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所有导师 奇葩说历届导师水平

奇葩说所有导师 奇葩说历届导师水平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奇葩说》导师赛?

优质回答:

最近一期的《奇葩说》导师赛:“博物馆着火,救名画还是救猫”的辩题,让李诞火了一把。

他用欲扬先抑的战略布局轻松的赢得了一致好评,一段无法模仿和复制的“李诞式”辩论被《奇葩说》奉为经典,而此次辩论中李诞与黄执中的对垒更将这次辩论推向了高潮,一个善于构建高级概念,一个善于解构概念,两个人唇枪舌战之间轻松的营造了节目的效果。

李诞总能轻松的把任何一个节目贴上自己的标签,李诞上《奇葩说》,辩论就有了脱口秀的味道,这就是李诞的魔力。李诞最大的魔力就是让你在无形之中被他的“人间不值得”的生活态度渗透。

就连在《奇葩说》里成长起来的傅首尔都说:“我的人生不想再说‘我一定努力’这句话。我太累了,我只想说‘我不在乎’”。

01.李诞:“人间不值得”等同于“我不在乎”

李诞开场就说“比《蒙娜丽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比神秘的微笑更神秘的就是烧没的微笑”,这段赢得满堂喝彩的诞式金句,换言之就是比艺术的价值更具有价值的就是正在消失的艺术,这不就是“人间不值得”的真实写照吗?

我不在乎创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我也不在乎艺术曾带给多少人心灵的慰藉;我更不在乎为了保护这些艺术品前赴后继的仁人义士,我甚至不在乎艺术的真正价值,我在乎的只有这一切都不值得。

但是柴叔认为艺术的朴素价值就在于那些神来之笔借助于我们人类的头脑、心灵、双手诉诸于纸张、石头等,给我们平凡的生活里增添了一些明媚、一些哲思。我们在讨论艺术价值的时候,我们更是在讨论我们困顿时抬头仰望的星空,而这一切都是如此值得。

02.维系靠的不是互不伤害而是互相取暖

李诞接着又说“历史已经证明,这个世界维系靠的就是我这样‘自私’的人,我们这样‘自私’地活着,但是我们不伤害别人,这个世界才能正常运转”。

什么时候世界的正常运转是依靠“自私”的活着,难道仅仅是做到不伤害别人,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吗?

最近有一个词特别火,在《奇葩说》里也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词之一,那就是“共情”。

这是一个非常能打动人心的词,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就在于它是活在钢筋水泥城市里的我们逐渐缺乏的一种能力。

我们呼吁“共情”正是我们不希望就这样“自私”的活着,我们不希望人与人之间有一道屏障,我们渴望被看见、被理解、渴望互相取暖。

互不伤害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而不应该成为这道屏障的挡箭牌。

正如李诞在反驳黄执中的观点所言:“近处的哭声你不管,远处的哭声,你管的了吗”

那么仅仅期待互不伤害就是人与人之间最近的距离,那么近处的哭声,你听得到吗?

被李诞美化的“互不伤害”又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不值得、不在乎。

有人曾说请警惕李诞的不值得,“因为他的话,就像是长征路上的一管吗啡,一根尼古丁,让人短暂地忘却疲惫,提供快捷的平静;同时,也麻醉你求生的意志,稀释你向前的动力”。

我们每走一步都有人在背后负重前行,我们用力的生活就是因为这一切都值得。

03.黄执中:“遥远的哭声”等同于“精英主义”

黄执中是非常有深度的辩手,就如同他经典的开场白:“我们辩论的是……不是,我们辩论的是……”,黄执中善于挖掘题面背后的隐藏含义,也很善于构建高级概念,但是这些高级概念的背后又隐藏了什么呢?是黄执中引以为傲的“精英主义”,在与许吉如的开杠环节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

许吉如说到:“她不同意因为猫离我最近,我的同情心就最近”,黄执中不紧不慢的说:“因为八大山人离你更遥远”,许吉如当时就慌了,她的慌是因为自己被轻描淡写的归为层次低吗?相反,她的慌是因为黄执中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就是黄执中“精英主义”的核心力量。

黄执中的整个辩题就是我的层次高,我能听到平凡琐事之外更有深度、更有意义的声音,你的层次低,你只能听到近在眼前的声音,所以才能在开杠环节让许吉如哑口无言。

可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一个人的同理心是和所在的层次高低挂钩吗?代表着高度文明的精英就能听到最遥远的哭声吗?

丰子恺曾说:“善于自我辩护的人,欲掩其短,往往反而把短处暴露了。”柴叔认为哭声不分远近,同理心不分高低。

凡是哭声都是呐喊,只是有的呐喊嘹亮而高亢,有的呐喊微弱而渺小,这不取决于呐喊是远是近,这取决于发出的呐喊的人渴望被听到的强烈程度;同样,同理心不分高低,这是人之都有的恻隐之心,每个人都有内心柔软的一部分,同理心能够听到多远的哭声,这不取决于同理心是大是小、是高是低,而取决于哭声叩击到的地方是否足够柔软。

04.同理心人皆有之,孩子不是同理心窄而是对伤感没有那么敏锐

黄执中举例到,小孩子读到朱自清的《背影》里老父亲弯腰捡橘子时,孩子哄堂大笑“胖子捡橘子”,黄执中解释到因为小孩子的同理心很窄,所以他们听不到遥远的哭声,这恐怕是要冤枉孩子们了。

孩子们并不是同理心很窄,而是他们对伤感的定义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因为有特殊的情感和生活经历,更能体会到父亲弯腰捡橘子的那一刻的伤感,而孩子们还没有建立复杂的体验苦、体验悲情的机制,他们对伤感的定义还没有那么深刻。

相比黄执中,蔡康永就更温柔和宽容一些,他说到:“走进博物馆的人,都是因为能听到遥远哭声的人,不然你进去干嘛,看猫吗?”,一句话把黄执中构建的概念“遥远的哭声”拉到了所有感知美的人身上。

“遥远的哭声”是个很不错的概念,但是它的范围不应该窄到只有精英或者层次高的人才能听到,它应该被每个愿意感受美和聆听美的人感知。

05.说到最后:

《奇葩说》这一期的导师赛之所以这么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李诞的辩论首秀,李诞开场说,谁都怕,但是一场辩论下来不仅以87票扭转了局面,还被詹青云奉为BBking;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一辩的辩题,场上的辩手对艺术的价值进行了各种解读,只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于艺术的创作,柴叔想起鲁迅的一句话:“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创作总是根于爱。”

无论是艺术或者是生命,至始至终都是源于爱,那么艺术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也都浸透着爱吧。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一档辩论综艺,奇葩说从不同角度给我们带来一件事的无数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

四位导师风格都不太相同,李诞幽默风趣,看似插科打诨,实则精心设计,见招拆招,道理浅显易懂,很容易带动观众;黄执中一贯地意向高远,拔高境界,让自己站在一个高度攻防,对面谁说他就是谁思想境界不够高深;薛兆丰教授呢,一贯从经济学角度,看似不近人情却特别实在;而罗振宇作为新晋导师,虽然被李诞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也从一个特别新奇的角度,辩论了这个问题。

辩题:当奇葩星球着了火,你会去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猫。

乍一看是一道文化与生命价值比对孰轻孰重的选择题,其实我没有想到,大部分人的选择是救一幅画,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李诞说,他见不得一只小猫被活活烧死,如果救了那幅画,他午夜梦回,都会有一只炭烤小猫在梦里等着他。

李诞说,他是一个自私的人,又好像整个奇葩星球只有他是这样的人,我倒觉得,他是真实。

李诞说,黄执中心系天下,却不想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只是想着怎么牺牲这个近的,去救那个远的,怎么牺牲这个小的,去救那个大的。

句句幽默,又无法反驳。李诞这一次真的可以封神了。

而在当时那个紧急的情况下,我想我也无法抛弃一个鲜活的生命,去救一幅画,即使那幅画是蒙娜丽莎。

其他网友回答

夸张一点说,导师赛可以称作诞总的辩论成名赛。

有人说他的辩论稿是吐槽大会背后团队合作的结晶。但不管怎么样,证总的辩论有种回到吐槽大会舞台他的主场的感觉。无论是节奏、控场与互动都是游刃有余。并且他以“近处的哭声”见招拆招拆掉黄执中“遥远的哭声”,也得到了繁殖中本尊晗首点赞的。

蔡康永一如既往的好,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人文中见观点。

薛兆峰教授有点像自己的旁白,客观冷静,但太过冷静,没有互动观众,撩起观众的情绪。

其他网友回答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才看的最新一期《奇葩说》,如果不是为了给小伙伴你们反馈情况,可能看一半就关了。因为第六期,真的很尴尬!六位辩手一个比一个说得差,最后教练、导师甚至为了救场亲自参与辩论,言之无物又不搞笑的马剑越还留了下来,真是一声长叹。那么小伙伴你们,会怎么评价《奇葩说》第六期呢?

选手表现很尴尬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昨天六位选手的表现,小编不会用“差”,而是“尴尬”。《奇葩说》作为一个娱乐节目,不好笑,气氛尴尬才是最糟糕的。昨天的六位选手中,有几位,如赵英男、马剑越,大家都是对他们有一定期待的,但实际表现实在是太尴尬了,既不好笑也没有道理。表现还不错,矮子里拔高子的,也只有两位三辩,可也不过是在硬撑。

教练、导师为救场参与辩论

为了不让整期节目全部垮掉,马东最后cue了二排选手,两队的教练—马薇薇、肖骁自然而然的为了救场站出来辩论。教练攻辩结束后,导师也都不闲着,一个接一个的发言。看到这,不禁为这期选手叹了口气,但也忍不住感慨,教练就是教练,导师就是导师,真厉害!节目组请李诞和薛教授真是请对了!

作为《奇葩说》的铁粉,第一季到第五季一期都没缺过,实在不愿意说昨天那期是史上最差,但事实是它真的很尴尬很差劲。我们总说《奇葩说》是个娱乐节目,但经过第六期小编才发现,其实我们对它真正的认识是“辩论节目”,但是是“有趣的辩论”。只为了搞笑,没有道理和逻辑的观点,观众其实并不能接受。从昨天的预告来看,下期可能又是“难捱”的一期,希望新奇葩们能尽快找到节奏,发挥出自己最好的实力。

其他网友回答

李诞的发言听得很快乐,也有深思,但打动我的是康永老师。他说的太好了,生命的价值是我们人类价值观下衡量的价值,猫猫的价值在于它作为某人的宠物带来的温暖和可爱,如果辩题是“救名画还是就你的宠物猫”那可以从李诞的角度出发,但这道辩题并不是。康永老师最高明的是让人们认清对于生命的态度。你觉得众生平等是对待生命的态度,还是按自己的衡量标准去定义生命的价值。如果是公平对待生命,那即使是一头猪、一只蟑螂你都要救,因为那都是生命;但如果你只是因为它是一只可爱的小猫而救它,你就是差别对待生命,没有看起来那么高尚。

最喜欢的是康永老师对艺术的态度,它们是人类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即使我们多么沉沦多么不堪,但曾经人类的最高文明告诉我们,我们曾经有过希望,有过辉煌。

走进博物馆,你却救猫,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