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事件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掉的太子

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事件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掉的太子

网友提问:

玄武门事变中,秦王李世民是真的被逼杀了太子的吗?

优质回答:

要讲玄武门事变,公元623年“刘文静事件”这个导火索。刘文静是李世民的心腹,他和太子的心腹裴寂有矛盾,在家中发牢骚说,我一定要杀了裴寂这个人,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唐高祖李渊知道了,李渊不顾,李世民的苦苦哀求,下令把刘文静给处斩了。

这件事对李世民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感到无论立过多少战功,只要不是皇帝,将来被人家像蚂蚁一样捻死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他要成为太子,但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为人相当谨慎,轻易的抓不到他的把柄。李世民用该怎么办呢?

李世民想到了一计,李世民在宫里贿赂嫔妃,让李建成感到了危机,于是李建干去拉拢杨文干。公元624年的夏天,李渊到玉泉山避暑,把朝政交给太子打理,没过几天,突然有人到玉泉山告密说,太子李建成私运甲胄给杨文干,李渊大吃一惊,他想,我本来是打算让太子实习一下,没想到他这么等不及,马上派人把太子给叫来,同时,李派人到杨文干那里去调查,派一个叫宇文隐的人去查这件事,宇文隐是李世民的人,杨文干开始并不想造反,宇文隐到了杨文干那里夸大其词,说自己是太子的人,太子命令起兵造反解救他,否则大家一起完蛋。杨文干起兵造反了,李渊马上扣留了太子,比如审问他说,是不是你给杨文干运送了甲胄,李建成回答是有这件事,李渊又问,杨文干造反和你有没有关系?李建成一头误水,反问道杨文干造反了吗?儿臣一点不知道。李渊马上召见了秦王李世民,又亲口许下承诺,只要你这一次能够平定杨文干叛乱,我就将改。立为太子,把你哥哥封到蜀地为藩王,李世民心里非常高兴,这是第一次从李渊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李世民不是吹的,很快的把叛乱给平定了,当他返回长安,没有着急去家,就不去了皇宫里见李渊,李渊避而不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渊在这几天里就然发现了秦王府杜岩这个人既然和杨文干叛乱有关,李渊在处理太子部下过程中顺带杜岩给流放了。只字不提改立太子之事。

于是李世民又生一计,公元626年春天,太子李建成在东宫设宴,请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喝酒,李元吉那天很高兴,因为李渊刚刚封他为行军元帅,他是一直站在太子这一边因此提前来到太子府,向太子告知这个喜讯。他们三个人喝酒,都有各自的小算盘,李世民很快喝醉了,就回家了。

第二天从秦王府中传出李世民中毒吐血,这可把太子李建成吓坏了,但是李渊仅仅发了一道圣旨给李建成说,秦王酒量不行,你以后不要请他喝酒了。李世民大失所望。

公元626年夏天,突厥人突然犯边,李建成劝李渊,这次出征不要派秦王李世民,应该让齐王李元吉挂帅,说可以借次李世民兵权,让李世民部下跟着齐王李元吉出征,李世民得知消息,马上进宫去找李渊,并对李渊说了一番话,儿臣有一件事现在不得不说了,建成、元吉灭绝人伦,淫乱后宫。李渊大吃一惊,准备第二天找李元吉和李建城当面对质,李世民觉得机会来了,李世民通过大量的金银财宝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常何,这在发现常何墓墓志铭里明确记载,常何为李世民提前打开玄武门,让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为什么选择玄武门动手?因为玄武门离齐王府和太子府很近,他们急于去进宫解释,一必走玄武门,太子和齐王骑马进入了玄武门,突然被李世民的部队包围,但是太子并没有惊慌,因为他认为常何的部队在这里,李世民不会对他怎么样?但是齐王李元吉看出了端倪,率先拿着弓箭对准了李世民,但是李元吉毕竟很年轻,在这千钧一发的过程中,平常射术精湛李元吉竟然手发抖了,李世民为了当皇帝,把性命置之度外,他没有管李元吉,而是把目标锁定正在发呆的李建城,李世民弯弓搭箭一箭射杀了李建城,李元吉被尉迟恭杀掉。接着李世民命令尉迟恭进宫保护李渊,并告诉李渊太子和齐王造反,被秦王平定了,太子和齐王死在乱军当中。李渊惊荒失措,三天以后,李世民封为皇太子并下诏一切军政大事,

都交给太子处理。三个月以后,李渊让位给了李世民。

玄武门事变成为李世民的一生的污点,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说,太子和齐王淫乱后宫这件事,到底有没有都很难说,这成为电视剧发挥的材料。

其他网友回答

那都是政治权利的斗争,我个人认为不是被逼的,是预谋已久的计划,因为李建成是太子,继承皇位是天经地义的,李世民为了权利必须除掉李建成这个绊脚石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是被逼的。

据史料记载,当时李建成向李渊极力建议由李元霸担任元帅,带领李世民的手下将领进行征讨外敌,借此夺回李世民手上的兵权。

而对于次建议李渊颇为认同。所以李世民没有考虑的余地。在李建成与李元霸进宫面见李渊之前,只能放手一搏。李世民很早就重金收买玄武门守将,当李建成进入玄武门后,李世民没有任何犹豫,一箭就把太子射死。

综上所述,李世民是为了保存自己生存和荣华富贵,在极端的特殊的政治背景下,被逼杀了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