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为什么到泰山封禅 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到泰山封禅

古代帝王为什么到泰山封禅 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到泰山封禅

网友提问:

古代帝王为什么到泰山封禅?

优质回答: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圣神的象征。它巍峨雄伟,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泰山位于华夏地区的最东部,被黄河和汶河所以就环绕。在远古时代,人们把这里视为太阳初升万物生长的地方。因此,泰山就具有了其特有的神秘色彩和历史地位。

泰山封禅也就逐渐成了每个帝王心目中的愿望。由于历史上历代王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才使得泰山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象征作用。

古代帝王无不说自己是“受命于天”,封禅表示的是自己与天沟通的方式。封禅泰山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天下太平,国家兴旺。二是天降祥瑞。国家兴旺表示帝王功高德显,天降祥瑞说明是上天对帝王的表彰。这时,帝王就要用一种方式来回告上天,就是封禅大典。封是指在接近天的最高处用土筑成园坛祭天,禅是指在泰山前的小山用土筑成方坛祭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就是对泰山的尊称。古代就是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文人雅士更是对泰山仰慕备至,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多处碑碣石刻。

在地理位置上,泰山处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渺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和丘陵相对高度差1300,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在视觉上有格外宽广高大的气势。正所谓“重若泰山”,这恰好是人们生理和心里上的反映。民间传说,盘古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这样的神话故事更就说明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在古代是生命之源,希望和祥和的象征。而古代的先民又常常把雄伟神奇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因此,地处东方的泰山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祥瑞之山。受于天命的帝王更是把泰山看成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了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也必然到泰山封禅祭祀。久而久之,泰山祭天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了每代帝王一生追求的大事之一。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泰山山体雄伟壮观,景色秀丽,泰山是齐鲁文化的中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因其气势之磅礴为五岳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

据中国古代各朝代文献记载,此山经常是皇帝设坛祭祀祈求国泰民安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相传远古时代就有72位首领来此巡狩祭祀。自秦以来,中国古代有12位帝王来此封禅朝拜。第一个在此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留下五大夫松的传说;汉武帝八登泰山,惊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其后的唐宗宋祖也是多次来泰山封禅。在泰山封禅祭祀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极其隆重的旷世大典。被人认为凡是功高显德的帝王,天神必将赐予吉祥的“符瑞”,他便有资格到泰山报告成功,答谢受命于天之恩,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历代传统。

“封”是在泰山极顶聚土筑圆坛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于天;“禅”是在山下小山丘积土筑方台坛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之情。圆台方坛表示天圆地方。一代帝王若登封泰山即视为天下太平、国家兴旺的标志。而皇帝本人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真龙天子。

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其实质则为巩固皇权,粉饰太平,带有一种君权神授的意味。

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 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