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有几次垂帘听政 慈禧是哪年结束垂帘听政的

慈禧有几次垂帘听政 慈禧是哪年结束垂帘听政的

网友提问:

慈禧曾几次垂帘听政?分别什么情况?

优质回答: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从其一生中,可以看出,慈禧是三次听政,三次还政。

第一次垂帘听政为咸丰帝于1861年逝世,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继位。从其年号可以看出,同治皇帝并非一人掌握大权,也就是慈禧第一次垂帘听政时期。在此期间,八大顾命大臣和慈安、慈禧同时辅政,此时慈禧27岁。在咸丰驾崩十三天后,发动辛酉政变使得权力回归到慈禧、慈安手中,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在此期间,其主要任务是处理与外国侵略者的初步关系,稳定统治。根据咸丰帝的遗愿,慈禧并没有太多的政事决策权,更多地着眼于同治帝的后宫领域。1873年还政于同治帝。其听政初期,重用汉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镇压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回族等);重用洋务派,开启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稳定清王朝统治。

第二次垂帘听政是同治帝逝世,光绪继位。光绪为醇亲王的儿子过继。1881年,慈安病逝。达到了慈禧执政的最高峰,也就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权。至此,外国侵略者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乱不断,朝局不稳,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其主要任务是保持与列强的”友好关系”,实现权力的集中,维护自己的统治。1889年光绪大婚,还政于光绪。其次还政并未将权力交于光绪帝手中。

第三次听政为戊戌政变后。在光绪帝试图摆脱慈禧控制,戊戌变法的举措危害了慈禧的政治威严,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囚禁于瀛台。在此时,慈禧已没有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勇气与能力,仅仅只是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清朝统治。在此期间,清朝基本上到了历史书上所说的”洋人朝廷”慈禧仅仅只是用国家的主权来维护清廷的存在,来巩固自己的权力欲。在1908年

光绪逝世,溥仪继位,醇亲王摄政,慈禧逝世,也意味着慈禧彻底将大清权力放手。

慈禧一生,有政治野心,但政治才能不足,政治视野狭小,仅仅只是满足自己的权利欲。同时,慈禧手段不硬朗,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讲,慈禧并未将国家主权放在最高位置,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者。

其他网友回答

她是大清朝故事最多的太后,也是大清朝最受非议的太后,她骑在同治帝,光绪帝,头上实行两度垂帘听政,传说,她少年时家境贫寒,为了生计曾当过给人哭丧的丧娘,入宫后,她不过是圆明园《桐荫深处》的一名宫女,却因为善唱江南小曲而获咸丰受宠受封。她生下唯一的儿子,在咸丰帝死后母凭子贵荣升太后,为了夺取权力,她发动政变,杀死辅政大臣,此后,她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将同治帝,光绪帝玩弄于股掌之中,她挪用海军军费为自己祝大寿,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垂帘听政期间,她到底身上是否还背负着慈安,同治,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光绪帝,珍妃。五条人命??传说,慈安平时极喜欢吃零食,慈禧命人送来玫瑰色《饵饼》一盒,甚是诱人。当时,慈安刚睡过午觉正需要吃点零食,便顺手拉来。不一会儿,慈安觉头痛难忍,接着手足抽搐,夜里便亡故了。这个并无真凭实据的传言,也就是说并没有此事,可信度不高。据史料记载:慈禧与慈安相处了二十多年,一直没有发生过激烈的争执,所以慈禧和慈安之间有很深的矛盾这是不属实的。慈安一直是个与世无争,安分守己的官廷贵妇,对权力和政治根本不感兴趣。有一次,湖南提督见过慈安时,慈安既没有问他军政要事,也没有给他任何与政治有关的建议或鼓励,只是对他的健康和身体,生活,表示关心。从这一点来看:慈安根本对政治知之甚少,甚至慈安召见群臣时总是显得唯唯诺诺,优柔寡断,所以每逢大事,必然要请光绪帝的亲爸爸来决断。因此,对政治毫无野心的慈安在慈禧眼中应该算不上是个《威胁》,所以也不值得慈禧大费周章地去暗害慈安。所以来说,更加说明慈禧没有谋害慈安。同治皇帝与皇后:同治皇帝出痘(天花),皇后阿鲁特氏焦急万分,冲破慈禧阻拦,去看望同治帝,看到奄奄一息的同治帝,心如刀割,不觉泪流满面,倾诉独居宫中,备受慈禧虐待之苦。同治帝强打精神安慰她:你暂且忍耐,总有出头之日。不料这话被慈禧布置在宫中的耳目听见,立即向慈禧汇报,慈禧勃然大怒,闯入暖阁,一手抓住皇后的头发,一也往外拉,一边痛打,并扬言要杖责皇后。慈禧此举,分明是要侮辱皇后,病床上的同治帝看着这一幕,又惊,又怒,又急,气急攻心,竟晕了过去,慈禧才未对皇后动刑。惊吓之下,同治帝的病更加严重了几分。几天后同治帝驾崩,终年十九岁。距同治帝驾崩不过七十五天,慈禧让皇后阿鲁特殉葬。至于慈禧为何要将皇后逼上绝路,民间议论纷纷。所以说,同治帝,皇后得确死于慈禧手上。光绪帝:慈禧对光绪帝可称得上恨之入骨,尤其发现光绪帝很受西方列强青睐时,感到万分外恐慌。当时,留清洋人毫不掩饰对光绪帝的支持,时间长了,慈禧很担心光绪帝终于有一天会联合洋人夺权,就决定在他羽翼丰满之前动手除掉光绪帝,慈禧很有可能毒死光绪帝。珍妃:珍妃在囚禁的住所里提了出来,珍妃在囚禁的地方不知道已经受了多少折磨。她被提到西太后跟前,珍妃跪在西太后面前,哀求留她一条活命,口里不断呼叫《皇爸爸,皇爸爸饶恕奴才吧!以后不再做错事了!》,西太后恶狠狠地呼喝:你死去吧!!在场的人,有的眼里流着泪,像木鸡似的呆站着。大概谁也不那么残忍,谁也不忍心下手。西太后怕时间耽搁久了,就接连疯狂喊叫:快点动手!快!快!快点动手!!崔玉贵走上前去,把珍妃扯过去,连挟带提地把她丢到井里去。珍妃临危前,珍妃呼喊:李安达,李安达!!安达是对太监的尊称,这是珍妃呼唤李莲英,求李莲英搭救她。当时李莲英不在场哦,西太后就是这样残酷地把珍妃害了。传说,在满清兴建之时,努尔哈赤攻叶赫部。当时,杀戮甚惨!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在临死前曾说:叶赫部就是只剩下一女子也要灭亡大清!!慈禧是叶赫后裔,但大清是否因她而灭亡呢?也许是,也许是传说。

其他网友回答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了三次,垂帘听政四十七年。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贵为圣母皇太后,三次垂帘听政,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将大清朝的命运掌握的手中长达四十七年。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她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是当时中国实际上最高的当权者。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安危,挪用海军经费重修,并改名为颐和园。此后,每年夏季她即来此居住,颐和园亦被称为“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