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卡尔顿学院校友镜头里的抗战时期的华西坝

美国卡尔顿学院校友镜头里的抗战时期的华西坝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美国卡尔顿学院校友镜头里的抗战时期的华西坝作者:戚亚男

入秋后,我收到了美国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图书馆馆员刘湘蕙女士发来的邮件,称该校收藏有华西坝老照片,可以与《人文川大》网站分享。随后刘湘蕙发来了老照片链接网址,我看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华西坝老照片,说熟悉那是因为我一眼就看出来这几十张照片是在华西坝上拍摄的,说陌生是因为笔者收集研究华西坝人文历史资料20多年,所见华西坝老照片数千张,从未在这些老照片里见过从这种角度拍摄的抗战时期华西坝上的人文风情。这些照片默默地讲述着大后方田园般的华西协合大学的宁静与和谐:教学楼前的秧田,农人在田埂上推着鸡公车,一群奶牛在球场的草地上悠闲的吃草,黄包车车夫拉着乘客穿行在宽宽的校园路上,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在农田间穿梭,学生们在运动场上竞赛,童子军在操场上训练……黄包车车夫拉着乘客进出位于大学路上的华西协合大学校门。图片来源:卡尔顿学院田园般的华西协合大学,农人在田埂上推着鸡公车。图片来源:卡尔顿学院坝上拔河比赛。图片来源:卡尔顿学院坝上童子军训练。图片来源:卡尔顿学院尽管卡尔顿学院图书馆网站上有关华西坝的老照片不多,但这些照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照片是谁拍摄的呢?在网站的介绍上看到,这些照片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卡尔顿学院派往中国的志愿者德慕克(Paul Clifford Domke)1939年拍摄的。山西省汾阳铭义中学是卡尔顿学院在1915年协助创办,卡尔顿学院每年都派遣志愿老师前往铭义中学教书两年。德慕克在读高中二年级时就对中国和日本产生了兴趣,当时日军开始入侵中国东北三省,他就关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这一行径,并且经常就此话题在公民学课上做报告。1935 年秋天,德慕克到卡尔顿学院读书。1937年春,他申请到中国山西汾阳铭义中学教书的项目获批准。七七事变后,他不顾家人与朋友的担心,毅然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到达天津,北京,再到汾阳。卡尔顿学院校友德慕克在中国时的留影。图片来源:卡尔顿学院1938年6月,德慕克在朋友(Herbert Van Meter)的陪同下专门去延安参观几天,并获得了毛泽东的接见。在会谈时,毛泽东希望他们能够广泛的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的态度。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1939年4月,德慕克随逃难师生迁移到四川成都金堂县。在金堂教书期间,德慕克结交认识了一些华西协合大学的外籍教师。1939年暑期德慕克结束了在铭义中学教书的工作准备回国继续完成他的大学学业,回国时他受朋友之托把一头名叫宝贝的熊猫带给美国圣路易斯动物园。德慕克回国后于1940年完成学业。从卡尔顿学院毕业后,德慕克参军返回中国,在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手下工作。他去过印度参与训练中国军队,他在昆明和桂林参与为中国军队建立步兵训练中心,并担任培训中国通信军官的教官。1943年,德慕克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驻留延安,再次见到毛泽东,当时毛泽东似乎还记得5年前见过当教师的他。在延安德慕克听过周恩来、朱德、聂荣臻和陈毅的汇报。(注:参考德慕克中国中西部口述史访谈,由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赵丰慧、寇一帆翻译,袁西玲教授审校。)德慕克在中国天津、北京、汾阳、临汾、西安、成都、宝鸡、宜昌、昆明等很多地方都待过,因而留下了上千张照片。德慕克的家人在1990年后捐赠这些照片给他的母校卡尔顿学院。今年上半年卡尔顿学院图书馆的馆员刘湘蕙把这批老照片整理并数字化放在网上,但因为还有不少照片由于原始数据不完整,不能确定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因而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刘湘蕙在给我的邮件里提到:愿意与《人文川大》网站分享德慕克拍摄的华西坝老照片,同时“我们也希望您能帮助我们确认人物,地点和建筑物。这些地点:汾阳、临汾、稷山、西安、北京、成都、宝鸡、宜昌、昆明和吴哥窟等。”笔者当即就辨认出不少与华西坝有关的老照片。刘湘蕙还告诉笔者,华西校友李长华先生也辨认了二三十多张华西和金堂的老照片,并写了说明,一张照片是这样写的“华西协合大学的钟楼,从北向南拍摄,拍摄地点,在校区中心地段图书馆附近的一片草坪,学校饲养的奶牛常在此牧放。在此草坪上有一栋小建筑琴房,学生常在那里练钢琴和风琴。由此有人戏称它是‘对牛弹琴’的琴房。”其实,这就是华西坝著名的八大风景之一——对牛弹琴。华西坝著名的八大风景之一——对牛弹琴。图片来源:卡尔顿学院而明国时期图书馆研究者任家乐先生则从照片里辨认出了重庆万州桥、刘备的天子城、苎溪河和江堰澜索桥等地方。重庆万州桥 图片来源:卡尔顿学院刘湘蕙希望对老照片感兴趣的读者“浏览我们(美国卡尔顿学院图书馆)的照片数据库https://contentdm.carleton.edu/digital/collection/Carl_In_China 或合作项目(包含一些中文说明)https://fromthepage.com/hsianghui/paul-domke-s-trip-in-chinaworks=show”,“如果您知道任何有关照片的信息,请联系我,刘湘蕙(美国明尼苏达州卡尔顿学院,编目和数字服务图书馆员) hliuspen@carleton.edu”,同时她还说“请注意卡尔顿学院学术机构为图像数字化所付出的努力。知识共享,但不允许商业性使用。也请公众关注传播历史影像的公益性和规范性,避免随意复制。您需要使用图像,请适当(标注)引用图像来源(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 Northfield, Minnesota, U.S.),如果您需要优质的图像,请联系我们。”希望更多的热爱华西的校友、市民及各方朋友都能分享美国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图书馆收藏的华西坝老照片,更希望大家能帮助他们辨认更多那些他们没有辨认出来的有可能拍摄于天津、北京、汾阳、临汾、西安、成都、宝鸡、宜昌、昆明等很多地方的照片。2020年10月5日于华西广益作者简介戚亚男,编辑。毕业于川大,到华西从事电教工作。合校前历任摄像、编辑、导演等工作,拍摄制作了几十部医学教学电视片和课件,其中有十多部教学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卫生部科教司出版发行。合校后创办了介绍学校人文历史的《人文川大》栏目并担任编辑工作。在《成都日报》“天下成都”栏目里发表关于华西坝人文历史的文章40多篇,近20万字。2006年出版《印象华西坝》,2016年出版《凤鸣锵锵:四川大学游览笔记》。文字编辑:叮叮当当预览审阅:奔腾鱼责任编辑:西西关注我们:yydhx@qq.com关注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