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书法真迹没有吗为什么 王羲之书法理论观点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没有吗为什么 王羲之书法理论观点

网友提问:

现存的王羲之书法理论是真的吗?为什么?

优质回答:

谢谢你的提问。按理来说王羲之应该有书法理论,因为王羲之之前已经有书法理论了。

但是,王羲之之前的书法理论都是关于隶书的书法理论。

王羲之不可能写隶书的书法理论。因为他一生在意的是楷书、行书和草书。

王羲之只是觉得这样写字方便快速,所以不可能写理论报告,总结自己的书法经验。

因为王羲之时代,书法还是一个隶书的时代,还没有从隶书进入楷书。

南北朝时代,有了书法欣赏的理论。

唐代开始,楷书、行书和草书成为书法主流的条件成熟,所以,隶书就完全退出书法实用领域了。

这时候,确实需要书法理论。比如张怀瓘、孙过庭就非常重视书法理论了。

这时候,也是委托王羲之书法理论的开始。

应该说,五代宋初是委托王羲之书法理论的滥觞。

比如说什么永字八法,应该就是这个时代产生的。

所以,王羲之的书法理论,根本没有,要有,就是他的《兰亭序》书法作品。认真学习、临摹和研究《兰亭序》,与《兰亭序》对话,你就会明白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了。

当然,后世的所谓王羲之理论,虽然不是王羲之写的,也不是王羲之的口授,但是,也符合学习王羲之体系的书法,我们还是应该重视这些理论。

其他网友回答

现存的王羲之书法理论,和他的书法作品一样,没有一样是真的。

王羲之的书法理论,比较著名的有《笔势论十二章》,《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用笔赋》,《书论》,《记白云先生书诀》等。这些作品的年代都非常早。如孙过庭《书谱》中记述的《笔阵图》和《笔势论十二章》,至少在唐代以前就已经有的。孙过庭对这两件作品也作出了鉴定,认为不是出自王羲之之手。他对《笔阵图》所说的东西还给了具有启发学习作用的评价,对《笔阵图》只是存疑,并不完全否定。但对《笔势论十二章》,则用“文鄙理疏,意乖言拙“来直接否定是王羲之所作。

《记白云先生书诀》,写的是王羲之记述一个叫天台紫真的仙人传授给他的书法秘诀。更加的虚诞。《书论》中论述的用笔方法,则和王羲之的笔迹用笔完全相背。估计《书论》的写作年代,是在晚唐以后。藏锋的兴起,始于颜真卿。在王羲之的作品中,很难见到他有藏锋的用笔。《书论》自然就不可能是王羲之所作。《用笔赋》出现的年代可能是最晩的。前面的作品,尚还能见诸于其他人的书法论述中,或引用其语,《用笔赋》在唐代以前的书法理论中,没有只言片语提及。假如是王羲之作,多少都会被人提及。由此可知,这也是一篇托王羲之名而写的。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他关于书法上的每句话,如果真有,都是后人想要探知他笔法的秘钥。但事实很无情,他没有写过这方面的书籍。或者写了,没有被人发现。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书法 未见有王義之留下过什么有据可证的理论 世问所传都是些文鄙理疏 枯意难明 玄乎其事的途说 无疑为有些后人杜撰 强加在王義头上 况且那些所谓理论把写字玄秘甚至杂技化 不符合自然书写的规律 无益于书法传承

那些所谓的理论 比如什笔势论等类似于太极拳的什么隔空打牛等等神秘玄化某种事物的江湖左道

临帖 勒练 多看是书法从习的不二之道 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理论和什么秘法能速成

其他网友回答

传为王羲之的书论著作有以下数种:

《论书》见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佩文斋书画谱》卷五收人,题为《自论书》。《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始见于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后宋陈思《书苑菁华》卷选人,《佩文斋书画谱》卷三收人,题为《题<笔阵图>后》,并注云出《王右军集》,近人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云:“其文亦甚凡近,就此书后词气观之,当亦六朝时人所依托。”《书论》,见宋朱长文《墨池编》,《佩文斋书画谱》卷五收人。

《笔势论十二章并序》见《墨池编》与《书苑菁华》,两本互异。《佩文斋书画谱》卷五收人,然孙过庭《书谱》曰:“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鄙俚疏,意乖言拙,详其旨趣,殊非右军。且右军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尘未泯,翰牍犹存。观夫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稽古斯在。岂有贻谋令嗣,道叶义方,章则顿亏,至于此! 又云与张伯英同学,斯乃更彰虚诞。若指汉末伯英,时代全不相接,必有晋人同号,史传何其寂寥!非经非训,宜从弃择。”

这些书论虽备受质疑,但是假托圣名的人离其王羲之的时代应该不会太远,不然也不会被唐代书论大家收录在内。王羲之的书论真假实在难辨,书法界目前也没有定论。王镇远先生说,上述书论中较为可信的是《论书》一则,因为除了见于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外,还见于孙过庭的《书谱》,虽文字略有异同,然大体一致。

其他网友回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管是谁说的理论,

只有实践出真知,

实践检验真知,

实践解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