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后来去哪了 三国徐庶结局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后来去哪了 三国徐庶结局

网友提问:

《三国演义》为何一直到结束都没有提到徐庶的归宿问题?

优质回答:

《三国演义》 不是严肃历史书,在一些事件处理上有偏颇。一个小战斗能长篇大论去写,而一些关键事件没有着墨。徐庶到曹营以后“一言不发”,不影响三国历史,罗贯中自然懒得写。

徐庶跟诸葛亮关系很好,两人是一起读书的好友,徐庶还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早年他们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读书方法无所谓对错,徐庶对诸葛亮提了很多建议,诸葛亮一生都很感激。

葛亮北伐,还一直惦记着好友。听说徐庶在魏国官职到御史中丞,感慨说:“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一般来说,诸葛亮这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徐庶有才华不被重用。徐庶曾是刘备最重要的谋士,与刘备关系很深。为避免战场相见的尴尬,徐庶降曹后被派到西北,镇守长安。可能因为这个关系,徐庶一直不被重用,才华白白浪费。

第二,徐庶的才华在魏国并不突出。曹操统治的北方地区,是中华文明核心区,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经济、文化教育发达,人才济济。当时的建安七子、名门大族、饱学名士们,基本都在为曹魏政府服务。在一起读书时,诸葛亮就说他们三人将来在仕途,可做到郡守这个级别。

其他网友回答

确实徐庶作为三国演义的转折人物,后世对他归宿的记载很少,直到清乾隆年间才有一部叫《灵山卫志》中有提到关于徐庶在胶南隐居传说的记载!

徐庶政治上还是非常可怜的!为曹操挟母所制,为全孝义之道,只能闭口于曹营,身怀治世救国之术,却无法得以施展,内心的悲苦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所以他一直盼望着归隐山林、清风扫门、明月侍坐的时光。最后他选择了帽子峰隐居下来,用那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智慧帮助乡民。他知天文、晓地理,为渔民出海打鱼选择适当的气候时令。

躲恶风、除蛟害,用他的岐黄之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教农人采桑养蚕,耕种五谷,承平富庶。乡人有难无不倾心相助,他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有关他的传说故事,在胶南还有“徐庶不离帽子峰”之谚。他被乡人奉为神仙,传颂方圆数百里。

我不知道以上的记载是否真实,但我愿意相信那是真的。在所有的野史杂史中没有看到有关徐庶有家史的记载,可怜这位一代侠士却在各种记载中却无一透露相关的信息。

其他网友回答

古龙曾说:没有结局,正是最好的结局!徐庶归宿问题,至于书中没有提到,未尝就不是一种更好的归宿。相比于凤雏之落凤坡星陨,诸葛之五丈原灯灭,云长之麦城身辱,什么样才是好的归宿呢?

世局变换,总是不能尽如人意!自徐庶决定离开荆州,进入曹营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他这一生,不能一展所学,得伸志愿的命运了。只因一念关心则乱,未察忠孝不能两全之理,既离开明主,又致母亲自尽。遗憾既成,古人讲究忠孝双全,如今忠既不得,孝亦难尽,茫茫世间又归宿何处呢?

唉!一步岔路,此后人生,如同行尸走肉。虽在曹营,终身不献一策;虽怀经世之志,半生注定庸碌。

其他网友回答

避讳了呗,至于为什么避讳,我不知道,而且按照三国的发展轨迹来讲,徐庶归汉后,也是一个正统的归属,汉朝还是正统的存在的,另外,三国演义基本上是围绕着三国之间的故事来叙述的,很明显,徐庶已经脱离了这个中心了,而且是远远的脱离,作者也不可能会放过多笔墨在一个脱离了主题中心的角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