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诺诺是什么意思及近义词 唯唯诺诺是什么样子

唯唯诺诺是什么意思及近义词 唯唯诺诺是什么样子

唯唯诺诺背后的背后山东财经大学  王蔚

中国有个成语叫唯唯诺诺,大家可能很熟悉。百度百科里如此解释“唯唯诺诺”:“唯唯诺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一味顺从别人的意见,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一提到唯唯诺诺,大家就会想到“好好是是”。二者相近,略有差别。

百度了一下,“唯唯诺诺”这个词是冯梦龙发明的。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说:“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唯唯诺诺;并不违拗。”我虽读过《醒世恒言》,但不记得这段话,更忘了这里的“他”是指谁了。

在父母面前唯唯诺诺的意思是说这人孝顺。父母怎么说,孩子就怎么做。中国人强调孝道,孔子认为,孝道的最高境界是“色难”,“色难”之下,是顺与敬。色者,和颜悦色也。色难者,永远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颜悦色,极端困难也。不顺不敬不为孝。“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比其顺与敬来,还差一个档次。

顺着藤摸瓜,方知道冯梦龙的发明的唯唯诺诺由自韩非子处继承来。韩非子讲唯唯,讲诺诺,但没有讲“唯唯诺诺”。

查《韩非子·八奸》是这样讲的:“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何谓八奸?特指对君权国运构成威胁的八种阴谋,分别为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韩非子以对官场斗争的敏锐洞察和高度概括,罗列了各种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将刑名参验的哲学思想和治国理政的权术学说融合,有助于主政者参照甄别,普通人也可以得到启发。

韩非子是个大家,法家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为汉语贡献了好多成语,如《守株待兔》。这寓言是我小时就背过的,至今仍能成诵:“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者,约前281年—前233年也,比孔子晚生270年。我想,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儒学经典是是很容易看的到的,韩非子当读过《论语》。韩非子提出的“唯唯”,“诺诺”很可能受了曾子的“唯”与孔子的“诺”的影响。

《论语里仁篇》第十五章记载了曾子的“唯”。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为了读者诸君方便,我把译文附在后面: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恕罢了。”

曾参是孔子晚年的学生,比孔子小46岁。孔子去世时,曾子不过才27岁。我不知道上面这段对话是发生在颜回去世之前还是去世之后,应当是颜回去世之后吧。我们知道,孔子一直是把颜回作为学说的接班人培养的,但颜回先孔子去世,孔子不得不寻找另外的接班人。这接班人最后选定了曾子。

当孔子讲到“吾道一以贯之”时,曾子回答“唯”,说明其对孔子的学说已经完全透彻理解并把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一语中的。

很有意思的是,法语中的“Wei”(唯)也是“是”的意思。2015年春天,我曾在法国呆过十几天,听法国人讲了不少的“Wei”。2015年的3月5日,我在微博中对此有过记载:

法国人说“是””是”“Wei”,这个字可翻译成中国字”唯”。“唯”在中国古汉语中有”是”的意思。如《论语》4.15章: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注意,曾子在这里用了”唯”,而“唯”是”是”的意思。

关于曾子的“唯”我们先说这些,下面讲讲孔子的“诺”。

《论语》在《阳货篇》之第一章记载了孔子的“诺”。

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不去见他。于是,阳货想了一个办法,给孔子送去蒸熟的小猪。根据当时礼尚往来的原则,孔子在收到礼物以后,应该登门拜谢。孔子不想见这个人,就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他,在路上遇上了阳货。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有才能却怀着不用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爱吗?不可以。——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聪明吗?不可以。——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答应您我去做官。”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孔子被后代人视为圣人,尊为至圣先师。但活着的时候是普通人,遇到不喜欢的权贵,也不得不虚与委蛇,蒙混过关。阳货在当时的鲁国是陪臣执国命,权倾一时,炙手可热。孔子不敢得罪他,只得以“诺”来应付。孔子虽说,“诺,吾将仕矣”,但他并没有真正去仕。

韩非子讲“唯唯”、“诺诺”是不是就是一定受了《论语》的影响,这不敢确定。但《论语》当中记载了曾子的“唯”,孔子的“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我常给我的学生们讲,我们现在生活中所常用的许多词汇都可从《论语》中找到源头,这“唯唯诺诺”只不过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