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这书看得懂吗 跟易经一样的书籍

易经这书看得懂吗 跟易经一样的书籍

网友提问:

看《易经》看不懂怎么办?有什么可以替代《易经》的同类书籍吗?

优质回答:

看不懂《易经》其实并没有什么,那些所谓的专家其实也都是看不懂的。尽管他们写过很多东西,如果你会追问,没有人能自圆其说。

其实《易经》只是被人们神话了,有人说那里面藏有宇宙最深刻的秘密,但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那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人们主观地认为《易经》里应当藏有深刻的道理,但却没有人能成功的从中获得过深刻的道理。既然找不到,那我们不如干脆说根本没有。因为宇宙的奥秘被藏在一本古书不容易被发现,与它藏在自然的秩序中不容易被发现,于我们是意义相同的事情。

假设,《易经》里藏有宇宙的终极奥秘,那么我就可以选择抱定它去参,一辈子不行,下辈子还继续,如此下去,不达目标不罢休。但是,我还有另外一条路选择,我抛弃《易经》去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通过实验观察与理性思考,投入到自然秩序的实际分析中。这两条路哪一条更可能有收获呢?我相信大家多数会认同后一条路。认知自然应当从对自然的观察与分析开始而不是从某一个本本出发。

即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迷信《易经》包罗万有的传说呢? 我始终认为我们现代人不能在神话经书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宣称祖先参透了宇宙奥秘,并将它藏在某本古书中,这是一个违反认识规律的事情。人类的知识是从观察和实验发生,若要了解宇宙奥秘,就需要研究自然事物的实际秩序。虽然人们宣称周易无所不包,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能成功推导出哪怕一条有效的自然法则,易的神圣只存在于人们的期望中。

其实,《易经》只是上古时代的占卜工具书,它适应于人们的思想受制于神明统治的时代中探问神明意志的需要,它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其盛行的时代,卜师常用,百姓也常常接触,本就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只是后世的经学思维,将上古几本书籍神话,易经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之所以不能读懂《易经》,其实与僵化的经学思维有关。上升为经典的书籍便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解经的只能以经文为依归。另一个原因是人们迷信《易传》中八卦的知识,并试图使用它为基础演绎经文的基础。由此派生出象数派、义理派等易学流派。但人们不去怀疑《易传》所提供信条的基础本身是否有错误。如果《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知识本身就是错误的,与古经文内容本无关联,那么几千年注经不能成够便不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八卦即非伏羲所创,也并不代表天、地等八种事物,我们还试图使用这些知识去构造理解经文的体系,能成功反而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了。要理解《周易》古经文内容,传统易学所提供的所谓的基础知识是无益的。读《易经》仍需以阅读原文为主,理解的关键不是由于某些生僻字、古字的字义难解,而是不能明白《易经》卦象与经文的组织原理。

如果有愿意讨论有关《易经》的问题,可以关注我头条号里的相关文章,同时也向大家推荐拙著《周易探源》一书。学习《易经》切忌迷信,一定要坚持理性思考和独立思考。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听取丞相李斯的意见,为了巩固秦朝政治思想,为了铲除儒家思想对人民的毒害,发动了焚书运动:六国史书一律烧掉,《诗》《书》,百家语全部烧掉。第二年,由于儒生对始皇不满,又发生了坑儒事件,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在咸阳全部坑杀活埋。在这危难之际,可是孔子整理过的《易经》却没有烧,却被秦始皇视为至高无上的神书,想烧却不敢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焚书而独留《易》的故事。由此可见,没有什么书可替代《易经》。

《易经》如此尊贵而神奇,但读来费时费力,从而使大部分《易经》爱好者半途而费,一无所获。虽如此,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

《易经》爻辞的写作风格大部分引用了古诗歌。一般是先引古歌,类似比兴,再作占辞,加以判断。古诗歌的引用使《易经》的文字富有文学意味,表达更加鲜明生动。如《中孚》有爻曰:得敌,或鼓,或罢,或注,或彩,这条写胜利归来后的情景,有的击鼓庆贺,有的因疲惫而休息,有的激动得流泪,有的欢乐喝彩,给一出一个极其生动的画面。

再如《大壮》卦之上六爻曰: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逐。用羊入篙笆,无法进退,比喻人在生活上由于做事莽撞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宭境,很好地表达了所在爻位的吉凶喻意。

而爻辞的吉凶判断,则严格根据卦象及爻位等瓣证关系进行推理,有着极强的占卜功能。而加以历史典故及古诗歌是为了更形象地表达含义,并且使阅读者不要忘记周兴段亡的历史教训。

再如《风火人家》一卦,指文王被困囚于羑里,群臣齐心协力积极营救,从而使文王脱离困厄。与《人家》对应的《睽》卦,指段纣王一味取悦妲己,唯妇言是听之事,初九爻指纣王性格乖戾,称恶人,九二爻指妲己入宫之初,六三爻指纣王缺少人君应有的风度,九四爻孤立无援,六五爻指纣王荒淫无度,上九爻指付王所作所为达到天怒人怨的地步。此卦用来测家庭,国事,依同理都可断为大凶。

通过上叙,可以看出《易经》爻辞之内涵多么丰富有趣,并都有一层故事演义。可见周公付出了多少心血。其爻辞不但与文王的八卦次序相统一,而且很好地概括了灭殷兴周的历史,并且引经据典,用古诗歌的形式表吉凶。全经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真令人叹服。当然值得每位爱好者钻研啃读,那么如何才能取得研读成果,不使半途而废呢?唯有以孔子的一句话相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愿看官理会。

其他网友回答

一、?易经?和?周易?的区别

现在人们普遍把?周易?一书称为?易经?,事实上,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易经?是指?卦辞?和?爻辞?,加上?十翼?,统称?周易?。

?易经?和?系辞??象辞?(?象传?)?彖辞?等,是古人用周易模型作演绎而产生的概念的堆砌,周易模型大约在秦汉相交之际失传,自此以后,就没有人能够读懂?易经?(和?系辞??象辞??爻辞?)了。

?易经?只讲结果,而不交待来龙去脉,令人如坠五里雾之中。为什么古人不交待来龙去脉?因为?周易?成书时,人们常常用周易模型来解释一切,用它作演绎来对照阅读?周易?的内容,还是能够理解的。周易模型失传,人们当然就无法理解由这个模型抽象出来的概念和演绎出来的文字的堆砌了。

二、什么是周易模型?

周易模型是古人发明的用来解释一切的宇宙模型,由一根中轴连贯天盘和地盘而成,其天盘配置有天盘八卦、十天干、数(1-10);地盘配置有地盘八卦(现今人们误会为文王八卦)、十二地支、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和阴历等。

为什么说周易模型是宇宙模型?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也就是说,宇宙是时空的概念。

周易模型配置了天干地支、二十八宿和二十四节气等,因此,它的天盘作圆周运动时,就可以纪时,所以,周是时间的概念。古人把天盘称为易。为什么?因为用天盘很容易把复杂的道理解释清楚,容易也,是故易。天盘(易)即天空,空间是也。所以,易者空间也。周易者,时空也。

有人会钻牛角尖,说这个模型不过是两个圆盘而已,怎样就是宇宙的模型?这两个圆盘上,有空间,有星象,有时间,有万物,不是宇宙模型是什么!古人那个时代,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是非常不简单的。

三、周易模型的主要用处

1.汉文字源于周易。

古人把万物归类分别与八卦建立对应关系,当天盘旋转时,这些万物的概念就会随天盘旋转(“天下之动”)而产生新的组合,把这种种组合抽象为新的概念,演绎成各种符号,便产生文字。

2.周易模型的应用产生连山易和归藏易。

周易模型的天盘有八卦,地盘有八卦,天盘旋转一周,便得到八个基本卦象图。

过去人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周易,也就不懂得卦象的概念,进而故误以为六画卦或三画卦为卦象,这样的“卦象”,表象能力非常有限。若死认六画卦和三画卦为卦象,那么,就可以说,?周易?之中的诸多“象”的概念,就是古人造出来欺骗他们的后代的喽。当然不可能嘛。

天盘旋转产生的八个基本卦象,可以用来抽象概念。但是仅依靠八个基本卦象图,抽象概念的手段是很有限的。例如,“行”是指由此处到达彼处的概念,如果只依靠一个独立的基本卦象,就无法表象这个概念。于是,古人就用天盘旋转导致卦象的变化来表象诸如“行”之类的复杂概念。

天盘旋转的结果导致卦象的变化而得到八个基本卦象,用相邻关系的两个成两个以上的基本卦象组成一个复合卦象,称为连山象(连山一词得来,与古人利用复合卦象抽象出一个“山”字有关)。古人就用连山象来抽象概念和演绎文字,以解释一切。?卦辞?主要是连山象产生的概念。

人们经过长期的周易(模型)的应用,又归纳出归藏演绎原理。周易模型的天盘旋转,导致天盘乾卦离开本位,天盘旋转一周,则天盘乾卦回归本位,此谓之归。利用天盘旋转(归)来把神所隐藏的秘旨予以破解,是为归藏。

归藏演绎的成果是?爻辞?,诸如“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载鬼一车”等等,唯用归藏演绎原理才能作出合理解释。

周易模型的应用成果当然不限于?卦辞??爻辞?,如上述,整部?周易?都是周易模型的应用成果,而且,早期的文字,也源于周易。

归纳起来,周易的主要作用有:一是抽象概念以解释逻辑、现象、概念等,导致象形文字的产生;二是用来纪时;三是观象制器;四是占卜;五是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灭和循环往复;六是周易的演绎导致古代中国哲学的产生;七是古人把演绎周易模型所产生的理念用来治国。

五、?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是阅读?周易?是好助手。太愚经过六七年的研究,最终著成?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一书(团结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周易?的论述,复原了周易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来解释?周易?,使“天书”得到合理的解释,所以,这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周易真相的书,甚至可称之为破解了周易之谜的书。

该书用周易模型来抽象概念,演绎文字以对?周易?展开解释,此乃独特的研究成果。

该书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源于古人类对宇宙和生命规律的探索,这是全新的观点。

其他网友回答

看《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即可。《道德经》是《周易》的哲学版,《红楼梦》是《周易》的文学版。《周易》比《道德经》《红楼梦》九九八十一章回省略了一五得五、二五一十等与五相乘的“第五行相乘”的口诀章回,就成了六十四卦。

其他网友回答

看不懂就不要看,经本来就不是易,是别人理解卦象后的诠释,而且时代、认知背景面目全非,越看越容易脱离本质,管他是文王还是孔丘,都是人,你也是!在这个时代有很多知识优势可以超越他们当时理解的认知水平,多去揣摩下最基本的二爻、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的阴阳变化和关系、规律,你也能去释易了,取象比类,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