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模板 六年级下册科学绿色社区调查报告

社区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模板 六年级下册科学绿色社区调查报告

社区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模板(六年级下册科学绿色社区调查报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你认为幸福是什么?”“您觉得您或者您的家庭幸福么?”……视频里的孩子们大方地说出自己对幸福的感受,而将镜头对准他们的恰恰是社区的一群孩子。

两年前本报记者报道的《多动症学生逆袭参加国际科创比赛》的凯文如今长大了,今年念初三的他和另一名同样患有ADHD症(俗称多动症)的高中女孩JOJO一起,在今年暑期,帮助社区的十几名孩子完成了这份社区幸福感的调查报告。据悉,在此确定调查主题和方式的过程中,这些孩子们还得到了清华学子们的协助。

// 多动症中学生为小学生支招 //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凯文和JOJO患有ADHD症,清华经管学院的大二学生曾子青很难想象眼前和自己交流的两名中学生是多动症患者。他们思路清晰地介绍了去年撰写的《关于推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可持续支持系统提案》,这份提案在团中央组织的2020全国青少年模拟提案征集活动中,被纳入全国评选。

本意是调研特殊群体社区关怀情况,聊着聊着,凯文无意中说起最近正在协助新华社区的一群孩子打算做一份调查报告,但主题还没有确定。

“你们社区有哪些特色道路景观?有没有特别的社区氛围?”在曾子青的启发下,凯文突然想起社区里有一条路是幸福路,不如做一个主题是幸福的调查。

确定了主题,凯文和JOJO与几位清华学子开始了头脑风暴。因为有过去年自己开展调查的成功经历,这两位中学生与大学生的交流非常畅通。曾子青告诉记者,最后,他们还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孩子们可以根据街道的历史建筑和特色地标进行调研。希望通过街道特色让居民感悟到独特的社区文化氛围,从而形成对社区建设的归属感、幸福感。

很快,这项调查启动了。但具体怎么确定主题、怎么调查、如何制订问卷,一切还是未知数。虽然课业很忙,但凯文和JOJO还是抽空参加了PBL幸福工作坊得到第一次活动。他们和社区的一群小学生一起,就幸福这一主题达成了共识,还分享了如何设计问卷的技巧。

“如果是我接受访谈的话。我会给自己的幸福感打8分。”从一名十分担心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妈妈,到为孩子感到骄傲,这几年凯文妈妈孟莉莉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她告诉记者,这两年来,凯文不仅主动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如今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好,学习成绩不错,理解力也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度很高。通过社区融合,提升了自驱力。

// 调研的同时,孩子领悟了幸福的涵义 //

调查正式启动后,社区的十几名孩子兵分几路,把自己的身边人作为调研对象。江宇浩同学调研了自己的弟弟、爸爸、妈妈和同学,对爸爸打10分感到很意外。江宇浩告诉记者,在访谈过程中自己非常感动。“我爸爸是开店的,平时很忙,脾气也比较急,有时候我有问题请教他,他都没空回答。我本来以为,像我爸爸那样的,幸福感最多只能打5分,但他给我的答案是10分,这太让人意外了。他还和我说‘只要家里平平安安就是幸福’,这句话让我很感动。”

第一次当拍客做访谈,小江也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因为家里是开店的,场地不是很大,给拍摄带来了限制。此外,拍摄时杂音很厉害也让他感到十分头疼。但让他感动的是,爸爸费尽心思在网上为他下载了一个降噪软件。“这与我印象中的爸爸差别太大了。以前他辅导我作业的时候会火冒三丈,这一次我真的是幸福感爆棚。让我感受到了爸爸对我的关心和在意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小江还透露说,在访谈自己弟弟和邻居哥哥时,他们都没有讲大道理,“朋友高兴”“不用写作业”等都可以成为幸福的理由,原来幸福其实很简单。

李钰宸同学对自己的外婆、妈妈、同学、邻居家的哥哥和妈妈分别做了调研访谈,甚至还调皮地“访谈”了一只狗。访谈中无论外婆,妈妈或是邻居的妈妈的反馈均是:幸福都建立在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学校之上。在访谈过程中,指导老师巴老师告诉孩子们,大人们对于孩子们的期望可能在无形中给孩子们增加了小小的压力。大家既把它们当压力,又当动力。

冯毓琪同学在访谈中特意向受访对象提问“什么时候觉得不幸福”和“觉得不幸福的时候是如何发泄的”。孩子们的回答普遍是“受到爸爸妈妈批评的时候会觉得不幸福”。此外,她还关注到考试成绩也是一个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巴老师觉得,冯同学能想到这个有哲学意味的问题非常棒,她认为幸福和不幸福是相伴而生的,幸福是我们期待的一种状态,但是我们也要接受不幸福甚至悲伤、挫败的时候。只有学会面对那些不幸福的时刻,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能力。就像生病的时候其实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要好好休息,而不幸福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要生活得更好,我们接受了它,才能更好地去拥抱灿烂的阳光。

// 高达6成社区孩子感到“非常幸福” //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孩子们纷纷提交了自己的调研视频,并开展线上调研,最终收集了674份调研问卷,形成了新华路街道儿童友好社区调研分析报告。

调研结果显示,生活在新华社区孩子们普遍的幸福度较高,“非常幸福”占比62.11%;关于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大部分人的感受是比较正面的。在负面的感受中,占比最大的是“我不能集中精力做事”;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的占比42.52%;孩子们导致心理压力的最大原因是学习压力。其中,学习压力受压程度“很大”和“较大”分别占比9.94%和40.94%。

根据这些调研结果,由专欣少年和社区妇联部门发起的儿友好“新”声音儿童议事会的小小议事员们针对三个议题分成3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邀请大人们也一起加入了讨论的阵营。

第一组讨论的议题是“电子产品的使用”,孩子们表示应该把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希望爸爸妈妈能进行监督,并且提议街道能够组织一个小队,组织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进行调研,从而加深孩子们对电子产品好处和坏处的了解,更好地控制好使用时间和内容。

第二组针对“不能集中精力做事”的议题进行了讨论,孩子们表示环境的干扰会影响到集中精力做事,建议学校能够安装空调,适宜的温度会让孩子们提高上课专注力,并提到希望社区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环境噪音,提供一个更安静的生活环境。

第三组的议题是“关于学习的压力”,孩子们反应现在学习压力确实很大,非常欢迎现在出台的”双减”政策,并且期待能够有效减少孩子们面临的压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