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啥被认为是有道理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啥被认为是有道理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

网友提问:

古人的道德绑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真就那么重要吗?

优质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主要的是封建思想和现实的结合得出的结论,在过去几千年的文化中,宣传的是迷信观念,封建思想,无后就说明你前世没有积下阴德,做了很多坏事,为人不够善良,导致今生遭到报应,遭受磨难,断子绝孙,老来无靠,死后也无人祭拜,先人也断了香火,没有后人祭扫坟墓,没有祭品,在阴生活困难,再就是现实生活中,过去生活没有保障,无有子女,老来就无依无靠,父辈年龄都大了,无法劳动,生活就难以维持,病了无人照顾,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无后当然非常重要。

其他网友回答

一句道德绑架就否定了好多良言善意,这话有偷梁换柱之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计划生育年代,不为人接受。而当今面临不愿生的年代,这话就觉得在理。传宗接代才能使物种不灭,没有后代,人类就有灭绝的危险,诸多相比就显得大而重。道德大多是精神层面的约束,很少肉体上的惩罚,重点放在教化。如果教化都不起作用了,才上升为刑法,则另当別论。如果说一个人道德都约束不了,那性质就改变成罪犯。

急功近利,使人挺而走险。一句道德绑架,使道德无语。这是不是一种病?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我个人认为不是话不对,而是解释不对!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美好品德,其中包括:尊敬父母、赡养老人等我们熟知的社会道德准则。其中有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众说风云也并没有某一方被说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边的话

我们都知道这句话,但是谁知道后边的内容呢?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由原文得知,后边说的是: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了妻子,这样是不对的,可是为什么叫“无后”呢?娶了妻子又没说不生孩子,怎么叫无后呢?

其实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舜没有得到父母的准许就娶了妻子,是不孝顺的,我们应该告诉父母之后再娶妻。

你觉得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无后”不能解释为没有孩子,而应该解释为是:没有尽后代的责任!

这个观点我认为是对的,首先根据上下文我们理解来看,孟子所说并不是有没有孩子,而是在说我们不能当父母不存在一样,娶妻了都不告诉他们,这样没有尽到“孝”。从而将“无后”解释为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很合理!

《孟子离娄下》所述:不孝有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所讲是什么意思呢:不孝顺有五个方面:第一,懒惰不工作,不赡养父母;第二,赌博酗酒,不赡养父母;第三,吝惜钱财,只顾妻子不顾父母;第四,贪财好色,使父母蒙羞;第五,逞强斗狠,连累父母。不孝有五,却没有一条说到了不生孩子!

解释二、“无后”就是没有后代。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认为孟子的话意就是如此。但根据上文所述,这显然有点说不通,根据上下原文来说有“曲解”。根据孟子之后所说也有问题!个人认为,这句话断章取义了。

最后,我之所以说这句话没有问题,但是理解有问题的原因如上。孟子所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中“无后”实则为不尽孝道,并不是字面意思。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道德绑架者吗?别忘了,那是古代。把古代的东西用在今天,再优秀的言辞也被曲解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是在特定的时代,那时候人烟稀少,缺医少药,病疫广没。繁延后代非常的不易,有懒汉只为自己生存不顾家祖和社会。而今天的社会人口增长不是那么重要了,决不能用古训绑架今天。而实际今天的这句话,也含有一定的意义。也不用道德绑架来曲解古训。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为什么说是古人的道德绑架呢?首先这并不是道德绑架,先理解何为孝,并不是你给父母多少钱,多么贵的房子,多么大牌的衣服就是孝,也许这些都是对于做子女的来说。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孝,后面还有一个字 顺字;

把孝字拆开来说老和子的演变,后面顺就是要小的顺着老的(孝);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舜在没有通知自己的父母就娶了自己的妻子,就像他的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就是无后的解释。君子还是应该事先通知父母才对。

当然,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后”应该译为“尽后代的责任”1. 原文中的“为无后也”不能翻译成“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理由一,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所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如果“不孝无后为大”,那么这里五不孝中肯定有一条是“无后”,但是五不孝没有一条提及“没有后代”。理由二,“为无后也”,如果“为”翻译成“为了”表目的的话,原文就成了“为的就是没有后代”,明显不符合语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三不孝”其实应当参照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所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情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三纲五常中的“父子纲”源自周礼中“亲亲父为首”,经过先秦孔子时期,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孟子尤为强调要遵守父子纲常,要注重敬重长辈。观点二认为“后”应该译为“后代、后继者”《孟子》全书都没有把“无”作为“不尽……之责”来解释,比如孟子说墨家“杨氏为我, 是无君也。墨氏兼爱, 是无父也。(《孟子·滕文公下》)”其中的“无”就必须做“没有”来解释,否则按照“无后”来套用就会翻译成“杨朱为我的观念,是不尽君主的责任。墨子兼爱的观念,是不尽父亲的责任。”这种解释是很可笑的。另外“无后”一词在《孟子》中也有再次出现:“仲尼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难道这里孔子是在感叹“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人,他不尽后辈的责任吗?”很明显不是。“无”就是“没有”,“后”则是“继承人”的意思,孔子实际上的意思是“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人,难道没有继承人了吗?”是在说做坏事的人难道不怕祸及子孙。所以所谓的把“无后”解释为“不尽后辈的责任”,纯属用现代观点来套在古汉语上,反而是一种曲解。实际上,“无后”就是字面理解的“没有后代、没有后继者”的意思。另外如果把“君子以为犹告也”翻译成“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犹”字是没有“做……比较好”的义项的。“犹”这里应该理解为“犹如”的意思,也就是说应该是“君子认为他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那么前文就应该是一个舜虽然没有禀告父母但是又有一个情有可原的情形才对。则只能解释为先娶后告是担心触犯“无后”这个不孝行。因为舜避免了“无后”,所以不禀告父母虽然也是不对的,但是是可以被君子们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