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一圈大概是多长时间 地球自转一圈多久

本章节内容是自然地理第一章的最后一节,难度较大,重点是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和基本特征,难点是黄赤交角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应用等。

专题四、地球运动(下)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图片

1、公转的方向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一般情况多从北极上空来看)

2、公转的轨道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并非位于椭圆的正中心,而是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正因为如此,日地距离并非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把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那个点叫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那个点叫远日点。但是近日点不是夏季,远日点不是冬季,而是一月初是近日点,远日点是7月初,跟我们正常的思维不一样了,近日点冷,远日点热,理由是地球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即近日点和远日点距离太阳的差距很小,对地球上热量基本上没有影响。

图片

3、公转的周期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0o)所花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做一个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但是我们日常以太阳为参照物,认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叫做一个回归年。

4、公转的速度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近日点都是最大,在远日点都是最小。

即近1远7,近快远慢

5、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判读

(1)如果能明显看出日地距离的远近,则根据这一距离来判断远、近日点;

(2)如果不能,则要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来决定,如下图,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北极点倾向太阳,因此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故②位于远日点附近;同理当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北极点倾离太阳,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故④位于近日点附近

图片

二、黄赤交角

1、黄赤交角的概念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26′。其大小变化得非常缓慢,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认为是不变的

图片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也由此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使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暑交替的季节变化。其中有四个特殊的节气,一定要牢记: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一年中的最北位置,即23o26′N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一年中的最南位置,即23o26′S。

图片

图片

 3、黄赤交角的判读

(1)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2)极圈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90°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3)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反之。

图片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掌握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规律的关键,二者关系如下:

图片

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线,蕴含很多信息,是解读光照图的突破口。

图片

2、昼夜长短变化的判读

(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幅度就越大,出现极昼极夜范围就越大。

(4)①太阳直射的半球,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

②越往高纬,日出越早(晚),日落越晚(早);越接近赤道,越接近6点日出,18点日落。

③越接近二分日,越接近6点日出,18点日落;越接近二至日,日出越早(晚),日落越晚(早)。

(5)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④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

四、太阳高度角

1、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用来衡量太阳照射的强度。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最大达90°。在一天中太阳直射必发生在正午。

图片

2、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

(2)其中南北回归线以内一年中有二次太阳直射机会,南北回归线上有且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南北回归线外,一年中有一次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一次最小值,分布别是该半球的夏季和冬季。

极值: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3)  太阳辐射的时长

用昼夜长短来衡量太阳辐射的时长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①、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②、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有极昼现象;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如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在的地区达到白昼最大值,越往北(高纬度)白昼越长。

图片

图片

3、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一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H=90°-|a±b|

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a为当地纬度;b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当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则纬度数大的减去纬度数小的;当两点在不同半球时,两地纬度数相加。即“同减异加”

图片

4、解答有关日影的问题

A.日影朝向:与太阳光来向相反

B.日影长短: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直射时日影为0与物体垂直重合

C.影子长短的计算,利用三角函数公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