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腔里传民谣

南丰腔里传民谣

欢迎关注小新杂谈如果喜欢本期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吧~民谣,是民间流行的、赋予民族色彩的歌曲,它因历史悠远,又经过多少代民间艺人的传承提升演变,往往不知道其原作者的尊姓大名,但因为越是民间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永久的。◆ ◆ ◆◆2020文/南丰后人前不久,笔者在我县乡间走亲访友,偶然获悉了一首民谣,它多年来流传在浙江西部农村,用方言南丰腔(据1994年版江西《南丰县志》记载:洪武三年,南丰遭战乱天灾,县民始迁徙外流,浙江常山居多。又称:明清数百年间,南丰县不少农民迭遭战乱和天灾迁徙外流江西玉山、浙江常山、江山等地)演唱,它结合了地域方言、时令节气、劳动民俗以及吟唱者的个人情感,逐渐形成了具有浙西农村风俗特点的较为完整的民谣——“十二月时令歌”,一幅幅生动活泼、抑扬顿挫、期盼美好生活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现初步梳理如下,也许有些习俗不合当今时势,故以此抛砖引玉求教各位方家。?点上方音频收听浙西十二月时令歌《浙西十二月时令歌》正月陪陪客,二月铲铲麦;三月小心过,四月有麦磨;五月吃吃苦,六月撑破肚;七月打打牌,八月放晒柴;九月待一算,十月有戏看;十一月种种地,十二月做皇帝。经过请教几位民间艺人,笔者初步理解十二月歌词大意如下:农历正月,是我国传统的走亲拜年时间,所以陪陪客人很有必要,到了二月份,麦苗青青,正需要施肥抚育管理。在这两句的尾字——“客”和“麦”两个字在南丰腔的读音中是押韵的,因而传唱起来朗朗上口。三月青黄不接,需要盘算着小心过日子,到了梅子黄时的四月,金黄的小麦就可以收获了,当然,磨麦子(因为农村以前大多用石磨)也需要很多功夫。五月的天气,虽然百花盛开,但是替补粮食的麦子基本上吃光了,还得精打细算,甚至去挖些野菜(包括苦麻)充饥,这样,到了六月,新米出来后,就可以放开肚皮吃饱饭。七月的时令仍然火热,干脆猫在家里,打打牌取乐,待到凉爽的八月秋风至,要记得进山砍柴,为生活取火做准备。农历九月天高云淡,心中向往着美好,大家美滋滋的,真诚地盼望——十月的金秋时节,可以请上戏班子进村演戏喽。到了小阳春的十一月,总有那么几个好天气,所以要抓紧时机种小麦、种油菜,等到天寒地冻的腊月,那就在老房子里烤着炭火,炖着肥肉,过着“闲谈四月八”的“皇帝”日子。

关注小新杂谈,做独立平静豁达的人文丨南丰后人民谣演唱者丨曾令兵监制丨丑小新请关注我戳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