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将皇位传给孙子 朱元璋为什么把帝位给孙子

朱元璋为什么将皇位传给孙子 朱元璋为什么把帝位给孙子

网友提问:

朱元璋为什么将皇位传给孙子?

优质回答:

朱元璋为什么将皇位传给孙子?

?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感觉有道理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无法真正了解朱元璋的内心世界。

?从人性来讲,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主观喜好,对自己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喜欢程度。至于传皇位给孙子,他一定认为这是合乎他心愿的决定,是最合适的选择。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决策。历史证明,他的心愿没有完全实现。这就是现实与心愿的差距。

其他网友回答

明朝历史啊,还真得从朱元璋开始谈。尤其是明朝重文轻武这个格局,更得首推朱元璋。只不过,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是不可能直接自废武功的,哪怕杀了很多能打仗的功臣,但洪武朝根本就没有废除各路王爷的兵权。也就是说朱元璋时期,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北方的三个王爷,燕王、代王、宁王。

长子继承大统,其余各子镇守各地。虽然中央重文轻武,但文武协调,文治武功,都是很强的。尤其是从年号来说,洪武就是洪大的武功么。所以如果朱标不死,各路王爷可以团结一心,朱元璋的战略来说,明初还是能继续扩张的。只不过朱标死了,英年早逝。朱元璋的战略规划就打了折扣,也出现了变数。

但朱元璋这个人很固执。朱元璋为了废除丞相,引出胡惟庸案。故意让胡惟庸“作死”。而胡惟庸也不傻,拼命牵连更多的官员和功臣,以为朱元璋不敢杀太多人。但固执的朱元璋还是杀了,有牵连的都杀了个干干净净。就是为了达成他的战略目的,废除丞相。

所以,固执如朱元璋,并非不了解各路王爷,有兵权会有什么隐患。汉朝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都是前车之鉴。但是明朝领土扩展方面,从朱元璋开始,就明显不足,虽然占领了东北和西藏,但是北元并未消灭干净,向西也仅仅到达哈密卫。所以,朱元璋要想让明朝版图继续扩充,但又并不信任于开国功臣,则只能寄希望于他的儿子们。

而朱标既然已经死了,为什么不能选其他儿子。问题也在这里。其他儿子的定位都是镇守边疆,甚至伺机对外扩张的。如果选一个儿子回来继承大统,那剩余的其他儿子,则不想向外扩张,只想向内夺权了。所以朱元璋解读的汉朝七王之乱,和文官们解读的肯定不同。文官认为藩王有兵权则会乱,而固执的朱元璋,更相信他的儿子们,认为擅自更改早期的战略规划,让守边的儿子回来继承大统,才会引起“七王之乱”。所以,朱元璋的选择,则是立朱标的长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来继承大统。这样一来,就朱元璋的整体战略规划上,虽然有变数,但整体战略精神未变。

所以朱元璋也问过他孙子朱允文,如何协调各路王爷的关系。只不过,朱允文的答案虽然符合朱元璋的想法。但朱允文并没有那么去做。朱允文一登基就立年号为建文,从年号上来说,并不想对外扩张,而是守成了。而实际的做法,也是消藩。结果逼迫朱棣造反。

朱棣造反,是打着靖难的旗号的。如果朱棣想的仅仅是夺权,靖难只是一个噱头的话。那朱棣夺权之后的行为则未必说的通。比如朱棣迁都,比如朱棣五征漠北。所谓天子守国门,是从朱棣这里开始的。这是朱棣继承朱元璋的战略规划,完成燕王系给大明镇守北疆的承诺,完成燕王给朱元璋战略规划的承诺。所以,从朱元璋战略规划来讲,朱棣守边疆是符合战略规划的,而建文帝朱允文消藩则不符合朱元璋的战略规划。所以靖难的口号,并非是噱头。

只不过,燕王夺权之后,虽然可以天子守国门,也可以继续征讨北元。但朱元璋的整体战略规划已经打乱了,不继续消藩才会真的引出“七王之乱”。所以朱棣不仅仅让宁王从大宁迁到南方,还消除了各地王爷的兵权。所以到这里朱元璋的整体战略规划就完全乱了,废了武将,又废了藩王。终明一朝,再无对外扩张。而重文轻武更是愈演愈烈,武将权力和地位根本无法和文官抗衡,更导致了明朝中后期对倭寇对边患对内乱,总是很被动的局面。

其实也比如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曾经想迁都西安,这里可能的战略规划就是重建丝绸之路。而明太祖朱元璋,让儿子领兵而废除开国功臣,则本来就是让儿子继续打天下的。而朱标之死,朱允文消藩,朱棣篡权,这一系列变故所导致的,也只能是无法继续扩张了。

其他网友回答

最主要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三个:

1.尊重嫡长子继承制

不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为什么皇位一定要传给嫡长子呢?不是也有很多不是传给嫡长子吗?难道嫡长子就一定比其他皇子聪明能干?

首先应该讲,嫡长子可以不比其他皇子聪明能干,这叫立长不立贤。听起来挺不公平的,但世上的事情本来就很难公平。例如有的皇帝就没有大臣能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死活不称帝,并不是因为认为皇帝比自己能干,而是天下人会不服。

所谓才能,并不是铁定的。朱棣是当了皇帝做出了成绩,后人才觉得他的才能足够当皇帝。而在当时,即使朱棣就是最能干的那位。其他几位手握雄兵的藩王也不会觉得该朱棣当皇帝。那么天下就会埋下动乱的因。

朱元璋主要的参考对象是元朝。元朝就是不遵从汉文化的嫡长子继承制。没有统一的传位标准,结果权力斗争非常严重,曾出现兄弟约定相互传位,结果弟弟当了皇帝后,不愿传位给哥哥的后人的政治斗争。

可以说,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遵从嫡长子继承制的情况下,政局都比较稳定。即使是传位给其他皇子,那也是年长的皇子死亡或者无实权。

2.过于相信宗室力量

宋元两朝均是君弱臣强,朱元璋担心朱家天下旁落,在位时将儿子们分封在外,手握重兵,保护边疆。而对开国功臣进行残杀。在朱元璋看来,把像徐达这样的外姓能人杀光,再把朱棣这样的亲骨肉能人扶持壮大,就可以永保朱家王朝。所以,让朱允炆做皇帝他很放心,并没想到最后是自家人打自家人。

3.朱允炆能力并不弱

朱允炆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朱元璋一向喜爱长子朱标,对极其相似的朱允炆,也同样喜爱。

其他网友回答

朱元璋建国开元后,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死后就立嫡长孙朱允文为皇长孙。正所谓乱世立贤,盛世立嫡,朱元璋认为大明经过他多年治理,已经是太平盛世了,因此他传位给嫡孙朱允文。朱元璋这做法符合《周礼》的要求,得到了满朝文武大臣的支持,他的几个儿子也说不出话来,此举可以保证皇权的顺利过渡。

君位的传承一般有四种方式:其一、禅让;其二、兄死弟继;其三、传嫡长子或长孙;其四、皇族内择贤而立。禅让制在三皇五帝时期和王朝更迭时采用,正常情况下不采用。兄死弟继是商朝采用的继承制,春秋战国时代也采用,后世很少采用。传嫡长子或长孙是常规做法,基本上各个朝代都采用,太平之时常用不废。在皇族内择贤而立,这种方式很少采用,因为通常会导致皇朝内斗,进而有伤国本。

朱元璋全心全意培养太子朱标,倾注了二十几年的心血,可以说老朱除了朱标外,没有考虑过其他任何一个儿子。朱标跟扶苏一样仁柔,获得全国臣民的一致拥护,就是几个弟弟也是真心拥护,绝无二志。只是老朱活的时间过长,他刚毅决断,杀伐过烈,威加四海,让朱标长期生活在高压之下,最终惊忧而死。朱标死后,老朱选择了嫡长孙朱允文为继承人,一则合乎传统,二则延续了他对长子的爱。

如果老朱选择立其他儿子为太子,那么必然会导致内斗,就算老朱活着时没有血拼,老朱死后也必然会发生争位战争。老朱的几个儿子都是一方诸侯,兵强马壮,立大哥朱标为皇帝,大家没有意见,立其他兄弟为皇帝,大家意见就大了,毕竟朱标威能服众,仁能服人,其他兄弟却没有朱标那们的威信。老朱作为一个人精,他自然深知立嫡的重要性,他最终选择立嫡孙为帝,只是他没有想到,他尸骨未寒,就爆发了争位战争。

其他网友回答

自西周以来开始盛行一种宗法制度,叫做嫡长子继承制,即家产和皇位都应该由嫡长子继承,所谓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朱标是马皇后所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嫡长子。按照这个宗法制度,应该是朱标继任皇位,然而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就去世了,只活了38岁。朱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英年早逝,朱允炆的母亲得以扶为正室,于是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是朱元璋的嫡长孙,于洪武三十一年继任皇位。

另外,朱允炆聪明好学,极为孝顺,父亲朱标生病也是寸步不离的照顾他。

朱允炆自幼读儒家经典,性格也像父亲朱标一样温和,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爱。他在洪武二十九年还申请修改《大明律》,对里面很多不合理的律法都做出了修改。

虽然朱棣很得朱元璋喜爱,但是他勇武好战,不适合当皇帝,而朱允炆不仅仅是嫡出,而且性格温和,在性格上很像父亲朱标。所以朱元璋将自己皇位传给了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