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时期上海滩的大佬都有谁 上海滩“地下皇帝”杜月笙到底多富有?

杜月笙时期上海滩的大佬都有谁 上海滩“地下皇帝”杜月笙到底多富有?

网友提问:

上海滩“地下皇帝”杜月笙到底多富有?

优质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杜月笙的财富是惊人的,他和黄金荣、张啸林联手,垄断了上海的毒品、赌博和色情市场。

首先看看色情。

当时上海的妓女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着正规场所的妓女,这种也分为很多档次。

最高级的青楼类似于今天的夜总会,属于高档娱乐场所,收费高昂,妓女不一定会陪客人上床。而来这里的多是有钱人和达官贵人,在这里交朋友、谈生意,也不是就是来嫖妓的。

最低级的就是窑子,那种就是卖肉场所,客人进门就脱衣服,妓女一天可以接客数十人之多。

但无论高级还是低级,都必须找杜月笙这类青帮罩着。只有找了杜月笙,巡捕房之类才不会去妓院找麻烦,同时流氓也不会去闹事。如果有客人胡闹,流氓们也会出面解决。

自然,这些妓院的收入,青帮都要提成,有的妓院直接就是青帮开的。

另外一类,就是没有场所的站街妓女,叫做暗娼。

这类倒是不需要给杜月笙之流上供,但会被警察抓,也会被流氓骚扰,其实很危险。

一般她们是最底层的妓女,连给青帮的保护费都无力支付。

通过色情业,杜月笙赚取大量财富。

其次赌博。

整个上海的赌场,大部分是青帮控制。

杜月笙自己本来就是赌鬼,下到街头押宝的小毯子,上到类似于今天澳门葡京这种高档赌场,都是杜月笙在控制。

高档的赌场,客人都是会员制度,进入赌场就可以白吃白住,都是最高档的饮食,比如人参汤、燕窝粥等等。不但他们可以无常的吃,也可以带走,当然你要在这里赌钱。

甚至赌场还有很多美貌女服务员,其实就是交际花之类,客人也可以住在赌场内嫖妓。

赌场的利润巨大,是杜月笙的主要来源。

最后是贩毒。

其实杜月笙最重要的财源就是贩毒。

上海是全中国的毒品集散地,南方和西部的毒品通过海上和长江运输到上海。

在上海进行分发和加工后,在卖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毒品的利润是最大的。

在云南产地,山民种植鸦片每亩仅能赚点小钱,勉强维持生活。在杜月笙手里,鸦片价格则可以翻几十倍,赚取巨大的利润。

当然,这些利润不是杜月笙一个人吞掉,还要进贡给四面八方的菩萨,上到租界的法国老板、控制上海的军阀,下到普通的小流氓混混。

自然,贩毒会导致别人家破人亡。即便是上海,每天冬天因吸毒横尸街头的,都有七八人之多。

当时媒体计算过,认为杜月笙每年的入账超过1000万大洋。

当然,这些收入还要分给其他势力,但至少三分之一是杜月笙自己吞下。

除去分给手下喽啰,剩下的财富还有很多。

一说杜月笙有3000万大洋的财富。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红军被收编以后,八路军按4.5万人的编制,1937年度月领经费30万元(法币,当时法币1元合抗战前一块银元),战务费20万元,补助费5万元,医药补加费1万元,米津及兵站补助费7万元,合计月发63万元。

也就是说,杜月笙财产,可以提供给八路军50个月,也就是4年的军费。

夸张不夸张。

其他网友回答

具体多有钱,很难算清楚。这里有几则小故事,最后一件和杜月笙无关,但恰恰可以说明杜月笙可以有多富有。

1935年,杜月笙出资向美国的柯蒂斯-莱特订购120架军用飞机,全部捐给国民政府。抗战前夕,蒋介石能控制的飞机不到150架。杜月笙此时已经是上海的地下教父,富可敌国。

1951年,杜月笙临终前手上的钱就剩下11万大洋,儿子给1万,结婚的女儿给4000,未婚的女儿给6000。除了没带到香港的产业,那他的钱去哪了? 他让儿女将保险柜打开,里面有一沓欠条,最少的5000美金,最多的有500根金条,他当场让儿女们将欠条都烧了。他说现在是乱世,欠钱的人生死难知,我不想你们都变成要账鬼,念我好的人自然会伸手相助,不念好的人,你去要账反而导致杀生之祸,大恩如大仇。杜月笙早已经看明白钱的本质,所以并未不停的累积财富,用出去的钱才是钱。

根据《史记·游戏列传》所载,汉代郭解是当时轵县的地下教父,平日专门帮人排忧解难,影响力渗入洛阳,洛阳黑帮结仇,只要他出面调解都能马到功成。汉武帝预定陵墓所在地为茂林,强迫全国各地富豪迁移至此。按资产来算,郭解平日里疏财仗义,家无余财,但当时负责移民的官员考虑到郭解的名气太大,还是决定让他移民。大将军卫青向汉武帝求情 “郭解家贫不中徙”(郭解还没达到富豪标准)汉武帝一眼看穿其中利害关系 “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郭解可以劳动大将军为其说情,怎么可能家里穷呢)。没有办法,郭解被迫移民,消息传出后,当地与其结交富豪送钱送物,数目达千万钱。钱对于郭解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杜月笙当时的地位超出郭解很多,钱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以他的人脉和手上的权利,要有钱只在顷刻之间,钱只是手上资源的体现,但资源换算成钱又无法计数了。

其他网友回答

杜月笙,民国时期上海青帮大佬,一生非常有传奇色彩。从一个小瘪三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周旋于外国领事、军阀政客、社会名流,商界领袖之间,在大上海这个十里洋场搏出了自己的特殊地位。

杜月笙的生意范围非常广,1925年与黄金荣、张啸林组建“三鑫公司”垄断鸦片、赌场生意;1929年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1931年地下吗啡和海洛因加工厂;1932年组织恒社借此广收门徒,插手上海新闻界、电影界;1941年组织中华贸易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进行国统区和沦陷区间的物资贸易,借此大发横财。

到1946年杜月笙的生意遍布上海的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闻等领域,影响巨大,就是“太子爷”蒋经国去上海进行金融改革也要先拜码头,与杜月笙商议。

就是这样一个牛人到去世的时候仅仅留下了10万美元现金,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杜月笙财富主要是在上海的房产、公司股票等固定资产,在上海解放后这些东西就都被收缴了。

其次杜月笙讲排场,平时生活奢华。上海杜公馆有汽车9量,司机仆人18人,保镖10多人,再加上平时的吃喝用度,每年需要200万大洋,开销大。

最重要的是杜月笙的做人原则是“存钱不如存交情”,所以大笔花钱结交各界人士,只要有困难求到杜月笙头上,杜月笙大把撒钱帮他们解决问题。所以杜月笙虽然是个黑帮分子,朋友却遍布各界。徐新六、陈光甫、唐寿民等金融大亨;章太炎等知名学者;熊式辉、张群等国民党要员都是杜公馆的座上客。1949年杜月笙离开上海之前烧了别人欠他的所有欠条,其中欠款额最小都有500根金条,可见杜月笙这是烧了多少钱。

其他网友回答

民国时期,杜月笙绝对是一个传奇,他自幼父母双亡,在舅舅家寄人篱下讨生活,14岁只身闯上海,从一个小混混到闻名天下的上海三大亨之一。

1902年杜月笙投靠黄金荣,靠着自己的灵活和忠诚取得黄金荣夫妻的信任,渐渐熟悉了抢土(鸦片)和赌场生意,独当一面,不过,杜月笙善交朋友,为人大方,别人存钱,他存交情,当时并没有多少积蓄,人脉倒是积累不少。

“有事找杜先生”,成名之后的杜月笙,在30年代转向实业之前,仍然经营鸦片和赌博两项生意,娶了四房太太,每位一栋楼房。也算是产业吧。

他对别人找他办事,几乎有求必应,杜公馆的账房先生专设一笔款项,用来为素不相识的乞丐发放救济。他年年打发数以万计的上海乞丐,还要让孤苦贫弱者按月到杜公馆领钱。

他有多富有,不好计算,我就从他在民国二三十年代的置办的实业和种种大手笔来感受这位大亨的传奇人生。

1925年五卅惨案后,长时间的罢工,使上海10余万工人面临严重的生活问题,有关方面发起捐款接济,杜月笙最先响应,自己捐出了大笔款项,还发动他在工商各界的朋友踊跃捐助。

据统计,各界人士捐款数额共计100余万元。由于有这笔庞大的捐款,维持了爱国工人最低限度的生活,使得帝国主义资本家无法向工人施加压力。

英国人范尔迪,曾经被人绑架,是杜月笙救了他,他任驻沪总领事之后,在鸦片与赌博两项经营上与杜月笙坐地分赃,杜月笙每月从三鑫公司收取30万元的“私人津帖”。

1926年,杜月笙、张啸林与军阀孙传芳合作,孙传芳委任杜月笙为督署咨议,流氓与军阀合作贩运鸦片,有多少利润,不足为外人道也。

后来,杜月笙出巨资掌控新闻界。识字不多的杜月笙十分重视新闻的作用,他不但和报馆老板拉关系、攀交情,还一心结交著名主编、编辑和记者,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的朋友,赢得这些人的依赖和尊敬。

他知道这帮报业人员多半薪金不高,生活清苦,所以,不但不向这些“学生”、“学生子”索要贽敬,还按月给他们发放津贴。按照当时的物价,如果其中某个人把这笔钱存起来,一年之内就能买一辆小汽车。

杜月笙在中外文报刊杂志中都埋伏着自己的人,所以,他在大上海控制舆论的能力比那些暴虐的军阀们更有效,也更彻底。靠这种掌握报纸新闻界的力量,杜月笙为很多达官贵人抽掉了不宜外扬的桃色丑闻。受惠者自然会感激涕零,以后遇到杜月笙有事,不用开口便一个个主动上前帮忙,鼎力相助。

到了30年代,日本在1932年挑起“一·二八”战事,给上海造成严重破坏,直接蒙受损失的工厂就有963家,死伤及失踪工人10280人,经济损失将近6000万元,正在迅速发展的工商业遭受重大打击。

劳资双方关于遣散费的争端层出不穷,矛盾尖锐,国民党的军政机关对此也是束手无策,于是,杜月笙出场了。

杜月笙把劳资双方请到杜公馆,耐心听取意见,让老板发足工人一个月工资,其余两个月工资由杜月笙负担。他说到做到。第二天,劳资双方共同向杜先生登报鸣谢,有时还会把一块歌功颂德的匾额送到杜公馆,杜月笙一律笑纳。

在上海经济复苏前的几个月,杜月笙用这种方式调解了很多起劳资纠纷,家里接受的匾额都没处摆了。

同年,杜月笙在陈群的鼓动下在上海西区法华镇辟地30亩,兴建校舍十数座,创办了正始中学,自己任董事长,聘请陈群当校长,从国内外重金礼聘有名教师来这所学校任教。

正始中学共有6000名学生数额,学费只是象征性收取,对家中有钱的学生略微收一点,对大多数家庭贫苦的学生不仅免费,连衣食住行都由学校包办。

正始中学校舍宽大宏伟,单是大礼堂的面积就在上海所有学校中排在首位,而且校内还设有停车场,这在当时更是前所未闻的。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成立首届“市参议会”时没有合适的会场,最后就是在正始中学的大礼堂开的会。驻沪各国领事来参加会议,见到这么大的中学,无不感到惊讶。

杜月笙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特殊奖励:高中毕业后考入国立大学或日本大学的,由他资助一切学习费用。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就是从正始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西南联大的,他就得到过资助,他还说自己的英文和数理基础都是在正始中学打下的。原北大副校长朱德熙是中国著名的文字学家,也曾是上海正始中学的学生。

进入20世纪30年代,杜月笙逐渐放弃了鸦片、赌博等“传统行业”,致力于工商金融等近代经济。

他涉足面粉业,轮船交通,创办银行,名下产业数不胜数,头衔一大堆。比如任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理事长、上海市面粉交易所理事长,在属于上海十大业之一的面粉行业中,杜月笙成为行业领袖。他还是大达轮船公司董事长。后来又成为上海船联会理事长,这也是工商界的重要头衔。

1929年3月7日,杜月笙成立“中汇”银行,自任董事长,上海滩豪富、大英银行买办徐懋棠,以及时任通江信托银行经理的朱如山,向中汇银行投资成为股东。

凭着杜月笙手眼通天的关系,中汇银行刚一成立就可以向国民党中央银行领用钞票,在当时,向国民党中央银行领用钞票的银行都能得到一笔补贴。

中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杜月笙的鸦片贸易及其他黑色生意的收益,开辟进入合法生意的渠道,也就是洗钱。

后来杜月笙又耗资150多万元兴建了中汇银行大厦,可见此前赢利不俗。1934年9月28日,中汇银行迁入中汇大厦内办公。这幢大厦位于延安路与河南路交界处,解放后长期作为上海博物馆使用。

1935年杜月笙又接管中国通商银行,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和官代表。这是他在金融界更上一层楼的转折点。

中国通商银行在近代中国地位特殊,是中国第一家华人创办的商业银行,发起人为鼎鼎大名的洋务先驱李鸿章和盛宣怀。

此后,杜月笙成为上海银行公会理事,又当上了国信、浦东等银行的董事长,到30年代后期,杜月笙更担任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大银行的董事,在金融界牢牢扎下了根,地位显赫。

1933年2月25日,杜月笙成立恒社,这是一个属于杜月笙私人的新型的民间社团组织,杜月笙任名誉理事长。

恒社是一个上流人物的社团组织,也就是富豪俱乐部。

在1933年2月至1937年5月这四年时间里,恒社社员增加了数倍,由130人增加到564人。其中有402人至今还可查到详细名单,他们多数是商人和实业家,占54%;

1931年6月8日至10日,举行家祠落成及“栗主入祠”典礼。场面壮观宏大,让人叹为观止,古代皇帝出行也不过如此。

当天,华、英、法三界居民倾城而出,道路两旁是绵绵不尽的人墙,路边的建筑物上都挤满了人。5000余人的仪仗队伍,连绵两英里,上午9点钟出发,从华格臬路走到金利源码头,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

仪仗队是英国巡捕打头,法租界巡捕房里的越南籍巡捕全副武装,出动近百辆自行车。在他们身后,排着三五十杆特别巨大的“杜”字大旗。黄金荣办的金荣小学学生,穿海军式的中国童子军制服,敲起洋鼓,扛着齐眉棍,负责护送钱业公会合送的旗伞牌亭。

几乎全上海的军队要员和政界人物都送来了匾额,比如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淞沪卫戍司令熊式辉、军法总监何键、淞沪警备司令部张春甫副司令、上海市长张群、外交部长王正廷、监察院长于右任、司法院长王宠惠等等。

庆典之后是三天连台好戏,名角云集,梅兰芳从广东赶来,荀慧生在上海大舞台演出,程砚秋从哈尔滨赶来,尚小云从天津赶来,其他如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肖长华、姜妙香等也都早早赶到。附近几县赶去看热闹的根本不能入场,便由天蟾舞台等戏班在外面演唱招待。每次开饭1000桌左右,要分四五次才能开完,几乎整天都在开饭。

1931年7月中旬到9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流域普降大雨,17省受灾,灾民近1亿,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1/4。

8月16日,国民政府成立赈灾机关——国民政府水灾救济委员会,宋子文担任委员长兼财务组主任,孔祥熙任联络组主任,杜月笙、虞洽卿、张啸林等受聘担任委员。杜月笙为该委员会捐款三次,每次银洋1000元。

1931年8月,江苏省赈务委员会决定以官筹义放的办法组织水灾义赈会,18日,江苏水灾义赈会正式成立,杜月笙、张啸林、王晓籁等15人任常务委员。

来看看杜月笙的大手笔吧。

水灾急赈会8月26日拨给汉口的1万包面粉中,有5000包由杜月笙捐助;拨给安徽的5000包面粉全由杜月笙捐助。杜月笙又动员金廷荪、钱志翔、黄振东、黄涤箴、李应生5人各捐面粉1000包。杜月笙还给江北灾民捐了棉衣5000套,银洋10000元。

水灾急赈会从成立到1932年5月24日结束,共募得赈款2611771元(零3角8分8厘),支放2607049元(零7角9分),实存4721元(零5角9分8厘)。杜月笙的募款和个人捐款总数在53万元左右,超过水灾急赈会募款总数的1/5,远远高出他人。

1931年夏秋这次大水灾,杜月笙在中央、江苏、上海三个赈济组织担任职务,为救灾做出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

受水灾的影响,1931年7月,上海商业银行遭遇一次严重的挤兑风潮,杜月笙迅速拿出100万元现洋,又动用关系,让那些从事烟土、赌博的富豪筹集200万打进银行,帮助这家银行扭转了局面。

上海商业银行老板陈光甫绝处逢生,对杜月笙感恩不尽。1934年,杜月笙的中汇银行迁入新落成的中汇大厦,陈光甫存入“堆花”白银50万两,期限一年,这等于让杜月笙白白使用12个月,利息分文不取。

关于杜月笙的传奇故事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我这里只是撷取一些片段感受这位大亨的魅力,他不仅仅是富有,他的游刃有余的社交,国难时的解囊相助也让人佩服不已。

我是历史逸事,专注于历史知识分享,欢迎转发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上海滩“地下皇帝”杜月笙是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他手里握着当时上海最赚钱的八项产业:娼妓业、赌博业、烟土业、银行、戏剧演出、轮船运输、纱布交易和面粉交易。

杜月笙家里的豪车、豪宅花了1000多万大洋,每一年杜家吃穿住行、请客等开销又高达200万大洋,算上杜月笙手下公司的价值,他身家已经过亿。

在那个时候,大洋的购买力很给力,合租公寓一个月的租金是8毛钱;去酒店吃牛羊火锅,一顿才1元钱;买四五十斤大米,也才一块钱。

粗略算下来,杜月笙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亿富翁。

其实,杜月笙也做过类似定一个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的事情。

1946年,杜月笙曾搞过一次选美比赛,他的目标很明确:赚到20亿!

那一年,苏北下了几个月暴雨,苏北地区低洼处都被水给淹了,数百万农村的受难居民便涌向了南京、上海等地。

这么多难民每天的吃、喝、住的开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笔钱谁来出呢?当时的国民党高层表示:我不想。

于是,这群人便相互踢皮球,希望对方能解决这个问题。

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找的解决问题的人,就是杜月笙。

那么,杜月笙又是如何赚到这20亿的呢?

杜月笙在上海银行工会的例行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建议:成立“苏北难民救济协会”。

协会只是一张捞钱的皮,更绝的还在后头,杜月笙深知要想让一个男人甘心掏钱,最好的办法是从女人入手。

于是乎,杜月笙便控制各大报刊,刊登了一条关于“上海小姐”选美活动的公告。

这次选美,既然是为了赚钱,那肯定参加选美的主角都要认真挑选,必须生在富贵家庭,唯有这样的女人才能让杜月笙捞到钱。

市民们一看,这参加选美的不是大家闺秀,就是军阀情人、巨富小三,他们的八卦之魂瞬间点燃,2万一张的票被抢购一空。

我们来看留到最后的三位小姐的身份:王韵梅是范绍增的情人,刘德明身后势力同样不弱,谢家骅是上海化工原料大老板谢葆生的女儿。

三人为了获得冠军,便开始砸钱买投票,范绍增手笔最大,为讨女友欢喜,花了4000多万。

最后王韵梅以65500票当选冠军,亚军谢家骅25430票当选,季军刘德明是8500张。

这次比赛筹集的钱远超20亿,但最后杜月笙除了以探病为由,给汪宝瑄这位负责和杜月笙一起救灾的参政员送去了2000万之后,其余钱基本都被大佬们瓜分了。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上海滩地下皇帝杜月笙到底多富有.webp”/>

与杜月笙时期上海滩的大佬都有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