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以下哪种职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蚂蚁新村今日答案最新9月11日

随着科技发展,以下哪种职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蚂蚁新村今日答案最新9月11日

点击查看【蚂蚁新村今日答案最新2022年(今日已更新)】

问题

随着科技发展,以下哪种职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电报收发员

解析:电报曾经是最迅捷的长距离通讯方式。随着电话的普及,海底电缆的铺设,电报被取代,电报收发员这个职业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电话接线员仍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

前几天在图书馆的一层翻看到一本书《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前面作者挑出来讲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技术突破点,初看是技术史,但好像并不是。反而是最后的《结语——从“铁笼状态”到“汇流模式”》吸引了我,里面有些观点很有意思。

这一章里面提到了马克斯·韦伯对现代性最著名的论断之一:现代的铁笼。韦伯对现在社会的基本判断是,理性化把现代铸造成了一个铁笼。

关于铁笼的概念,曾经看刘擎的《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里面讲过。现代社会是一条流水线,社会中的每一个部门,无论是官方,还是企业,都是这个自我循环的流水线上的一环。社会机器由人组成,人是其中最细小的零件。

文中说:

“对于机器来说,它只关注零件能否正常发挥功能。个人的人格品质、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趣味,这些与功能无关的因素,在理性计算的逻辑面前都要被忽略不计。

社会呈现出机器的属性,人则被非人化,被看作是机器的零件,这种倾向成为了现代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韦伯形象地把这种特征概括为铁笼。这就是铁笼这个词的由来。”

铁笼有两个弊端。首先是造就了一种片面的社会文化,习惯于用工具理性的逻辑处理一切问题。其次,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用对待机器零件的方式来对待人,人本身也被这种关系所塑造。

但这是韦伯的最终观点吗?当然不是,后面我们会讲到。明白了什么是“铁笼”,先回到《技术与文明》这本书,作者认为技术造就一步步地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

譬如电视发明前,家庭生活古早时候的模样是全家人围着餐桌,爸爸看报,妈妈织着毛衣,孩子在一旁做作业,偶尔遇到不懂的问题,爸爸还会辅导孩子。而电视发明后,“对话”变成了“宣讲”,电视传播什么,观众们就聆听什么,即便偶尔对话,也是围绕着播出的内容。

如今智能手机发明后,交流模式又发生了改变。社交、购物、学习、看剧……都可以用手机来完成。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现在我们不再面对统一的屏幕,而是每个人都有一块屏幕。”

有些手机里的App为了要日活率,设计了在线多长时间看多少内容给多少钱的奖励机制,导致有些老年人天天拿着手机不撒手,为了靠在线时长攒积分换钱。其实即便保证天天在线,每个月也就​十几元钱。这其中,还会引导你下载更多的App,玩低智的小游戏,看那些内容质量很差的小视频,逐渐的还引入有卖货小视频。为了赚十几元,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低认知的App平台上值得吗​?!​

另一方面,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英国的数据公司在2016年运用社交媒体和用户隐私数据,为支持英国脱欧的团体提供服务。

这个公司分析人们想要脱欧或留欧的原因,制作专门的倾向性广告,只投放给他们锁定的“摇摆人群”,暗示欧盟是造成生活不顺和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最终,英国公投脱欧,消息震惊世界。

脱欧是个复杂的问题,我想用技术影响投票或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互联网公司对用户隐私数据的利用问题却实实在在的存在。

面对种种问题,在书中,《技术与文明》的作者认为:“在一个技术型社会里,‘把问题甩给专家’未必有效。”他阐述了原因:专家也生活在“铁笼”里,而且专家也不是无私奉献的,“完全有可能只从自身小集团利益出发,而不顾及大众利益。”

不了解技术的人,其权利必然会受限,利益也将被剥夺。如果民众还是习惯于把一切都交给专家,习惯于当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巨婴,那么技术专制就一定是必然结果。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一种思维方式:

任何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有90%的工作流程被技术取代。

他举了个照相机的例子,以前都要人工冲洗照片。如今技术发展,用数码相机打印照片,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打印出来了。作者说过去摄像师拍摄和冲洗需要很多助手,如今这些助手的工作岗位早已消失。

通信领域也是。电报收发员、打字员……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还有个学外语的朋友就非常悲观,他觉得未来不需要翻译人才,因为现在根据声音就能翻译的软件已经出来了,准确率越来越高,而且语种还丰富。

那既然都有被淘汰的风险,如何才能不被技术取代呢?作者认为剩下的10%是与人相关的工作,要么5%是“连接技术与人”,要么5%是“连接人与人”。作者对这后5%也不看好,他觉得“整体而言,在这个信息过分泛滥,机会过分稀缺、阶级过分固化的年代,靠说服能博得的信任是整体下降的。社会越发展,这5%的工作越是看运气。”

他看好“连接技术与人”,这意味着“跨域”。在技术飞速更替的年代,眼光只局限在本身专业领域是很危险的事情。

你并不是要把一项技术卖给什么人,而是要发现,某项技术能够为什么领域带来价值。要实现这一点,既要真正了解这项技术能够实现什么,它的优缺点和发展进程大致是怎样的,又要了解它所施展的领域,它真正的需求在哪里,市场规模是怎样的,能够取得多大的替代效应。

作者在谈完跨域后,下一段小标题是“打破铁笼”。这里我们就需要再回到韦伯,既然提到他的理论,那么我们就该把他的理论讲完。在《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关于“现代的铁笼”也提到,韦伯认为:“铁笼一方面囚禁了人的灵性,但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我们。”

没有这个铁笼,就没有现代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文明。铁笼虽然冷酷无情,但它让整个社会高效地运转,创造出巨量的工作机会,提供空前丰富的物质和文化产品,在大范围内解决了那些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问题:贫困、匮乏、奴役、疾病等等。

铁笼是冷酷的,但它同时又是现代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认为彻底打碎这个铁笼就能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这无疑是一种天真。如果找不到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打碎铁笼只会让我们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是不是困惑了,一个作者说要“打破铁笼”,另一个作者说“打碎铁笼只会让我们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继续往后看,《技术与文明》的作者指的是打破自身观念的“铁笼”。

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原电视台媒体大佬,跳槽到互联网公司工作,刚开始什么都看不惯,这也不行,那也不专业。但事实却是,这家互联网公司的业务至今仍在快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他当年所在的知名媒体。

还有实体百货业,以前大家都去商场买东西。后来变成了在互联网上买东西,再后来有了直播卖货。有趣的是,现在卖货的不仅仅是售货员了,还有演员、主持人、甚至是教师……社会趋势变化之快让人有时都来不及反应,只能试着去融合,在还半懂不懂的时候,其中那些不合理的就再不断地被淘汰。

关于未来,《技术与文明》作者的建议是:如果你是技术型人才,不妨借鉴一下社会科学的视角;如果你更擅长人文社科领域,不妨试着关心一下技术上的“硬变量”。

技术领域和社会规则,实际上互相决定了彼此“铁笼”杠杆的构成成分。谁要想在更宏观的层面上理解究竟是什么约束住了自己的思维框架,谁就该去学习一个与自己熟悉的思维框架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当然,这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成为另一个领域的专家,而是学会另一个领域的思考方式。

技术型社会的飞速发展,本来就提高了判断社会大趋势的难度和门槛,我们只能适应时代,而不是固步自封。

不断学习,不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