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被称为鉴湖女侠的 近代女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一句

秋瑾被称为鉴湖女侠的 近代女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一句

网友提问:

历史上,秋瑾为什么被称为鉴湖女侠?

优质回答: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是《对酒》中的诗句,从诗中可看出作诗者的爱国情怀。而这位作诗者就是辛亥革命浪潮中的一位巾帼英雄,她就是秋瑾。为了寻求救国真理,毅然抛夫弃子,东渡日本。之后,加入了光复会、同盟会等组织,积极投入反清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后因起义筹划不周密,失败被俘,英勇就义。

脱离封建家庭

秋瑾,字璇卿 ,号竟雄,原籍浙江绍兴。因绍兴有个出名的鉴湖,所以自称鉴湖女侠。因为她祖父的父亲在厦门做官,所以秋瑾出生在厦门,她从小就聪明伶俐,能文能武,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名门闺秀”

但是在那个封建时代,秋瑾是不能参加社会活动的,她只能在家中做个闺阁小姐,这与秋瑾豪放直爽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她对这种封建束缚甚是不满,经常性的跟闺蜜们抱怨社会的不平等,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她认为“人权天赋原无别”,女子的才能不一定就比男子差。而且她还认为,“女子不才便是德”并不正确,如果女子不读书,没有独立的谋生本领,只靠男人吃饭,就只能处在被压迫的地位,妇女之友读书,学本领,冲出封建束缚,才能争取自由。而且秋瑾表示,要用自己的“热血”,唤醒千百万妇女的灵魂,冲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争取妇女及整个社会的解放。

就是这样的一个在当时属于思想开放的女青年,仍没逃过封建社会的束缚,在19岁那年,在父母的包办下,与湘潭富家子弟王廷钧结婚,并育有一子一女。

王廷钧的父亲是曾国藩的表兄弟,因为在曾家当过帐房,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战争中发了横财,后来回家购买了数千亩良田,并在湘潭县开设了“义源当铺”、其家也随之迁到湘潭,是一个富甲一方的封建家庭。而王廷钧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好的没学多少,完全是一个趋炎附势的纨绔子弟。因而两人结婚后的感情一直不好。

秋瑾的生活和思想发生转折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王廷钧在京城买了个小官,秋瑾在北京结识了吴芝瑛。秋瑾与吴芝瑛可算是相见恨晚,最重要的是秋瑾在吴芝瑛家中看到了很多维新思想的新书报,这给秋瑾思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正值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不久后,落后的清王朝将大量的战争赔款转嫁到了 百姓身上,看到这种情况,秋瑾很受刺激,立志要投身革命当中,不甘心在过家庭妇女的生活了。然而在加上王廷钧的吃喝嫖赌习气,与秋瑾更是格格不入,于是,秋瑾在当时维新救国、留学热潮的冲击下,最终脱离家庭,赴日留学。

探寻救国历程

1904年夏天,秋瑾踏上了留学日本的征途。在去往日本经过黄海的途中,秋瑾面对大海,仿佛感觉到了北洋海军,前赴后继,全军覆没的悲壮场面,一颗仇恨的种子深深的种入了秋瑾的心田,她当即挥笔写下了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篇:

闻到当年鏖战地,至今犹带泪痕流,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领悔无权悲索莫,磨刀有日快恩仇。天风吹面冷然过,十分燕云眼底收。

秋瑾到了日本后,及不学医,也不仅师范学校,她认为,学这些只能解除少数人的痛苦,只有研究革命理论,武装自己的大脑,才能完成拯救祖国的大业。因此她一面学习日语,准备考入正式学校,一面广结爱国之士,进行革命活动。

她参与了反清为宗旨的“十人会”,也发起了完全由妇女参加的“共爱会”,并为了提高留学生的政治觉悟,创办了《白话报》,以“鉴湖女侠秋瑾”署名,发表文章宣传推翻清政府,争取男女平等,之后又参加了一系列救国活动,更是在1905年经黄兴介绍,与孙中山见面。倾谈之下,她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大为折服,并加入了同盟会,还被选为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

1906年清政府为防止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授意日本政府颁发了“取缔留学生规则”,秋瑾和大批留学生只好回国。回国之后,她还创办了中国妇女第一份报纸——《中国女报》,在揭露社会的黑暗,陈述妇女的痛苦,争取妇女解放,宣传男女平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革命未成美名传

1907年秋瑾从上海回到故乡绍兴,主持大通学堂的校务,并利用父亲以前的关系,购买各种枪支弹药。在革命党人的努力下,大通学堂的学生几乎都成了光复会会员。在以秋瑾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努力下,浙江一带的革命党人迅速发展到六七千人。

秋瑾把全部革命力量按照“光复汉族、大振国权”八个字的顺序分别编为八个军,总成为“光复军”,徐锡麟任首领,秋瑾任协领,随着起义条件逐渐的成熟,徐锡麟和秋瑾决定,同年7月初,徐锡麟在安徽安庆,秋瑾在浙江金华、绍兴等地同时起义。目的是要消灭清政府东南沿海的军队。

但是由于筹划不周密,满清统治者闻到了起义的风声,派出大批侦探搜捕革命党人,迫使徐锡麟在7月6日提前起义,由于准备不充足,起义军在杀死安徽巡抚恩铭之后,最终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徐锡麟不幸被俘,在安庆,英勇就义。 7月9日秋瑾得知徐锡麟牺牲的噩耗时,她悲痛欲绝,打呼“革命未成死不休!得拼下去”

安庆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王金发立劝秋瑾撤退,然而秋瑾却表示“我决定留在这里和敌人决一死战。革命是要流血的,没有鲜血,挽救不了民族危亡。希望你再接再厉,重新组织失散的同志,努力地干下去”。

之后,秋瑾将一部分学生疏散,使他们免于不幸,自己却留在了大通学堂。后来清军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下令还击,在大通学堂和清军激战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秋瑾被抓住后,不屈不挠,尽管敌人千方百计地对秋瑾进行威逼利诱,但她始终坚贞不屈,誓不做革命的叛徒。在敌人的迫害下,最终英勇就义。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秋瑾虽被清政府杀害,但是她的光辉形象,她那为革命牺牲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结语

秋瑾的一生献给了革命救国事业,身为女性,在当时的封建思想下,不被封建思想所束缚,毅然参加革命救国的伟大斗争中,虽然失败身死,但是她的精神却后世流芳,自称的“鉴湖女侠”,当之无愧!

其他网友回答

常见的说法是:秋瑾的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有个鉴湖,就以此为号。

至于女侠,含义自然是立志当个除暴安良、卫国救世的金帼英雄。

秋瑾最早自称“鉴湖女侠”,就在他与丈夫闹矛盾的1903年。那年,他在北京给上海的一位叫“琴文”的女士写了一封信,署名就是“鉴湖女侠”。

秋瑾自称“鉴湖女侠”,还要联系当时的诸多因素,例如清政府的腐败,丈夫的无志,卖国苟安等。

总之,秋瑾是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大侠,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与崇敬!

其他网友回答

别号鉴湖女侠

秋瑾别号鉴湖女侠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1875年生于福建闽县,在福建和绍兴度过了她的童年。在那个时候秋瑾目睹了自己的大好河山被清政府和外国政府联手出卖,所以说在她幼小的心灵上就埋下了反抗的火种。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是她从小就敬佩岳飞,文天祥等英雄豪杰,她喜欢读辛弃疾的爱国诗文,还学习学习了剑术和骑马,虽然是一个女儿身,但是她从小喜欢武术。

1891年,她随家人回到了故乡绍兴。不久她就向武艺高强的老师学艺,学会了十八般武艺,还学会了骑马。在秋瑾的家后面有一座著名的塔山,每当早晨的时候就登上塔山舞枪弄棒,因此练就了一身相当好的武艺,秋瑾认为革命不光要靠嘴,而且要靠刀和枪,因此她的武艺非常的强悍。

包办婚姻受害者

1892年秋季又迁到了湖南,在他21岁的时候,她嫁给了富商王黻臣的儿子王廷钧为妻,王廷钧是一个花花公子,和秋瑾的志趣完全不一样,所以说他们两个婚后的生活很不和谐。虽然她是一个女侠,但是还是被包办婚姻伤透了心。

1900年他的丈夫靠着捐纳获得户部主事这个职位。随后,秋瑾和她的丈夫去北京上任。不久,因为八国联军进北京,两个人又回到了家中,秋瑾生下了孩子。随着八国联军撤出北京城,她的丈夫官复原职又回到了京城,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秋瑾的一生应该平平淡淡,但是在1904年她自费到日本东京留学。

自费留学东京

在东京的时候她经常参加学生运动,在集会运动上经常演说革命救国的道理。在学习之余,她还结交了很多仁人志士,比如说周树人,陶成章,陈天华等等,在日本期间他还发起了一个妇女运动的团体,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封建王朝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

在1904,她还创办了白话报,主张男女平等1905年由徐锡麟介绍参加了光复会。在1905年的7月份,她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为了同盟会的成员,加入同盟会之后,她的革命热情更加高涨了,但是清政府勾结日本文部省想取缔学生的革命活动,中国的留学生纷纷罢课要求日本政府不要与清政府合作,但是日本政府却充耳不闻拒绝学生们的合理要求。

结识人生知己徐锡麟

因此秋瑾在1906年返回了祖国,在1906年秋瑾又回国开展革命活动。一天她和徐锡麟两个一起去游览西湖指着西冷桥的方向说,如果有一天因为革命牺牲了,能够和岳王墓葬在一起,那是多么有福气的一件事情。徐锡麟也表示赞同。

1907年在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且率领率领学生起义,可惜运动失败了。因为徐的弟弟的牵连,秋瑾也被捕入狱了,最终从容就义在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侠之大者秋瑾

在1907年去秋瑾遇难之后,舆论对她非常的同情,全国各地的报刊都连篇累牍地报道了她的事迹。很多的媒体都在质疑秋瑾,不过是一个办报的新女性,并没有实行刺杀行动,为什么惨遭杀身之祸呢?孙中山也多次表彰秋瑾的革命行动,两次到杭州凭吊秋瑾的坟墓。

秋瑾自号鉴湖女侠,她的所作所为的确也符合一个侠客的称号。毕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秋瑾是因为革命而牺牲。符合侠客的称号,值得人们永远纪念。

其他网友回答

绍兴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