亊字书法对吗 擫字在书法的意思解释

亊字书法对吗 擫字在书法的意思解释

网友提问:

你如何看待书法中所说的“字如其人”?

优质回答:

书法中“自如其人”这个说法其实还是有一定渊源的。从书法的来源、发展和在当代语境下重新被认识这三个角度来说,是可以展开详细论述的:

一、说法渊源

关于艺术反映人的某些内在特质和行为、思想的说法,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已经开了这一个理论的先河。虽然我们说孔子在对《诗经》的解读上提出的儒家“诗教”观点和“兴观群怨”说,从本质上讲,他还没有涉及到艺术的根本性问题,还仅仅是把艺术当作一个统治社会的工具来看待,但是其认识到艺术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上、对于人与人之间加强团结、交流上来说,还是很深刻的。

继孔子之后,儒家另外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在他的《孟子》一书中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其论也,是尚友也!

孟子不同于孔子,孔子的出发点是作品,落脚点是读者以及艺术作品对于人的影响上,而孟子则是从了解、解读艺术作品出发,从读者要求对艺术作品进行理解和对话交流的角度、需求上,对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论述。

孔孟虽无意于从艺术的角度对艺术进行解读,但是客观上还是对以后人们了解、论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扬子法言》中提出“书,心画也”,并非是对书法艺术的直接论述,但是仍可以看作是后代论述书品和人品的萌芽。

二、通常的认识

一般而言,我们对于书品和人品关系的认识,最简单的是认为人品决定书品,人品如何,书品就如何。这通常是正确的。比如颜真卿颜鲁公的字,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书品即人品,其为人忠君英勇,其书也是“关羽坐帐,气势逼人”。

但是书品也有时候是和人品不相称的,或者说人品好并不能说书品就一定好。比如清官如海瑞之流,算是中国古代集权制度下堪称符合当时人伦价值的道德楷模了,但是海瑞的书法也不能说能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

所以,绝对论是有失偏颇的。

三、新的解读

我认为人品和书品之间的关系,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那种意义上的决定与被决定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互相辨证的关系,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理解书品和人品的含义导致的。

从源头上说,孔孟就已经很清楚的说清楚了,这里我们应该探讨的,不是人的道德品质,不是集权制度下那些陈腐的约束规范,而是人的情感,人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等人格化的特征,是人性,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东西。那些我们惯常认为的、人的道德品质,在某些时候它们恰恰是对于人性最大的约束和压抑。

所以,当我们从这一角度来看的话,问题就很好说了,书品和人品的关系,就是人的人格特质和书法风格面貌的关系。

这样就不存在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个悖论和不合理之处了。不是说人品越高,书法写的就越好,而是对于掌握高妙书法技巧的人而言,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书法作品里面表达自己某些人格化的特质。

这就是我对书品和人品关系最新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

字如其人是指书者所写的字与书者的个性和处事风格以及三观吻合(但不涉及为人的品德,这是隐藏很深的问题)。举例:好偷机取巧、献媚的人所写的字表现摹仿或乖巧、老实,宦体就是这样来的。正直、刚强的颜真卿一扫媚风。.

其他网友回答

人的生命,由精神,气质,形体三部分组成。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与个人修养,精神状态,生存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书法,诞生于中华民族先祖。作为记载国家重要活动、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历来受到人们普遍的、高度的重视。在物质文明矇昧的人类文明初始阶段,留下的每一个文字符号被人们发现,都是如获至宝。通过这些珍贵的文字符号,人们神追古人,研究人类远古文明、习俗,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那个时候的文字充分呈现了人类天人合一,质朴天真的风格,比如,中国的甲骨文、金文等。人们在临摹的时候,仿佛回到了那个人与自然无限接近的年代,质朴无华,天真独露。随之而后的篆书、体现了人们生活逐渐安稳,特别是作为知识阶层,可以比较从容的讲究笔画的起承转合,看起来像是在雕琢一件工艺品。到了汉隶流行的年代,书法更加普及,甚至平民化,更多的是体现了实用性与方便书写。到了唐代,生于大唐盛世的人们,充分体现了泱泱大国,文明礼仪之邦的风范,书法表现瑰丽多姿,行草篆隶大家辈出。

以此观之,书法是由人创造的,人的身心状态,决定了书法作品的特点。王羲之书法艺术之飘逸,颜真卿楷书之瑰丽,柳宗元作品之清逸,莫不与书法创作者,精神气质修养有莫大关系。所以,书法作品的创作,不仅仅是肢体重复训练,不仅仅是笔墨技巧熟练的问题,一定也与在此两者之外的精神气质修养有莫大关系。这也就是古往今来书法作品无数,能成为大家的人稀有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大概的意思,是以字形容人的修养及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