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春日寄怀 李商隐寄托忧思情怀的诗句

李商隐的诗春日寄怀 李商隐寄托忧思情怀的诗句

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李商隐的唯美七律《春日寄怀》?

优质回答:

题主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个小误区!

因为这一首七律并不是唯美风格,而可能是向杜甫诗《曲江对酒》颌联致敬的作品。杜诗如下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李义山诗如下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其中杜诗颌联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李义山诗颌联为“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没有错,这两个颌联在结构和创意上是相同的,而且是最高级别的致敬,不是步韵,而是创意和表达方式的终极模仿和别具一体的再加工!

而且这两首七律的基调基本相同,都是形容年华老去而事业无成。本题目是说李义山诗,小可就浅解一下,有不及之处,还望海涵。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首联浓浓的感伤之意,荣落,典故应出自《魏书》“但候草木荣落”和鲍照诗:“霜露迭濡润。草木互荣落”,原指草木枯荣,引伸为指繁盛和衰落。比如此处应当为双指,即指园林之中花树开谢,也指人世变幻。逡巡,各版本注释说是指一刹那,但我个人更倾向于“从容”之意,因为这样会更显得世情无情。也更加衬托得对句的孤独和冷寂。我独,就是我一个人,丘园,原指家园,孔颖达解释此词说“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来指隐身之所。四春,即四个春季,指四年。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这一句非常清浅,无须注释。在小可看来,出句源于杜公《秋兴八首》之第一首,对句是借用李白《月下独酌》,一是表达孤苦寂寞之意与古人相同,二是也借用李杜二人的际遇来暗示自己的处境,有花有月,无酒无人,两两相衬,更是渲染得作者的无聊和苦楚,而这种苦楚原来是古以有之。所谓寄怀,一是寄古人,二却是寄自己。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青袍原指青色的长袍,后来引伸为寒士或品级比较低的官员,如李义山诗”朝来灞水桥 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在这首诗里,是第三种含义,即”出仕“,也就是说,这个青袍在这里是双关语,一指身上的衣衫,二暗指事业。而年年定,指年年不动,形容事业没有起色,一如既往。青袍对应的白发自然也是双指,一指白色头发,二指岁月年华,所谓日日新,实则是反语,更加衬托自己一天一天地老去。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龙津,即龙门。也指飞黄腾达之日。所以这一句更好理解,就是虽然年华老去,但仍然还是想有所做为,只是不知道哪里有渠道或者平台能让我一展才华。

所以我说这实际上是向杜公《曲江对酒》致敬的作品,从两首诗来看,基调,手法,修辞,语法都是相同,连结构也是如此,首联写孤苦,颌联通过文字搭配来写实,顺便入虚,而颈联描述老而无为的现状,尾联笔锋一转,却是更显消极!

其他网友回答

《春日寄怀》可以说是纯以对比手法结撰成诗,下面主要从四个对比分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将本诗名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与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相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浪漫派与感伤派的区别。当然,李白虽放言”借酒消愁愁更愁”,但更惨的其实是连借酒消愁的酒都买不起的的李商隐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春日寄怀》不同于李商隐其他诗歌的朦胧含蓄,而是主题明确,更接近于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关于这首诗的相关解析,其他答主珠玉在前,在此不多赘述。主要想讲这首诗中的对比手法。《春日寄怀》可以说是纯以对比手法结撰成诗。

一、动与静的对比

首联:”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人在世间,就如草木,荣枯交替,方是正道。但是作者沉隐于家乡长达四年,生活却如同一潭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波澜。作者之外的外部世界起起伏伏不断变化,是动态的,唯独自己仿佛生活在静止画面。一动一静的对比之间,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独坐”背后的凄凉落寞。

二、有与无的对比

颔联:”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春日里有花有月本是美事,但花好却无人共赏,月明却无酒对饮。这样,本来能够为平淡生活增添美好的事物,反而加重了生活的不圆满和凄苦,徒生”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孤单落寞。以”有”衬”无”,更显出”有”的不圆满和”无”的愁苦无奈。

三、定与新的对比

颈联:”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象征着低官阶的青袍稳定不变,就如作者无望的仕途生涯,而与之相对的是日日更新的白发,逐渐苍老的身心。实际上,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年岁渐老,则意味着升迁宦达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这组对比中,可以读出作者对年华逝去、功业未成的遗憾和无奈。

四、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尾联:”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尾联其实反映了中国士人的普遍心态,即读书入仕,建功立业,报效国君。”欲逐风波千万里”可以说是李商隐对于个人前途的美好憧憬,是想要达到的理想境地。但作者也是理智的,他自知宦途难行,更知道自己甚至报效无门,连同台竞争的入场券都还没有获得。这便是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对比,表现出作者的不甘却无奈,不满却无力,心有希冀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迷惘、矛盾的复杂心情。

其他网友回答

很现实的话,就如而今抖音所言,你成功了放屁都是道理,你没成功再有道理却是放屁。世态炎凉,文化之博大精深。

其他网友回答

我觉得这首诗悲观多了些,反而把唯美遮住了。

《春日寄怀》

唐·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首联便用一个“独”字写出了自己的孤独诗意,颔联便更为直接的抒发自己心中的失意之情,即便有花有月,再这样美得景里,却也没有好酒和佳人陪伴,这同样让他失意难耐啊!

颈联则写出了时光易逝,光阴不返,让他平添了几分愁意!

好在尾联前半句有点阳光积极的意向,可转而第二句“未知何路到龙津”又写出了自己对于仕途和人生的担忧,总体风格偏悲观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