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阿富汗是怎么样的国家 真实的阿富汗是怎么样的人

真实的阿富汗是怎么样的国家 真实的阿富汗是怎么样的人

网友提问:

真实的阿富汗是怎么样的?

优质回答:

阿富汗,一个东西方之间的连接地,曾经没有宗教极端、恐怖主义、民族极端的王国,其伊斯兰教信仰不偏激、不冒险,它还曾经自给自足,衣食无忧,人们习惯于高山的陡峻、冬日的严寒、交通的闭塞、思维的定式……

这一切,都在近代沙俄与英国的竞争下、当代苏联与美国的博弈中、20世纪中后期国内革命派与传统势力的较量下,世纪之交至今大国、邻国“始乱终弃”的不负责任中化为乌有,以至于沦落到“乞丐”一般的地位,被媒体称作只有两大出口产品:毒品、难民!

读懂一个国家,地理第一,人文第二,历史第三,文化和国民性第四,把握以上四方面,经济政治已经没有太多意义……

一地理: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地处亚洲中西部内陆、中亚—南亚—西亚的连接点,或更广意义的亚欧大陆之中心枢纽。它有6个邻国,北面是前苏中亚的土、乌、塔,东北以狭长的瓦罕走廊与中国交界76公里,东、南接巴基斯坦,西连伊朗。

崎岖荒芜、平均海拔1980米的山脉覆盖了65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一半,“阿富汗的脊梁”兴都库什山脉呈东北—西南斜贯该国中部1300多公里,它将中亚草原和印度次大陆分隔开。

兴都库什山脉被三处低地平原地带环绕,唯一外流河是汇入印度河的喀布尔河,其他是注入沙漠或湖泊的内流河,众多河谷交错于兴都库什的每个角落,在灌溉渠道支持下形成耕作区。温暖时节,山区坡地和高原被矮草和灌木覆盖,吸引着牧民前来放牧羊群。

全境属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年均降雨只有240毫米,阿富汗民谚“不怕无黄金,惟恐无白雪”道出水资源的宝贵,全国80%的水源来自兴都库什山脉,各地普遍使用地下水。气候也因地形地貌差别较大。

阿矿藏资源较丰富,因地理封闭和战乱等原因基本未开发。美国推翻塔利班后,发布报告称阿境内矿藏价值万亿美元以上,其真实性有待验证。

地理就是命运。阿境内东部和西部山系难以逾越,而围绕兴都库什山系的北、西、南三向,地形地貌为低地平原、沙漠和高原,共同构成宽阔半圆形地区,几千年来,一直是中亚等地马背民族入侵的通道。19世纪后,俄国和英国同样从北、南侵入。再有地震,阿地处欧亚地震带的中部,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尤以东北地区为甚。

二人文:

全国人口3553万(2017),族裔异质,约有30个民族,前4大族占总人口近9成,普什图人占44%,塔吉克人25%,哈扎拉人占10%,乌兹别克人8%。人口中99%为穆斯林,其中逊尼派84%,什叶派15%(以哈扎拉人为主)处于弱势。官方语言为达利语(波斯语一种,使用者占人口50%)和普什图语(35%),还有突厥语(11%)和约30个小语种,中上层通用英语。

阿富汗人多为跨界民族,这与历史和地缘密不可分。普什图人19世纪末被英国殖民者以“杜兰德线”分隔在阿富汗和英属印度(现巴基斯坦);塔吉克等中亚4族与中亚各斯坦国家居民同文同宗,19世纪他们不堪沙皇东正教扩张而移居阿富汗;哈扎拉人主要居住在中部山区,史上因宗教和种族背景受歧视,他们大都吃苦耐劳,以自食其力为荣。

民族矛盾从来不是阿富汗问题的核心,近代以来直至21世纪初,普什图人在该国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后塔利班时代,普什图人与掌管安全力量的塔吉克势力维持着微妙的权力平衡。宗教意识在社会的作用巨大,阿富汗人在信仰方面非常保守,底层部族意识强烈,且笃信宗教,强烈的宗教感情容不得半点被亵渎。

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革命、入侵、内战和“反恐”延续46年,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80%的地区无电力照明,70%多的农村无自来水或水井,50%的儿童缺乏营养,城市与农村人口分别占22%和78%,识字率28%,女性文盲率86%,在校学生男女比例62.5:37.5,预期寿命63.6岁,迄今仍有大量难民滞留巴基斯坦、伊朗,全国1/10以上的人口靠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救济。2011年底始开首条铁路,通车里程75公里。

三历史:

阿富汗的历史悠久而纷繁,豪迈又悲情。

阿富汗”一说来自梵文,古希腊史学家称之为“骑士”,作为地名有强悍善战之意。另一说是古代闪族酋长名字,当地人自认是其后裔,波斯语称为“阿富汗人的土地”。

出土文物证实该地经历过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来自现今波斯和古印度的雅利安人部落依靠武力大规模进入阿富汗……

公元前6世纪,阿富汗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公元前330—前327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以非凡的才能、并借助当地部落领袖完成艰难的对阿征服。此后的近10个世纪里,希腊—巴克特里亚、孔雀帝国、贵霜帝国、萨珊王朝、白匈奴等先后统治该地,公元699年,阿拉伯大军控制了整个阿富汗,此时伊斯兰教已传播了约半个世纪,它在该地区确立,深刻影响阿文化、社会和政治生活,因为共同的信仰是国家认同的最强有力因素。

公元8世纪到18世纪中期,阿富汗依然不是统一的国家,只是伊斯兰教社会环境下穆斯林王朝、突厥人王朝、蒙古人王朝、莫卧儿王朝、波斯萨菲王朝的一部分。它是史学界公认的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希腊、印度、波斯、中国的文化在这里交汇碰触,在学者眼中,阿富汗文化是多元的,既可感受希腊古风,又可聆听佛国天语(以佛教圣地巴米扬为中心),“丝绸之路”千百年为当地中间商提供了利润源泉,又将印度、西域文化传至东方,它既有青铜时代分布在欧亚大陆的草原文化,又可看到阿拉伯穆斯林文化的影子。

1747年,杜兰尼普什图人艾哈迈德挣脱波斯统治,统一所有普什图部落,并在坎大哈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他把现今阿富汗所有地区统一起来,史称杜兰尼王朝,为阿富汗国家历史的开端。1775年他儿子把都城迁到喀布尔——长期以来人口构成最为多样化的城市,坐落于普什图、塔吉克和哈扎拉三大族群分布区的交界地带。

19世纪起,英、俄间爆发长达一个多世纪、史称“大博弈”的冲突,阿富汗是主战场之一,沙俄吞并里海、咸海沿岸地区后急于南下,已经控制印度的英国全力阻击,1838—1919年,驻印英军三次入侵阿富汗,奠定了阿富汗在英俄之间“缓冲器”的地位。

1919年8月,英国正式承认“阿在内政和外交的自由和独立”,它在全球帝国、区域强国和周边邻国“搅合中”保持着应有的清醒,两次世界大战持中立立场,20世纪中后期实行不偏不倚的不结盟政策,周旋于苏联和美国之间。

1973年,查希尔国王的阿富汗被堂弟达乌德推翻,王国变身共和。1979年12月27日,苏军坦克开进阿富汗首都。1989年2月,苏军在死亡14453名军人后撤出,背后是百万阿富汗人丧生,百万伤残,流离失所者逾500万的惨痛“账单”,更留下军阀割据、举国贫困和数百万颗地雷的政治全貌。

10年的抗苏战争只是灾难的开始,1992—1996年阿内战又致8万平民丧生,塔利班1994年崛起,1996年攻占喀布尔执掌国家权力,2001年被美国反恐战争推翻。塔利班的暴政不仅仅摧毁了巴米扬大佛,它与70年代后期开始的动荡、入侵、内战“合力一处”,使得1747年以来形成的各民族和睦宽容的社会氛围、王室—部族长老—宗教信徒的政治秩序和社会基础荡然无存。

四国民性格:

无产阶级导师恩格斯留下中文6400字的文章,文中写道:“阿富汗人是勇敢、刚毅和爱好自由的人民。他们只从事畜牧业或农业,想方设法避开手工业和商业。报杀亲之仇是部族的义务。然而,阿富汗人素以慷慨宽大的民族著称,只有在受人挑拨的状况下才例外;好客的规矩在他们中间非常神圣,哪怕是一个使用奸计而成为座上客的死敌……”

一度的多种文化交汇地、丝绸之路的中心地带;一方居民“风俗刚犷”(唐玄奘语),一直以来埋葬帝国远大目标的土地;一个曾经自给自足,如今“乞讨者心理”已成全民思维的国度……

其他网友回答

答,真实的阿富汗,是怎么样的,我也想知道,自从前苏联撤军到现在为止,美国人在阿富汗反恐已经过去18年。

其他网友回答

阿富汗在战前更加落后。无论人均收入,还是整体经济,都被列入世界最贫困行列。在砸毁千年佛像的野蛮塔利班统治下,阿富汗人民几乎就是生活在中世纪。

在美国领导的阿富汗战争铲除了塔利班政权之后,短短十年,这个国家发生的变化是名副其实的翻天覆地。阿富汗最大的媒体集团MOBY的主席莫瑟尼(Saad Mohseni)今年5月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不被人知的阿富汗进展的故事》,用大量事实,讲述了阿富汗过去十年的巨变。

阿富汗人口现已3,530万,平均中等年龄只有17岁,60%人口低于20岁,是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在塔利班统治的2001年,阿富汗只有90万孩子入学(没一个女生),现在入学孩子已达800万(增近9倍),其中260万是女孩。

2002年,阿富汗全国只有32英里的道路,其他都是烂泥路,现增至7,450英里,增幅233倍!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和其他几个大城市的国际机场,使阿富汗跟世界接通;每天从阿富汗到杜拜的飞机就有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