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报道:《“林记出品”:用文学展现美好家风》

《生活报》报道:《“林记出品”:用文学展现美好家风》

(林建民系“林记出品”主笔之一。这两首歌,是对始终关心、支持和爱护“林记出品”的所有好朋友的感谢、祝福与致敬!)

《生活报》记者 王晓晨“神存富贵心陶然,诗文歌诵舞蹁跹。疏食饮水传世久,寻常人家有清欢。”2018年1月22日任职高校写作教师的林超然振臂一呼,家人群起响应,一个名为“林记出品”的原创文学公众号从此登场。每逢春节,林家一女三子从天南海北赶回老家(黑龙江省望奎县)同父母一起过春节的惯例,一家人总有道不尽的亲情,聊不完的话题,加之又都爱好文学,林超然提议举全家之力,开办一个微信公众号,把对家人、对亲友、对故园的爱倾注笔端。于是国内独树一帜的“家庭文学写作工坊”。如今,公众号引起了全国近百家媒体关注,已有14位家人公开发表过作品。“林记出品”成员中,年纪最大的78岁,母亲孙守云。最小的12岁,侄孙女林烯,在上初中一年级。学历最高者是博士,最低者母亲孙守云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老父亲林修文77岁,从小就害怕作文,患过脑血栓之后左半个身子就再不灵便。但为了支援公众号,老人家75岁开始尝试写作。老母亲孙守云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文稿有很多错字、别字。但岁月是最好的学校,加上老人家有了不起的记忆力和感受力,有些文字让不少读过大学的人都自愧弗如。长女林建华是农民。平时里她也暂时放下锄头放下农活儿,拿起了笔,不甘人后,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林记出品”文字生动、故事感人、小学二年级文化,只读了五十八天的孙守云老人的文章总是最为质朴的,也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在老人家的点点回忆中,我们可以看见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在“小事琐记”中,看得出时代留在人身上的深深的烙印。《读书记》写的是一个老人家遥不可及的上学梦。“母亲去世,家就天崩地裂了。我读书,上学的日子就这样结束了”,对于老人来讲,那是太过遥远的记忆,又是太过清晰的记忆,清晰到连“五十八天”这个数字都记了大半辈子,因为这是她心底最大的遗憾。在诸多文章中,有一篇文章阅读、转发量极高,大家纷纷表示“读后湿了眼眶”,便是林超然、高方夫妇的同题散文《银婚札记》,有着几十万的阅读量,林超然的文章略显调皮,有对夫妻共同走过的旧日时光的感慨,有对女儿的愧疚,还有对贤妻的深深敬意……将一个男人对妻子的爱,对女儿的疼,表现得温婉含蓄,意味隽永。而妻子高方的散文,就颇具“女人”味,从婚礼那天讲起,也许,在女人的心中,婚礼是自己的一个全新的开始,是走向幸福的起点,回忆中清苦带着甜蜜,记录了相遇相识相知的三十年,相爱相助相守的二十五载。在两篇散文中,我们读得到对于生活的爱、对于伴侣的爱和对于理想、信念永远不屈服的追寻!在多年以后,《金婚札记》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公众号创办近两年以来已发文300多次,先后被50多家媒体关注,几乎所有的新创作品都被国内报刊发表,公开发表作品成员目前为14人,未来可达20人,近乎全员参与。订阅者逾5000人,涉及全国300多个城市、世界20多个国家。这个家庭,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和谐之家、写作之家。目前公众号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4人,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2人,黑龙江省评论家协会会员3人。林超然坦言,他和家人希望“林记出品”能让人看到在寻常百姓家文学写作实践是否可行,看到文学对家教、家风的美好浸润,更希望借助自己的尝试,来提振寻常百姓写作的信心。(2020年1月12日《生活报》,记者王晓晨)

“林记出品”——全国首个“家庭文学写作工坊”神存富贵心陶然,诗文歌诵舞蹁跹。疏食饮水传世久,寻常人家有清欢。此为一间被全国逾100家媒体关注、发表、报道的家庭文学小铺儿。自2018年1月22日起,这个国内独树一帜的“家庭文学写作工坊”忆家事,说人生,谈写作,论文艺,以“林家写,写林家”的别致方式,构建了一个文墨飘香、情深意浓的文学大家庭。公众号几乎所有的新创作品都被国内报刊发表。目前主笔为12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4人,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2人,黑龙江省评论家协会会员3人),未来可达20人,近乎全员参与。“林记出品”订阅者涉及全国300多个城市、世界30多个国家。祖孙三代共同经营的“林记出品”慢慢从一个闭环系统变成了敞开的空间,公众号最初的定位“一家人坚持精神聚餐,只为亲情抚慰、岁月安宁”,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今,“林记出品”已从宅门延伸到校门,延伸到社会,希望借助自己的尝试,来提振寻常百姓写作的信心。如您有兴趣,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林记出品”!烦请您同时推介给今生愿与文学结一场尘缘的家人、好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