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良师孙明霞与《只为做一个良师》

柳袁照:良师孙明霞与《只为做一个良师》

我认识泰安的孙明霞老师的时间不长,几乎已是很好的朋友了。初遇是在前年安徽某地的名校长名教师班上,我们都被邀请为专家,去给组织确定的名校长名教师上课。她是上午讲,我是下午讲。她上午讲完理应回去,却留了下来,与其他名学员一起坐在那里听我说。

那天,我感觉不好,一个名校长长名教师班,人不多很少,都是层层推荐、选拔出来的,属于重点对象。可是,没有共鸣,这十几个人,一脸木然。还不时地电话响起,有干脆坐在那儿接电话的,有站立身跑出去接电话的,有一位于十几分钟内出去了好几趟,这是我所没有见到过的。而他们坐在那里满脸的自得与自信,名人嘛,定位是未来的教育家。我也是一个率真的人,如何接受得了。我停下讲课。我说,现在是上课,是上课就该像上课的样子。不要接电话,不能随便跑进跑出,要接电话、要跑进跑出,就不要听课了。名学员们一脸惊讶,有一个恰巧电话又进来了,他站起走了出去,果然没有再进来。

孙明霞目睹了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默不作声。课后,她与我合影,并相互加了微信。她说,我看过你的《教育是什么》,很感动。她接着补充说,是吴发源老师推荐的,吴老师是源创图书的出版人,我的《教育是什么》正是他给我出的书,我突然想起,吴老师也寄给我一本《只为做一个良良师》,作者正是孙明霞。

与孙明霞老师相遇相识只是一个偶然,在这场名师培训活动上,由教育部门组织的正式的有仪式感的场合。由此,我对该省该市的教育家培养工程心怀偏见。过了不多久,孙明霞老师微信给我留言,问我有没有空去山东峡山参加她们工作室的一个年会,并去讲一讲。讲什么呢?就是上次她旁听的内容。我说,可以。

峡山会场,让我见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培训场景,这是一群自发的、草根的,绝大多数来自乡村、山区,乃至草原的一线老师。在“明霞工作室”的名义下,走到一起来了。他们带着自己的案例,怎样做老师的鲜活的案例来了。他们带着渴望,渴望于这个平台与专家碰撞、与同行碰撞,以提升自己。没有行政手段,许多都是自费,用的是双休日,周五上完课,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风尘仆仆,赶来了。有主会场、有分会场、有论坛、有交流。还有评奖,自己给自己评奖,各种类型的综合奖单项奖,精彩纷呈。颁奖词,奖状、奖杯。颁奖、领奖,发表获奖感言,应有尽有。自豪、自信,满满的,都写在脸上。有用吗?从功利的角度,一无用处,评职称有用吗?评优评先有用吗?没有用,没有一个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教研部门会认可他们。然而,他们把这看得无上光荣。

大家都称孙明霞老师为“姐姐”,或者叫“明霞姐”。孙老师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她朴质、纯粹、对教育满腔的爱,对年轻老师满满的都是热忱。在她周边竟然集聚着那么多同样朴质、纯粹、满腔的爱、满满的热忱的老师。不图名利,不为功名,只是为了教育、为了学校、为了学生。当下,我们的学校教育缺少的是什么?就是这些,这些教育旷野上的一棵又一棵树,一朵又一朵花,这是教育最美好的自然生态。

我与孙明霞老师、与这群老师产生了共鸣。我们一起追求教育的本真、诗意的状态,何其有幸。由于相遇相识了孙明霞老师,我对名校长、名教师以及这些名人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孙明霞老师的这本《只为做一个良师》,与她本人一样朴实、纯粹。书中对教育满腔的爱,这样的爱,像阳光,很普通,又很珍贵。这是一本“围绕良师”写的书。前一阶段大家都讲“名师”,似乎做老师最高的境界就是做“名师”,“名师”真那么重要吗?其实,不。

重要的是良师。为何“良师”,孙老师在《只为做一个良师》序中说:“所谓良师,是愿意像欣赏和等待一个个花苞渐次开放一般欣赏和等待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老师,不因花朵的迟开而着急,更不因未结花包而放弃。这正是老师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对教育怀有一颗虔诚的心,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尊严,呵护他们的生命成长。试想,孩子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老师,哪位老师才会留在他心里成为最温暖的记忆?哪位老师又能成为影响他一生的重要他人?这一定跟老师是不是名师没有关系,跟老师有没有荣誉称号没有关系,跟老师发表了多少文章出版了多少著作也没有关系,只跟去掉一切外在光环的老师个人有关系一一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以什么态度对待工作,以什么态度对待学生,以什么态度对待生活,这些态度必然影响到学生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这段话,太精辟了,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华丽的语言,可都是一个真正教育人的心语。为什么我认同孙老师,因为我认同孙老师的教育观点、理念。为何孙老师身边集聚着一群老师,因为他们同样认同孙老师的教育观点、理念。

孙老师此书分三辑《还有第101种方法》、《创造没有恐惧的课堂》、《只为做一个良师》,都是鲜活的案例,自己的亲身的案例,都是自己的切身的体验与体会。没有说教,没有大段大段地搬用专家的话,没有以一个“救世主”的姿态,教训、教导别人怎么做。现在,教育的“救世主”太多了,常常面对基层校长、老师,以及家长指手画脚,我曾在一些场合遇到这样的人,居高临下,唯我独尊。

孙老师的书,亲切、熟悉,都是我们似曾相识的人与事,她的机智、艺术,是对教育本质有着深刻理解后的理智、艺术,都是“不讲道理”的案例,一个个案例的积累,组成了一本我们开卷有益的书。

与孙明霞老师相遇相识,不仅仅与她一个人相遇相识,即是与一群良师相遇相识。这样的相遇、相识,是重新认识一个概念,什么是好老师?好老师即是良师,而名师与良师是不对等的,名师不一定是好老师。明霞工作室,是一个良师聚集的载体,这里有一群良师,呈现了教育的一片良师的森林一片草地,充满希望。

与孙明霞老师相遇相识,即与中国当下最自然最朴实的教育与教师相遇相识,不做作,不沽名钓誉,为了情怀。不是单纯为了科研、课题这些非本质的追求,而是为了一份责任担当。在中国基础教育最基层最边缘最弱小的领域,做些最宏大最有意义的事情。

2020年2月7日于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