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有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在这时也背弃了革命,走向叛变或者消极的道路。那时,逃跑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竟然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往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革命队伍正在烈火中经受锤炼。”[7]直至快到井冈山前夕的10 月 23 日,工农革命军还在大汾镇突遭遂川地主武装“靖卫团”三四百人的袭击,队伍被打散。毛泽东率团部与特务连撤退,他的脚被草鞋带子磨烂,行动很困难,却坚决不坐担架,坚持拄着棍子步行。队伍行至井冈山西南荆竹山下,王佐派人接应上山。据当时任连指导员的罗荣桓1958年写的《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一文中回忆:大家又饥又饿,无精打采,稀稀落落地散坐在地上。几个战士带着钱从老百姓家里找来一点剩饭和泡菜辣椒,没有碗筷,毛泽东和大家一起用手抓饭吃。[8]

可见,秋收起义从部署,到爆发初期的三团配合作战,再到作战失利后向南转战乃至即将上井冈山的途中,起义部队堪称被百般折磨,屡屡受挫。这种受挫,不独表现在起义部队数量的减员,犹在精神层面的打击。一连串的挫败考验着大家的革命信念,还要不要革命?去哪里革命?一些有关革命前途的问题被接连不断地提了出来。

二、愈挫愈奋的浩然史魂

9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秋收起义那段历史,已知它是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一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然而,倘若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真实地体验和思索上文提及的一系列挫折,去体会当事人可能出现的对前途的迷茫,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没有一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支撑的话,恐怕是难以迈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伟大一步的。更进一步说,秋收起义之所以能遇百折而不挠,就是由于有革命必胜的信念及毛泽东等领导人的科学决断,这二者缺一不可,共同铸成了秋收起义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浩然史魂。

毛泽东在浏阳张家坊遇险后,临危不惧。在机智脱险后,也并未被这一惊险遭遇所吓倒,而是义无反顾地继续奔向铜鼓去领导秋收起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天黑了,他们放弃了搜寻。我马上翻山越岭,连夜赶路。我没有鞋,我的脚损伤得很厉害。……当我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的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2]。毛泽东作为起义的领导人,他个人不畏艰险的精神激发了革命官兵的战斗信心。当年在第三团的张启龙回忆到“毛委员的到来,是我们日想夜盼的大事,大大鼓舞了全团党员干部和战士的胜利信心,原来笼罩在部队领导干部和全军战士心中那种彷徨苦闷心情一扫而光”[1]。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毛泽东光着脚、忍着痛,“连夜赶路”奔赴三团驻地,而是知难而退甚至临阵脱逃的话,那就不可能在当时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摸索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也会走更长的历程、用更久的时间。

当起义的三个团接连遭遇重大挫折后,9月14日,毛泽东在上坪陈锡虞家召开干部会议,审时度势地提出“退萍乡再说”的主张,并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名义,要求一、二团到文家市会合。9月19日,一、三团及被打散的二团余部在文家市会合,当晚即在里仁学校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与余洒度就部队行动方向发生矛盾。余洒度“仍主张取浏阳直攻长沙”[5],毛泽东则主张退到湘鄂赣边境坚持农村斗争。最后,在卢德铭的支持下,毛泽东的主张获得通过。毛泽东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召开这些会议,提出“退萍乡再说”和退到湘鄂赣边境坚持农村斗争的决断,保存了起义部队的宝贵实力,实现了革命战略的大转折,为秋收起义“百折”后的“不挠”提供了有生力量与前进方向。

9月20日早晨,毛泽东在里仁学校的操场上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全体官兵讲话,宣布了中共前敌委员会关于转兵向南的决定。由于之前三个团接连失利,部队上下弥漫着一种失落情绪,鉴于此,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说:“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这次秋收起义,虽然受了挫折,但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的武装斗争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的支持,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继续勇敢战斗,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8]。毛泽东这番鼓励大家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对革命抱必胜信念的话,大大鼓舞了刚刚受到严重挫折的起义军的士气。对此,陈士榘回忆称,当听完毛委员的讲话后,“操场上,人们情绪激昂,有的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人人心头就像点燃了一把火”[9]。而且毛泽东这席话也感染了里仁学校的师生,爬在操场围墙上的胡耀邦和杨勇,在听了毛泽东的演讲后也深受鼓舞,相继踏上革命征程。

文家市会议后,起义部队的将士们又抖擞起了精神。然而,尽管毛泽东通过“小石头”及“大水缸”的比喻,展现了一片光明的革命前景,但不容乐观的是,革命的现实依旧严峻。很快,芦溪一役,损兵折将,残酷的结果又将指战员们从想象中拉回现实。当部队甩开敌人的追击后,9月25日,工农革命军开到了莲花县甘家村。毛泽东召开前委会,在摸清楚莲花、永新一带的情况后,决定攻打莲花县城,并做出了战斗部署。次日清晨,起义军兵分三路向县城进攻,不到一小时便占领了莲花县城。这是自文家市转兵南下后,工农革命军打的第一个胜仗,夺取的第一个县城。此役,毛泽东的科学决策在保存实力、激发士气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雨般的胜利又将部队受挫的情绪鼓舞起来。

9月27日,工农革命军离开莲花县城,向永新三湾行进。29日,部队到达三湾村,当晚,毛泽东在其居住的泰和祥杂货铺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也即著名的三湾改编。这次改编,毛泽东自己曾评价道:“1927年这段路(指蓬花县城到三湾村——引者注)走了两三天,才到达三湾。在那个村子里,工农革命军一个师整编为一个团,那是一次新生。”[9]毛泽东称其为“一次新生”,是因为这次改编在人民军队建军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转折性意义,即除了开始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及开始了由具军阀习气的旧部队向发扬军内民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转变外,三湾改编也是工农革命军从屡遭挫折失败到重新振奋、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如前所述,芦溪失利不仅在部队人员上损兵折将,更严重的是,此役也重挫了起义官兵的战斗信心,当时的部队私下里充满了失败主义的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前委会议后,毛泽东专门就部队中存在的失败主义情绪作了重要讲话。9月30日,毛泽东集合指战员在三湾村的枫树坪下,满怀激情地鼓舞大家说:“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我们都是暴动出来的。一个人可以当敌人10个,10个人可以当敌人100,我们现在有这样几百人的部队,还怕什么?……没有挫折失败,就不会有成功”[7]。毛泽东的这番话,对转变部队恐惧失落情绪起了很大作用,坚定了大家革命必胜的信念。讲话结束后,士兵们都非常兴奋,“只看到战士们一群一群地在那里议论:‘毛泽东同志都不怕,我们还怕什么?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能够起家,我们几百人还不能起家吗?!’”[7]三湾改编后,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了井冈山北麓的宁冈古城,旋即与袁文才、王佐的地方农民武装建立联系。如前述,在遂川大汾镇突遭敌袭击后,毛泽东脚被磨烂,行动很困难,却坚决不坐担架,坚持拄着棍子步行。吃完手抓饭后,毛泽东站起来,精神抖擞地对大家说:“现在来站队!我站第一名,请连长喊口令!”这种坚强、镇定、大无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指战员,他们一个个提着枪站起来,列队向排头看齐。[8]在水口,毛泽东又派党员、军事干部赴茅坪袁文才部队帮助练兵、发展党员。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茨坪,最终将红旗插上井冈山,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时期。

由上可知,秋收起义部队之所以能在屡屡受挫之时而愈挫愈奋,并总能寻得转机,重新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有坚定的、必胜的革命信念,如毛泽东遇险后的临危不惧,里仁操场和三湾村里毛泽东的激昂讲话,大汾镇突遭敌袭击后以实际行动率先垂范等,都极大地振奋了官兵们的革命信心、坚定了官兵们的革命信念。另一方面是由于有科学的决断,如上坪会议、文家市会议、三湾改编等,在关乎生死的关键时期,一连串的正确决策无疑为部队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指出了革命的正确方向。因此,信念与决断的相辅相成,使得这支革命队伍终能于屡屡受挫之后屡屡崛起,而铸就愈挫愈奋的浩然史魂。

三、百折不挠的当代启迪

研究历史当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秋收起义之屡屡受挫却愈挫愈奋,对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确实提供了深刻的启迪。今天,我国改革发展虽已取得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成就,但仍会有种种困难和挑战、问题和矛盾。习近平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10]这其中,有的牵涉复杂的部门利益,有的牵涉思想认识统一问题,有的要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有的需多方配合、多措并举。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具体说来,比如:在经济建设方面。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我国经济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仍然面临着下行压力,尤其是曾经公布过的GDP增速为6.9%,更是暴露出过去我国经济发展的某些不足;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贫富分化严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特别是到2020年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尤其是深度贫困),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供给过剩的压力在未来两三年内仍会存在,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在社会建设方面。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要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在党的建设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仍难根除,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依然不容懈怠。在思想文化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毒害,不仅没有肃清,且仍有泛滥趋势。在外部环境方面。“一带一路”已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的国际机遇,然而,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南海问题、“台独”、“藏独”、“疆独”等仍困扰着我们,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和估计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信念:虽然今天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形式内容也不同,但战胜这些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式甚至可能更加复杂化了,然而只要我们发扬秋收起义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没有战胜和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时,习近平说,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屡经挫折、备尝艰辛,但为了“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他从不因失败而灰心,也从不因困难而退缩,而是坚信“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11]秋收起义遇到挫折时,毛泽东则鼓舞大家说:“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这里不妨借用毛泽东这一说法,我们现在已取得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伟大成就,那么只要国人齐心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还怕实现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吗?!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时,习近平还指出: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样的人物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且因为这样的人物在艰苦磨砺中铸就了坚强意志和高尚人格。[11]秋收起义就是这样的伟大事业,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伟大人物。今天,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虽然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们虽然还会面对“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困境,还会遇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关隘,但只要我们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将秋收起义百折不挠的精神融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新长征中去,我们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排除阻力、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且一定能在成就这一宏大事业的艰苦磨砺中,为中华民族造就出新时代的具有坚强意志和高尚人格的更加伟大的人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