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子一词起源于哪个朝代 “绿帽子”一词源于哪个朝代?有何依据?

绿帽子一词起源于哪个朝代 “绿帽子”一词源于哪个朝代?有何依据?

网友提问:

“绿帽子”一词源于哪个朝代?有何依据?

优质回答:

“绿帽子”一词本来没有特殊含义,是随着历史的演化,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关于这个词的特定含义,究竟产生于哪个朝代,并无定论,有人说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也有说产生于两汉,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朝,或者明朝。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绿色代表了什么意义,及其演变过程。

颜色最早仅仅是区别于素色,所以最早它代表的含义就是身份尊贵。一般老百姓只能穿粗麻素衣,颜色只有单调的黑白二色,只有身份尊贵的人,才穿得起五颜六色的绢绸。

所以,那时候绿色没有题干指代的特殊含义。有人考证说,春秋时期就有娼妓之家的男子,传绿衣的传统,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除非官府强制,谁愿意主动给自己贴这种标签?

其实,绿色在秦朝还代表着尊贵的含义。按秦朝法律规定,高级官员一律传绿袍深衣(以黑色为主),老百姓一律素袍。

这个变化跟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有关。古人认为,每个朝代都对应五行之一,与前后朝相生或相克。周朝五行属火,秦朝五行属水,水克火。火所对应的颜色是红色,水对应黑色。所以秦朝尚黑,即以黑色为尊贵。

西汉比较复杂,一会儿认为秦朝非法,自认承继的是周朝,所以也尚黑,一会儿认为秦朝是合法的,所以自认属土,尚黄,一会儿又认为与前朝的关系不能相克,而采用相生。按照相生的说法,水生木,汉朝就应该属木,对应颜色是青色。

虽然一直没有定论,但是绿色在汉朝依然没有低贱的意思,刘向说王氏外戚满门青紫,很显然,青色与绿色在当时还是代表了尊贵。

直到隋唐以后,青绿色才逐渐被“降格”,规定高官一律传紫袍,六品以下官员传红袍或绿袍,吏员传青袍,平民传黑袍,士兵传黄袍。

看起来,颜色就是流行病,各个朝代的历史因素和审美潮流完全不同,往往乾坤大转移。明清视为最尊贵的黄色,隋唐时期竟然是士兵的服装!不过,自隋唐以后,青绿色一直没抬头,地位直线下降,沦为七八品低阶官员和吏员的着装。

那么,“绿帽子”究竟什么时期,被赋予了特定含义呢?我认为起始于元朝,到明朝初年,才变成了人人皆知的隐喻。

至正五年,元政府第一次正式对娼妓和乐坊的着装,做了统一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元朝这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光在族群上有明确的贵贱之分,又对职业的贵贱做了区隔,娼妓之家被强迫裹青头巾。这恐怕是历史上,最接近绿帽子含义的一个事件。

朱元璋于建立大明后,依然沿袭了元朝对娼妓业的鄙视,在延续娼妓之家男子裹绿头巾的规定外,他还下诏:“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

从此,青绿色头巾,慢慢成了特种行业家属的身份代表,并逐渐延伸为男子被妻子出轨的指代意思。

由此可见,绿帽子一词特定含义的起源在元朝末年,而逐步变成约定俗成的含义,是在明朝初年。

其他网友回答

前几天不知在哪儿看到过一条旧闻:说是某外国人,来中国玩,买了顶绿帽子,觉得甚是称意,于是戴着满街,只见街上人人盯着他看,且笑。该外国人士甚是得意……

呵呵,这“绿帽子”跟“隔壁老王”这种梗,属于国人才能明白的。

那么,“绿帽子”究系从何而来?且来探讨一番。

其实最开始“绿帽子”就是绿色帽子,也没别的含义。但是绿色在古代,一直也不是什么高贵颜色。古人将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礼记.玉藻》有言:

士不衣织,无君者不贰采。衣正色,裳间色。

东汉郑玄认为:古代最高规格的礼服是冕服,玄(黑)纁(浅红)下。绿色是“苍黄之间色“,因此,它在颜色等级谱系中就处于较低的位置。相应地,穿着绿色服饰的人社会阶层地位比较低下,绿色是贱人服。绿帽子,估计也就是低位低下之人会选择的帽子。

大约到了元明时期, 绿帽子才有了特殊含义。

《元典章》规定:娼妓之家长和亲属男子裹着青头巾。

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

乐妓明角皂褙子,不许与民妻同。

又令:

教坊司令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

此外,清朝钱塘人梁同书在《直语补证》中援引明人著作《杂俎》言:

(娼妓)录于官者为乐户,又为水户,国初之制,绿其巾以示辱。

这表明,绿头巾变成娼妓家属专属头巾,是元明之际。估计到了这个时代,也没谁会去混戴绿头巾了。

随着时间的流转。慢慢民间就把妻子出轨的丈夫唤作”戴绿帽子”的。由于这个称呼带着浓浓的八卦意味,流传得比啥都快,举全国之人,没有不知道它的特殊含义的。还流传出许多故事来,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他网友回答

绿帽子这个词的历史,可是非常久远了!

相传在春秋时期,那些依靠妻女卖淫谋生的男子(被称作“娼夫”),就“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

不过,确定将绿帽子与妻子出轨、与人偷情有染联系在一起,这应该是元朝以后的事情。

根据《元典章》的记载: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家里有娼妓,男人就得带上绿色的头巾。

直到明清时期,这条规定仍然奏效。例如,清朝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

明制乐人例用碧绿中裹头,故吴人以妻之有淫行者。谓其大为绿头巾。

由此可见,绿帽子这个称呼,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

当然,在元明时期,绿帽子这个称呼还没出现,当时主要用的词语是“绿头巾”。

但无论是绿头巾也好,绿帽子也罢,总归是同类事物。这就说明,绿帽子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事实上,绿色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好颜色。

例如,汉朝的馆陶公主曾带着情夫董偃觐见汉武帝,董偃的装束就是“绿帻傅鞲”。颜师古对此有云,“绿帻,贱人之服也”。

总而言之,绿帽子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很远很远。

其他网友回答

“绿帽子”一词的演化穿越千年。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颜色是拿来区分等级的最显著也最重要的因素,而绿色一直被视为比较“卑贱”的颜色。“穿红挂绿”对今人来说是指服装鲜艳的意思,但穿绿对于古人来说,是表示身份的卑贱,戴绿更是一句骂人话,尤其那个“绿帽子”。

这是为什么呢?刨根问底,我们先来解释一下绿色为什么这么不受古人待见?

绿色缘何“卑贱”?

《诗经》中的“绿衣”诗篇有云:“绿衣黄裳,心之忧矣”,就是比喻地位卑贱的人开始僭越。由此可以看出三千多年前,古人就不待见绿色。

《广韵》中解释绿为“青黄色”,孔颖达注疏“绿,苍黄之间色”。现代色彩学将红黄蓝三种定位“三原色”,这在古代被称为“正色”,除这三种以外还有黑白,一共五种正色。“正色”就是正统的意思,比较高贵。

比如清代的黄白红蓝都是正八旗,而绿军是八旗之外的汉人军队。绿色地位不高,就因为它非正统,是中间色,是蓝色和黄色调和而成的。

绿帽子的由来

“戴绿帽子”现在是指妻子与别人私通的丈夫,但其实刚开始并不是这个意思。在春秋时期,凡是有卖自己的妻女谋求活路的人,都要裹绿头巾,以别贵贱。从这里看出,最初的“戴绿帽”并不是妻子对不起丈夫,而是丈夫对不起妻女而要自我贬低,以求自贱。

到了汉代《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姑母,中年守寡。后来和很年轻的情夫董偃出双入对,一日汉武帝来看姑母,她让董偃出来觐见,董戴“绿绩”谒见汉武帝,董偃故意贬低自己,代表自己是奴才。

到了唐朝,“戴绿帽”更是作为了一种惩罚工具,《封氏见闻录》中记载,有些地方凡是犯错的官吏视情节严重,让其“戴绿帽”,情节严重的戴时间长。而且在唐宋时期,碧青绿诸色被视为贱民所穿服装的颜色。

到了元代开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只能给“娼妓”、“唱戏”的人穿。《元典章》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规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足穿带毛猪皮鞋,不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只准在左右两边“靠边走”。

至此,大家是不是已经看到“绿帽子”的雏形了,因此“绿帽子”可不是专门损男子的而是说他们家出了“娼妓”。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看,说什么古代妻子给丈夫做了一顶绿帽的那种故事,基本都是假的。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绿帽子”的传说

“绿帽子”一般来说是指妻子背着丈夫在外另有新欢。这种说法的来源是什么?之前我在网易博客里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得到广大博友广泛的认可,今天当看到有许多解释之后,认为有必要再重复一次。

很久以前,在一个山村里居住着不少人家。这里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气候不同,阴雨天气不测,说下就下,说停就停;二是喜好不同,这里的男女出门为了防雨都要佩戴一顶帽子,并且家家户户都有不同颜色的、不同样式的、不同材质的帽子,不用时大都习惯将帽子挂在房门后面。

一户人家的男人要出远门,妻子送走丈夫并看到走远后,急切地叫上自己同村的一位“相好”来到家里私会。两人正在“热火”中的时刻,突然听到丈夫的叫门声,二人吓得魂不守舍。原来丈夫忘记带一件护身辟邪的物件,途中又返回家中取上此物祝福自己一路平安。

妻子无奈只好让相好躲在门后面,然后打开门,当丈夫进门的时刻,她害怕丈夫看见躲在门后的相好,只见她急中生智从门后随手抓了一顶绿色帽子扣在丈夫的脸上,并示意相好趁机溜出了门。丈夫摸不清头脑,不知道妻子在搞什么名堂,当他问及时,妻子以开个玩笑搪塞了过去。

常言道,贼不打三年自招。后来那个相好将自己偷情如何躲过危险的事说了出来,大家才明白,当时妻子用绿色帽子扣住丈夫的脸,才使相好躲过一险。

后来,人们就把妻子在外偷情的行为被视为是妻子给自己的丈夫戴了一顶绿帽子!

这个解释你满意吗,你认可吗?

(作者:刘宁亚)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绿帽子”一词源于哪个朝代?有何依据?.webp” />

与绿帽子一词源于哪个朝代有何依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