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道德经第四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道德经第十六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道德经第四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网友提问:

《道德经》第五章怎么解释?你觉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优质回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算得上《道德经》里面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了,经常出现在影视剧里,每当有人要对抗暴政的时候就喜欢拿出来号召民众。意思就是你们上面的官,不拿老百姓当人,只当做狗!

其实这是曲解,我们来看这句话的本意以及《道德经》第五章说了些什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先解释几个古词的意思。“刍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时候要来代替活祭品的草扎的狗,摆个样子,糊弄上天,用完就扔的东西。“橐龠”,橐(tuó)龠(yuè),这个东西呢,就是咱们经常在影视剧里面看到打铁的用的风箱,橐是口袋,龠就是节奏感。

我们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无为”,他的宇宙观中最本源的是什么?“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是遵从“道”来自生自灭,不用“有为”来横加干涉。在老子眼中,并没有好坏善恶忠奸,只有遵“道”无为和逆“道”有为。

那么在老子的思想里,人和刍狗有没有区别?没有。天和地又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不过都是遵循自然之道运转的机器而已,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万物,并不自以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情,生万物而平等视之,任你自生自灭。“圣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所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学习大道管理百姓,也没有偏颇轻重,一视同仁,任百姓休养生息。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天地之间就像个大风箱啊,“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大道无质无形,充盈其间不会瘪屈,看上去却空空如也;越是活动折腾,越是产生,虽然隐蔽微小,却起着生息万物的大功用。“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大智若愚,大德若虚,越是外露的人越是底子浅,不如安守内心虚静。

“刍狗”在这里毫无贬义,老子也并没有对天地、苍生、刍狗投射任何感情。他只是告诉你,宇宙万物都是遵循自然之道生息往复,“无为”也不是啥都不做,要顺应“大道”,就能得到最合乎自然的结果。

同时,老子也指出了如何顺应“道”:追求“道”的人,无为而有大作为,任物自然而有大成就,有大智慧却仿佛愚钝无知,有大德却不立标杆。

守中抱一,行无为之法有为,才是顺应大道。这是个人的求道修行,也是圣人管理国家的方法,更是参透宇宙大道的方法。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参考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适可而止、保持虚静。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实际上是讲了一个宇宙生态环境及其能量动态变化规律。从哲学的范畴而言,天地宇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不以人的主观臆志为转移。天地无所谓仁慈,圣人也无所谓仁爱,万事万物都在自生自灭,人的言行要从整个宇宙环境来考量是否适宜,是否有利于环境生态平衡,这就要求人要知言知不言,知行知止,适可而止,谨守中庸之道。老子认为天地动静有常,人也应该掌握这样的规律,与天地相吻合,也做到动静有常,这是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思想体现。从养生的角度而言,不要去纠结于运动还是静止更有利于健康长寿,而是要做到“动静有常”,要掌握规律并根据自身特点而进行。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道德经因为玄之又玄且年代久远,加上历来注释、改动、增加很多,使道德经完全失去原本的意思。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版道德经目前是最可靠的,其中道部五与清刻王弼版道德经第五章相比,稍有不同,但表达意思却大相径庭。原文是:

天地丕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丕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俞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让我来注老子,看能不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吧!

天地彰显恩德,把所有物种像对吃奶的小狗一样,均衡对待。

就像圣人彰显的恩德,是把百姓作为吃奶的小狗呵护一样。

天与地的巨大空间,是不是像一个大皮囊式风箱啊?虚的部分(即空气)我们捧不到手上(意思是看不见摸不到),可它动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吧。

多闻者几下就会被问穷尽了(即使你听到的知识再多也回答不了几个天地中间的问题),还不如你自己守在风箱去观察它呢。

备注:

1-唐汉先生研究,“不”与“丕”是通假字。刍狗就是雏狗,嗷嗷待哺的狗。

2-仁,按照春秋孔子之前的定义,是指恩德的意思。《礼记》记载,养之、长之、假之,仁也。

3-道德经是玄学,它研究宇宙天地万物本质以及作用,并用其中能够感知的规律来引导人们对事物认识。绝不是什么说教的道德文章。

按照马王堆帛书记载的顺序,道德经分为德部和道部,一前一后。按照顺序读应该叫德道论。所以,学起来非常困难。

我注老子不怕竞争,也不怕嘲笑。我们把社会最流行的白话注解(来自百度)与自己的注解对比一下,看看哪个更有水平好不好?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这东一榔头第一棒的,前言也不搭后语。我不认为这是老子的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

天地平等万物!

圣人平等人人!

大道特性:清静!平等!正觉!无为!

一个人的思想活动自成一天地,犹如风箱乎!要想个人成道得大智慧,先向内明白你自己的风箱!你自己的风箱弄不好何以管天地之间大风箱?向外管风箱的不得真我,也管不好也会失去自我!

人的一身心为主!心统帅一切!

人心为一身天地主,为一身之圣人!把自己整明白透彻了,你这一身天地干净了,方才明外天地本来!

自己整不明白自己,向外整的都用错了心!那可真变成了儒家之道!

其他网友回答

第五章目录名称:道本无情有规律。

原文:略。

解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有两种关系:万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天地不仁。天地即宇宙世界是沒有仁爱的,和万物一样只有其固有的规律性。万物与天地之间,各司其职各守其位,各按自己的规律性运行,相互依存互不干涉,物竞无择班兰多彩发展变化。天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春夏秋冬、雨雪风霜,无爱无憎,无恩无怨,公平对待万物。天若有情天亦老,规律行事是苍。而这些内容就叫做以万物为刍狗。刍狗者:以草扎成祭品,它是非生物。却又有生物性,它携带着人的情感,肩负着祭祀的使命,完成与所有物一样的“有无相生”过程。具有万物的代表性。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懂道理的人,效法天地不仁有规律,尊重规律使百姓完成其情感和使命的双重任务。

天地之间其忧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欲出。橐籥者即风箱,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打铁家庭烧火做饭还在使用風箱,(其结构略)其长方形箱体空而不屈,抽动風板就能鼓出風来。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记录風板抽动次数可计算風量。但意义不大。不如守中。是说将風板置于中间不再柚动就能收到風平浪静静的效果。寓意掌握规律性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天地没有仁爱情感之类的东西,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地只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性运行。这就是其展示给万物的环境。万物在这亇环境中,各按物自己固有的规律性运行,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形成有序化系统化的宇宙世界。刍狗是万物的一个代表,最能代表万物的特征。万物者:是一个一个的存在着具有可数性。物物间是有距离的;现在世界上最精确的测量时间的方法,是用能量撞击铯原子使它震动然后计算出来。这就说明再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距离或空间。(量子也一样)

每一物都是“有无同一”“有无相生”的过程产物,过程具有过程象。

空间是容物的空间,空间是能量?(或能量容纳?)

圣人要效法天地,尊重规律利用规律,对百姓要一视同仁,不搞那种等差的仁爱,使百姓自然而然的完成其情感和使命的双重任务。

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風箱吗?鼓动起来風吹不止,就像天地之间的两种关系:万物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千头万绪另人费解,不要报怨,再复杂不过像个風箱它是有规律的。只要寻求规律,掌握规律,运用适应规律,不被规律所迷惑。就像鼓風机的鼓風板置于中部不再抽动,随即風平浪静,一切向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