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2023年特大寒潮 2023年将迎来超级寒潮的原因

预测2023年特大寒潮 2023年将迎来超级寒潮的原因

5月1日冷空气挟强降雨影响全国。当日,多地迎来“最冷”的“五一”劳动节。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国家站跌至14.5度低于1983年5月1日的16.4度,打破五一纪录的同时,还打破了1951年以来的5月全月纪录。

贵州省贵阳东山凌晨最低气温降至8.3 ℃,创下近10年来同期最低气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不断攀升,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那个时候也是全球变暖被炒得火热的时候。

专家吹捧了很长时间的全球气候变暖,为什么在最近几年突然气候逐渐变冷了?

比如2016年1月25日早晨广州最低气温1.8℃,为21世纪以来的第二低值。城区飘雪花则为建国以来首次。

那么2023年的冬天会不会是一个“超级寒冬”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

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1972年发表了他那篇跨时代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的论文以冬季的温度为基准,把中国五千年分为八个时期,分别是四个温暖期,四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发生在公元前3000年到前1100年,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晚期到夏商两朝。黄河流域出现现在西双版纳才有的亚洲像。文献记载:商王武丁孔武有力,曾率部捕获一头野象。

第一个寒冷期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中国历史的西周时期经历了250年的寒冷期。

第二个温暖期发生在春秋、战国、秦朝和西汉时期,前后持续近750年。

第二个寒冷期出现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持续了大约600年。

第三个温暖期发生在隋唐时期,前后大约300年。

第三个寒冷时期大致从安史之乱的时候开始。

第四个温暖期发生在明朝时期。时间十分短暂,而且回暖程度不及前三个时期。

第四个寒冷时期是明末的小冰河时期,这次气候变化之剧烈,绝对是500年来所仅见。

从竺可桢的论文可以看到,历史上,夏商、秦汉和隋唐时期的气温比现在还高,那时候离工业时代还远着,不存在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情况。而且温暖期和寒冷期是交替循环的。

这几年全球气候是不是开始进入寒冷期呢?

我们再来继续看看其他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

2019年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瓦伦蒂娜·扎尔科夫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公开了她们的研究成果——太阳活动周期新模型。并且她们发现,太阳活动将于2023年降低60%。受太阳活动降低的影响,地球届时将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期。

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时代,极寒的情况不一定会大规模出现,但有些国家和地区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极端严寒,其中就包括加拿大、英国、俄罗斯等几个靠近北极的国家。除此之外,中国、美国受到的影响也会比较大。

国内吉林大学一位退休教师杨学祥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2011年的时候就发文说:冬季极寒可能发生在2023年前后。

在杨教授的这篇文章里,他非常明确地指出,变冷的高潮将发生在2020~2024年。

相关理论依据是:

1、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之中;

2、处在太阳黑子谷年之中;

3、处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之中;

4、2021年可能发生弱厄尔尼诺事件,2023-2024年可能发生强拉尼娜事件。

以上情况的两者叠加已发生多次,三者特别是四者叠加将发生异常严冬。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将加重寒冷程度。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简称PDO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差不多是11年。2020~2024年刚好处于太阳黑子的谷年。

月亮赤纬角是指月亮运行的轨道跟地球赤道之间的夹角。

这个角度是不断变化的,最小值的时候。气温会升高,北方会干旱,最大值的时候当然就是天气变冷了,现在我们处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中。

当然,这些专家的研究结果都有待现实检验。

2008年的冬天发生冰冻灾害给南方造成了大面积的停电,不少交通要道都给冻住了。

一旦严重的冰灾导致停电和封路,就可能像2021年7月20日的雨灾的郑州,到处都是没有电与互联网的荒漠地带。

因为无网,支付系统就无法使用,大型超市也没法开业。只能收现金,而现金在群众的手里极为有限,完全无法周转。

冰雪灾害也会严重影响粮食和日用品的物流,造成流动性的短缺。

在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寒冷的冬季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奥密克戎变异新冠病毒疫情已经造成了国内几次疫情反复。超级寒冬的到来,疫情防控形势只会更加严峻。

尽管国内的粮食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但气候灾害等还是会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冲击。国内的部分物资,尤其是部分生活必需品,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紧张;

面对可能到来的“超级寒冬”,建议大家应适度地、分批储备一些食品、日用品、现金和取暖用的物资;

国家储备已经足够支撑全国几年的粮食。如果每个家庭再准备多一定的粮食和应急物资,对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