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寓意: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南辕北辙寓意: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网友提问:

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优质回答:

南辕北辙,徒劳无功,这是我小时候第一次听故事时的感想,那时候只是把这个故事当成是一则小幽默。当时不知道战国魏王,也不认识季梁是什么人。

南辕北辙,同样成功,这是读书以后对这个故事的感悟,那时候知道地球是圆的,觉得这人很有“范”,一定要走不寻常的路。

南辕北辙,却是自己人生的缩影!

如今再次读起这则历史故事,感觉这就是自己人生。

南辕北辙的车主听着季梁的劝告,完全避开了他的问题,答非所问:

季梁劝:“你去楚国应该往南走。”

车主答:“我的车很好,车夫很好,盘缠很多。”

是的,车主完全没有理会季梁的意思,他并非不认识路,而是他不想回头。车主最初要去楚国,但是当他那优秀的车夫驾着精良的马车飞奔起来后,他就忘了自己的初衷,此时的他只想一路往北……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初上小学时,背着小书包,跨着小步伐,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漂亮的书,漂亮的作业本,漂亮的铅笔……那时候每一笔每一划都小心翼翼写在本子上。后来读书不新鲜了,漂亮的文具也成了负担,每天想办法逃避。

初入社会时,帅气的西装,油亮的皮鞋,满脸朝气蓬勃!每一个项工作都要做得一丝不苟,每遇到问题都会虚心请教。后来工作不新鲜了,整个人就像机器一般重复着每天的工作,没有激情,没有斗志。

初见恋人时,兴奋的心情,甜蜜的感觉,就好像她是自己生命中的一切,每天只要和她在一起心情就会莫名地愉悦。后来结婚了,爱人不再新鲜了,每天都在争吵声中度过,这种破碎的感情却又因孩子而无法分开。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有初衷,这份初衷是最真诚,最美好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这份初衷,就像南辕北辙的车主那样,完全沉醉在自己的坐驾和财富中,带着自己的任性和麻木一路往北……

其他网友回答

南辕北撤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这个故事告訴我们,树立了目标,也就是方向选对了,但是太自我,认为自已还非常有条件,还沉浸在过去光环里,而方式方法不对,会适得其反,达不到目标还不说,还浪费资源:这告訴我们任何事,目標方向选对了,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

无巧不成书,近日我在几篇问答中,提到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成语的理解,常常都是望文生义,“南辕北辙”,今日就碰到了这个问题。

这个成语应该没人望文生义,自古至今,含义都很明确。

那么,南辕北辙的典故出自哪里,又蕴含了什么道理呢?

南辕北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驾车人心里想往南走,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适得其反。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四》。魏王想要攻下邯郸成就霸业,谋臣季梁听说后,劝说魏王要想成为霸王,就应该取信于天下。因为攻打邯郸是不义之举,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

季梁不敢妄议魏王,委婉地讲了个故事,译成白话是:

我今天上朝,在路上遇见了个人,正在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好。’我说:‘你的马虽然很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就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故事的核心是“犹至楚而北行也”,也就是“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虽然言简意赅,却富于哲理。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制定目标看准方向,不能像老黄牛拉车,只顾埋头拉车,不顾前进方向;或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行动没有目的,浑浑噩噩虚度年华。

只有行动和目的一致,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才能成功;如果行动和目的背道而驰,越使劲越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人生在世,谁都有自己生活和事业的目的。

无论浪漫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是现实的“荣华富贵,出人头地”,或者是小资的“一生平安,岁月静好”,人人都要制定自己的目标,明确前进的方向,坚韧不拔的为之奋斗付诸行动,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这就是南辕北辙这个历史典故,告诉我们的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

《战国策·魏策四》记载:

魏王想攻打赵国,大臣季梁劝他说:”我在大路上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此后,南辕北辙就成了一个成语,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每当我看到这个成语的时候都会想起一个鸡汤故事。

说一位亿万富翁,到海边休闲度假。他看到了一位中年渔夫,在浅海里怡然自得地抛网打鱼,而且,经常在海滩上悠闲地休憩。

有一天,渔夫在休憩的时候,富翁走上前去,俩人愉快地一起聊天。

富翁:老弟,你每天都在这里打鱼吗?

渔夫:是呀。

富翁:你每天能打多少鱼呢?

渔夫:差不多几十斤吧,够我吃的,还能换些钱,够家里的开销了。

富翁:你没有想过换一个大一点儿的渔船,就可以到深一些的海域去打鱼了吗?

渔夫: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富翁:那样,你就可以多打一些鱼,卖更多的钱呀。

渔夫:然后呢?

富翁:然后,你就可以换更大一些的渔船,雇佣一些员工,到更深的海域去打鱼了。

渔夫:然后呢?

富翁:然后,你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公司,挣很多很多的钱。

渔夫:然后呢?

富翁:然后,你就可以把公司包装上市,承包给职业经理团队打理了。

渔夫:然后呢?

富翁:然后,你就可以像我一样,自己离开公司,到海边度假。

渔夫:哈哈,是你现在这个样子吗?

富翁:是啊,就像现在这样,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浪。

渔夫:我现在不是和你一样的吗?

人们通常认为富翁这一辈子就在南辕北辙的路上狂奔,你奋斗一生不就是为了安逸的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浪吗?这些东西渔夫天天在享受,何不当初就放下执念呢?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呢?如果富翁继续问下去呢?我们可以脑补一下下面的对话。

富翁:那么您现在钓鱼是为了什么?

渔夫:卖掉,然后挣些钱做该做的。比如孩子上学,老婆买些新饰品。

富翁:那么您知道我钓鱼是为了什么呢?我钓鱼完全是为了享受,为了休息,为了让自己轻松。这点跟你完全不同,虽然我们都在钓鱼,但是我们的心境不同,目的不同,背景也不同。而这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还会认为富翁是南辕北辙吗?况且,当两个人都老了的时候,回想自己这一生,为世界留下了什么呢?渔夫是否会后悔自己当初为何不去闯一闯?

渔夫这一生拥有了拥有了阳光、沙滩和海浪,可是错过了多少路上更加优美的景色呢?

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件事。

我去派出所办身份证时,当拍照的民警喊“别动,别眨眼”时我总是不自觉的摇晃一下,拍出来的照片也不合格,要么身子不正,要么眼睛闭着。

照了几次都没成功,最后民警再照的时候喊了一声“晃一下,眨下眼”,结果这次竟然拍照成功了。

我们能说民警的要求是南辕北辙吗?当然不能,因为最后成功了。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理解词语也好,做事情也罢,我们都不能太教条了,正如岳飞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其他网友回答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webp” />

与南辕北辙寓意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