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 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

清明古诗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 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

网友提问:

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

优质回答:

现代人对杜牧的《清明》误解甚深,例如这“路上行人”,现在大多数人都理解为在路上行走的人,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重新读一读这首诗。

读诗,平声宜读低拖长,仄声宜读高读短,入声字则最短促。

“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平仄为:平平平仄仄平平。这句诗中“节”是入声字,因此整句诗应该读为“清-明—时-节·雨-纷—纷————”,其中标为黑体字的“时节”时全句音节最高的地方(下同),而这也正是诗人要特地强调的地方。

现代人读这句诗,往往将“清明”二字读得最高,以为诗人着意强调的是清明,其实不然。诗人强调的是“时节”,强调这是一个不同于平日的日子。这一天,普天之下的人们都要停下平日的生活,共同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上坟祭祖,表达对先祖的怀念,祈求先祖的保佑。但通读全诗发现,诗人仿佛置身世外一般,竟然没有去做这一件普天之下的人都会去做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就在第二句里。

“路上行人欲断魂”,其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句诗中的“欲”字为入声字,因此整句诗应读作“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里,诗人强调的是“路上”和“欲断”。那么,谁在路途之上旅途之中呢?自然是诗人自己。这也就解释了诗人为什么没像其他人一样去祭祖,是迫不得已,而不是不愿意。因此才有了“欲断”之说。“欲断”就是想要断,其实断不了。诗人想要魂魄离了自己的身体,回复家乡,上坟祭祖,可这件事无论如何却是做不到的。“欲断”是理想,不能断是现实,这让诗人内心如何不能痛苦忧愁万分呢?因此诗歌第一句中的“雨纷纷”便是在渲染一种悲凉凄楚的氛围。

诗人心中痛苦忧愁,欲寻酒一醉而解愁,但他是个旅途中人,人生地不熟,于是才有了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是”,其平仄为:仄仄仄平平仄仄,其中“借”字为入声字,因此这句要读为“借·问—酒—家——何—处—是—”。诗人在此句中强调“借问”与“何处是”,表明他急于找到喝酒的地方,一醉解千愁;同时也再次说明他确确实实是一个“路上行人”,羁旅他乡,见他人上坟祭祖络绎不绝,自己心中是多么痛苦忧愁。

但最后的答案却是令人失望的:“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句的平仄为:仄平平仄仄平平。“牧”字为入声字,因此这句读为“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在此强调“遥指”二字,意在告诉我们,他想要寻觅酒家,他想要一醉解千愁的地方,在遥远的杏花村,可望而不可即。欲解愁而不得解,心中的愁苦便又增加一倍,可谓是苦上加苦,愁中添愁!现代人读这句诗,却往往将关注点落在“杏花”上,以为那是美好与希望,却是大大地误解了古人的心思!我们古人为何会“伤春”呢?不就是这些“春花”惹来的吗?诸如“杏花”一类的“春花”,虽然美丽,却极易凋谢,仿佛人生中的青春年华一般。当诗人看到杏花盛开的“杏花村”时,怎么会产生希望?他大概会想到自己迅速逝去的青春年华吧,从而再生愁绪!

综上而言,这首《清明》抒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羁旅他乡,因思亲念家而生的愁苦之情。而这种心情,现代人一般难以体会到,因为时代确实变了。我们不再相信鬼魂,自然也不会相信有祖先保佑,上坟祭祖只是一种传统习惯的延续而已。再者我们的交通通讯技术大大增强了,即使相隔天涯海角,想见一面还不是一件太过困难的事情,而这对古人来说难如登天,因此思亲念家在那个时代是常常被人书写的情怀。至于清明假期出去游玩,这也很正常,毕竟这是难得的假期。再说了,古人过清明节也并不是哭哭啼啼的,难过得要死,他们也是借祭祖跟祖先唠叨唠叨家里的事情,祈求全家平平安安,幸福安康,就相当于咱们现在所说的“阖家团圆”,也是一件相当愉悦的事情。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清明节是祭祀祖宗死去亲人的节日。路上来往的人思念祖先亲人心切,不但心情沉重,而且行动怱怱,象丢掉魂魄一样,更何况小雨纷纷。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清明这个时节是家祭的日子啊,那些路人有可能是上坟归来,还不能从悲伤中完全解脱出来,所以杜牧这句是完全符合情况的!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webp”/>

与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