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什么意思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谚语吗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什么意思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谚语吗

导读

许多人都曾有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体验,被一番饱含哲理的话针针见血,犹如醍醐灌顶、一语惊醒,进而恍然大悟、相见恨晚,甚至泪流满面,发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然后,然后99%没有然后。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听起来感动、想起来激动、停下来不动”,颅内高潮之后依然涛声依旧——为什么道理我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你是饿,还是馋?

“开卷有益”是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古训,被奉为至理名言。但是,凡事无绝对,事物总是利弊相生。我经常给女儿解释“毒药”一词:滥用错用即是毒,正确使用就是药。

“开卷有益”产生于信息严重短缺的农耕文明时代,直到15世纪谷腾堡印刷术推广后,知识才在这个世界上逐渐变得不再稀缺。

“册”字的本意,就是把竹简一片片连接起来,然后卷起来收藏,“卷”也成为书本的数量单位。我们说的“万卷书”、“学富五车”,其实并没多少信息量,远远比不上现在随意一个U盘的知识容量。

吃东西的动力,可能饿,更可能是馋,读书也如此。在知识匮乏的时代,书籍属于“奢侈品”,普通人得到一本书就足以欣喜若狂。这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许多70、80后都还在连环画上体验过。这个时候读书,就像一个经常饿肚子的人,难得饱餐一顿、补充营养,固然有益。

然而,到了信息化时代,特别是互联网社会,信息洪流已泛滥成灾。现在的人读书,就像是一个超级胖子,还不停往嘴里塞东西,不营养过剩、中毒才怪。

饿是需求,馋则是欲望。把馋当成饿,是很要命的事情。而且,需求和欲望的确不容易分清楚,表面上看起来极其类似。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需求满足后是深深的平静,而欲望满足后是更大的欲望。碎片化的阅读,往往让人越读越焦虑、越来越无力,于是就更加躁狂去碎片化学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警惕知识鸦片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 娱乐性、知识性、心智性 。将其比作爬山——娱乐性阅读是下坡,越走越舒服;知识性阅读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心智性阅读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可以提升脑力和理解力。

我对这个观点进行进一步归纳,读书大致分为两种:为愉悦而读,例如,看文学作品、娱乐八卦、心灵鸡汤,看完心里很爽;为求知而读,读专业性、知识性的书籍以提高能力,看完深受启发但需要实践才能获得,大部分职场人士都属于后者。

常常看到提倡“悦读”,从我个人的读书体验看,其实“悦读”是需要能力的,特别是阅读经典名著,对于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数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审美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非常稀缺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大脑分成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刻意练习理论认为:凡是让人觉得舒服的,都不算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要经历掌握方法、反复练习、即时反馈三个环节。

许多人天天学习,学习力却没有什么提升,学习的价值也很少得到体现,更多是为读书而读书,更在乎的是“读书”这件事,对学到什么则甚少追问,结果越学越躁狂、越焦虑,在无边的知识苦海中苦苦挣扎。

造成这种后果的重要原因,是把读书与学习之间划上等号。真正提升你的东西,并不会让你那么舒服的。更麻烦的一点,是不少人患上“学习上瘾症”,用低水平的勤奋不断制造焦虑。哪怕读一辈子报纸八卦,也不会增加学习力。

小二哥有时候出去分享,不少人听完都说“非常感谢,今天的讲座让我脑洞大开”。听到这话,我不由暗暗担心。这是个好现象,也是个坏现象——好是因为你学到了新知识,坏是因为从新认知到新改变,没那么简单,改变完全靠持续的行动。

当你适应了这种“哇!哦word天”的震撼感,就很难沉下心来一点点做踏实的训练,能力恰恰是那样训练出来的。毒品的上瘾机制也是这样——毒品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外界多巴胺,当你习惯了这种外来的高强度,你就无法自己产生快感。

这个时候你就产生了毒品依赖。如果只刷新认知不行动,慢慢地你也会对学习产生依赖,而无力行动。企图用求知的快感来替代练习的痛感,这只能是低效、无效学习。

只为求知快感而学习,容易让人焦虑。因为,自己的潜意识知道这种学习没多大用处。写字楼里高大上的白领容易患上学习焦虑,而小巷里的理发师傅很少焦虑。

除了竞争压力不同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差异。大家都说“知识就是财富”,这话可能更适用于科学家、作家等少数人,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得到财富。在技能上,理发师显然比许多白领更有底气,技能化生存一直是千百年不变的法则。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心理学用马车模型来说明“身、心、灵”三者之间的关系。内容大致如下:马车夫驾着马车,拉着客人在赶路。拉车的马觉得,马车去哪里,自己说了算;马车夫觉得,马车到哪里,自己说了算。其实,真正决定马车方向的,是坐在车厢里面看不见的客人。马代表身,也就是人的行为;马车夫象征心,也就是人的表面意识;车内客人象征着灵,也就是人的潜意识。

整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表面意识只是冰山一角,人的言行举止,是由感觉不到的潜意识决定的。潜意识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内容,许多心理治疗都是围绕潜意识开展。也就是说,要真正改变人的行为,只有从看不见的马车客人入手,在潜意识层面才能做到。

《楞严经》讲“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理可顿悟,道理我们都可以一下明白,但是事须渐修,修行不是修口头禅,需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去改变。潜意识是长期形成的,并非“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能轻易改变。

我曾经也喜欢扮演说教角色,妄想让人“胜读十年书”。随着吃苦头多了,逐渐明白到,“沟通”两个字其实很暧昧,别指望用所谓的“沟通”去改变别人。

再好的沟通,也只是显意识层面的交流,难以真正触及灵魂(潜意识)。所以,招聘员工时要死守“招聘性格、培养技能”这条原则,绝对不能反过来,改变别人是上帝的事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在沟通中,就算你真的想要让对方好起来,还是需要本人的修炼,这才是真实的。你随随便便给人家很多很多帮助和建议,帮到人的可能性还是很小。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你自己”,最容易的事情,就是“给别人建议”。

可能有时候你点拨人家一句话,真的“胜读十年书”。可是,人家就算听懂了,也要用行动去练成,才会是自己的东西。整个练成过程不是任何人能够给予的,谁都不可能像武侠小说里的那样,凭空把这个功力加持给别人。

自己才是救世主

民国初年,苏曼殊批评当时佛教盛行的超度乱象,就是说,古印度时代如果有人因为我执造业太重,死后到地狱界。面对这样一个地狱灵,就算是佛陀本人去做超度,地狱灵也不能够升天。

还有个著名的佛教典故:佛陀出生时,先讲完一句话才开始哭,那个小baby说的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许多人认为,这句话听起来很狂傲,全世界我最大。

其实,那句话的意思是,全世界只有你能够帮助自己好起来,也只有本人能够害你自己。用玄乎的话说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用接地气的话说是“自作自受”。

这让我想起好些年前,有位朋友说过的一句话——小事不用别人帮,大事别人帮不了。人生在世,真正重要的事,只有靠自己,其他任何人都无能为力。这些年来的经历,也让自己一次又一次深刻验证此言不虚。

刚开始做“小二哥悟”公众号,自己天真地以为会帮到一大批写材料的朋友。其实并非如此,真正从中受益的人并不多——看热闹的人多,看门道的人少。例如,《我的十年述职报告——让认真成为一种天赋》,不少关注、好评、打赏。对比之下,视频评改系列则逊色很多。

但是,从获取写作技能的角度来说,后者比前者重要不止一百倍,只是注重实际操作,相对枯燥乏味。门道永远是冷落的,却也是真正重要的,自己会坚持做有价值的东西,哪怕只对极少数人有用。

做公众号,我只敢说自己在讲写材料,而不敢说教写材料。因为,世界上真正有用的东西是没法教的,都是靠自学。我说的写作方法,只能让一些有心人走得更快。而且,就算没有这些方法,他们迟早也能自己获得,到达目的地。

行动是最有力的冥想

赛斯心法有个观点——行动是最强有力的冥想。这个道理,可以用《心经》里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来解释,“空”代表能量,“色”代表物质,量子物理证明,能量和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进一步说,事物本质上是一体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但是,“一体”并非“一样”,而是矛盾对立的两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识和行动作为对立双方,两者也是可以转化,方法就是“行动”。通过持之以恒的精准行动,可以改变潜意识;反过来,潜意识又会支配人的行动。

行动才能改变观念。近年来流行的《刻意练习》认为,只有带着痛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例如,普通运动员与顶级运动员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愿意练习自己熟悉的动作,而顶级运动员则更多练习自己还不会的高难度动作。

久而久之,即使训练时间相同,甚至普通运动员的时间投入更高,也永远没有机会成为高手。原因在于他们始终停留在“舒适区”,进行低水平重复。任何能力的获得都是如此,我们需要走出“舒适区”,进行刻意练习,做到“习惯成自然”。

学习理论中有个 “721法则” :有效的学习,70%源于自己的实践练习,20%来自于他人的辅导和反馈,10%来自于课堂式培训学习。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学习效率最高。

为什么在国内学个英语口语12年都学不好,丢到国外3个月就能交流了?因为在国外,交流是刚需、有地方练习以及老外对发音口音很宽容,难度适中。这种时候三个条件都具备,效率就高,学得就快。

反过来也能理解——为什么刷那些《管理者必读的xx本书》的书单,对你意义不大,这些认知资源的目的性弱、缺乏实践环境、难度不一。学习之前,要认真想一想,这是你当前的问题吗?这是你当前的水平吗?这是你学了就能用的东西吗?

知识躁狂不是因为知道得太少,而是因为知道得太多,能应用的却太少。人的能力分四个层次: 无知无能、有知无能、有知有能、无知有能 。分别对应: 不知道,知道做不到,知道做得到,不知道(无意识)但是还能做到 。

其中最有快感的,是从“不知道”,到“知道做不到”这个阶段。因为知识获得是瞬间行为,非常有趣有快感。接下来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践行把知识升级为能力,慢慢地提高能力;一条就是继续刷更多知识,获得更多瞬间快感。许多人会选择第二条路,可是,知识是永远无法穷尽的。

这就应了《庄子·养生主》的那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道德经》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句话给人深刻的启发和反思——知识越多,可能智慧越少。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说“行到极处便是知”。真正重要的东西不在于知识,而在于行动后的感悟。

我们都只是普通的神秀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要公开选拔第六代领导人,要求弟子们各做一个偈子,谁的偈子领悟了佛法大义,就把法衣传授给他。

在五祖众多弟子中,神秀可谓众望所归,他德高望重、博览全书,所做的偈子如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主张佛性与生俱来,但被这个世界层层污染,那点佛性很轻易就被灰尘遮住看不见。为了保持这份佛性,需要经常打扫,才能保持洁净。

这个偈子传到正在舂米间干活的慧能耳里,慧能大字不认一个,只好请人念了一篇,随后也做一首偈子,这就是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偈子对比神秀向前走了一步,神秀是要返回原初,需要勤勉擦拭,是个不断努力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提倡渐悟。

慧能讲究解脱就在一瞬间,擦了半天突然发现镜子本来就是干净的,根本就不用费那个劲,这个讲究顿悟。

弘忍大师见到慧能的偈子大赞,偷偷将法衣传给慧能,并且知道他在这里待不下去了,为了避免同门师兄弟的迫害,让他南下。这样也就由慧能六组和神秀开启了南北两宗。

神秀代表渐修,慧能则是顿悟。其实,包括小二哥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只是顿根的神秀,而不是利根的慧能,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时时擦拭,才能保持干净,让自己有所进步。

而且,就算是天才,也不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