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位于什么地方 【趣解古诗词】之八十九:乌衣巷——唐·刘禹锡

乌衣巷位于什么地方 【趣解古诗词】之八十九:乌衣巷——唐·刘禹锡

乌衣巷位于什么地方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互联网

这首《乌衣巷》是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的一首,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怀古七言绝句。咱们说到金陵五题,这个金陵呢,指的就是六朝古都南京。《乌衣巷》这首诗既然属于《金陵五题》之一呢,所以我们知道乌衣巷在哪儿了吧?就在南京的秦淮河的南岸,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区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古巷。为什么叫乌衣巷呢?乌衣,也就是黑衣,正如乌鸦,是黑色的一样,乌就是黑,乌黑乌黑。这个巷子和黑衣有什么关系呢?关于乌衣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说,曾经在这儿居住的王、谢两大家族,他们的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示身份尊贵,所以这个巷子就叫乌衣巷;还有一种说法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部队,营房曾经驻扎在这里,当时的军士们都穿着黑色的制服,所以这里就被叫做“乌衣巷”了。总之,我们知道,在古代,有穿黑色衣服的人在这里居住生活过就ok了。

我们来看诗的正文,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了野草野花。朱雀桥是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朱雀桥边长满了很多的野草野花,说明什么呢?说明没人走了啊,荒凉了啊。如果朱雀桥这里,整天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人们一天在桥上过来过去,踩了上万遍,那么,地上是不可能长出野草野花的。

乌衣巷口夕阳斜,夕阳的余晖洒在乌衣巷口。按照古音去读,就是乌衣巷口夕阳斜(xia),咱们就按照现在的普通话发音去读了,字正腔圆地读成了“xie”。既然朱雀桥没人走了,也就没人到乌衣巷来了。所以在一抹残阳的映照之下,乌衣巷显得更加的萧条荒凉。这儿的夕阳本身就有日薄西山,下沉、下降、没落的感觉,所以刚好和满是野草,荒凉惨淡的朱雀桥和乌衣巷对照起来,起到了一个衬托的作用。

朱雀桥和乌衣巷以前是什么样子呢?以前当然是富贵繁华,因为这里曾经是豪门贵族生活居住的地方。到底是谁在这里居住呢?我们看诗的第三句,旧时王谢堂前燕,东晋时期的王导、谢安两大豪族曾经居住这里,他们的家里时常会有燕子飞来。王导,可不是姓王的导演。因为电视圈里导演很多嘛,所以人们称呼导演的时候,经常说李导,王导,赵导,这都是非常贴切的。当然了,有的人,在姓后面,加上导字,可能听起来就不那么顺耳了,比如说胡导,一听就是来捣乱的。好了,开个玩笑。那么,诗里的王导是谁呢?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官至宰相。谢安又是何许人呢?谢安同样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宰相。谢安有个侄女非常有才气,会背《三字经》的同学估计不陌生,名字就叫谢道韫,咱们在三字经专辑里边也讲过,“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里边的谢道韫就是谢安的侄女。晋代的时候,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在乌衣巷,肯定是豪门所在,闲人免进啊。可到了唐朝呢,这里已经是荒凉萧条,风光不在了。所以诗人才会写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原来在王家和谢家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也飞入普通百姓的家里了。诗人用燕子飞行的去向,证明这个地方如今住的是普通百姓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已是千古名句。大家有没有觉得这句话有些不对劲儿?想想看,哪里不对劲儿呢?东晋的燕子,飞入了唐朝的普通百姓家吗?要知道王谢生活的年代和刘禹锡生活的年代,相差400年呢,王导生活的年代,又要比谢安更早一些。这燕子怎么这么长寿啊,活了四百多岁。大家想想,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这不科学啊,燕子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几年,如果活到400岁以上,那一定是成精了,吓死宝宝了。诗人的意思是,400多年前,有一群燕子在这里飞来飞去,飞入了王谢两大豪门。如今,依然是一群燕子在这里飞来飞去,飞入的都是普通百姓家。乌衣巷和朱雀桥见证着岁月更迭,世事沧桑,过往的一切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压的粉碎,曾经的繁华终究会化为空中的泡影。有人说,刘禹锡的这首诗是在对豪门贵族进行嘲讽,进行警告,我们完全可以展开想象,天马行空地去地想。既然一切终将会成为过去,那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生活,过好一分一秒,好好学习,把时间花费在靠谱的人和美好的事儿上面,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