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出自哪里,含义是什么 惟楚有材於斯为盛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出自哪里,含义是什么 惟楚有材於斯为盛

网友提问: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相关的典故及意义是什么?

优质回答: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相传此联由嘉庆进士袁名曜所作,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集句联佳作!

但也有一种说法,这副联的作者叫张中阶,或是由袁名曜与张中阶共同创作的;

由于这副对联题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门前;

因此,作者就只署了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的名字;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于《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

下联“于斯为盛”,是《论语》“唐虞之际,于斯为盛”的引用;

由于“惟”经常与”唯”通用,于是大家看到上联时,第一印象是“只有楚地有才俊”;

但是”惟”作为助词用于句首的时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这句话只是“楚地有才”而不是“全天下只有楚地有才[微笑]…

于斯为胜,引用的是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的局面,借此来表示岳麓书院大量聚集了楚地才俊…

其他网友回答

语留人是我,留语甚是妥。

人留语亦留,答题从不躲。

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楚地人才多。我觉得导游回答此题得心应手,我虽然不是,但听导游嘚啵过,而且还查阅过相关资料,我略调理思绪,给您娓娓道来。

首先,要了解两个知识点,以便之后的理解。

一、楚文化

楚就是指春秋时的楚国,和上联中的“楚”同义,文化的解释就太广泛了,很难解释,简单地说,就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定要注意我为什么说“物质”、“精神”,后面用的到。

再此就不过多宣扬楚文化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评论区聊聊,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一下哈,虽然岳麓书院在湖南,可楚地可绝不单单指湖南。

二、集句联

是对联的创作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两个出处不同的句子,分别作上下联,对仗工整、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可以使诗句、骈文、成语等等,都是可以的。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就是个很著名的集句联。

给您举个简单的例子,您就明白了。

上联:劝君更尽一杯酒下联:与尔同销万古愁

上联是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下联就不用多说了,出自李白的《将进酒》,无论是从音律上,还是从对仗上,都对得很贴切,毫无违和感,如果您要是没听说过这两句诗,很有可能认为是一人所作。

说句开玩笑的话,我可是写集句联的高手,而且很小就是了,因为从小就记性不好,所以最讨厌背诵课文,经常把诗给背串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过这个可是真的,我小时候真就这样默写过,而且绝不是成心的,当年还是同桌之间互相判,就这首诗,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沦为了话把而,所以记忆犹新。

惟楚有材

原出处为《左传》。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文言文不太难,不翻译了,“虽楚有材”本意是说楚国物产丰富,后将虽改为惟,并引申为楚地人才多。

于斯为盛

出自《论语》。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说的是周武王的时候人才多。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袁名曜清朝时当过岳麓书院的院长,写门联,出上联为惟楚有材,有一个叫张中阶的对出下联于斯为盛。

人家也确实没有吹牛,楚地一直人才辈出。伍子胥、庞统、屈原等等不胜枚举,我学识尚浅知道的不多,您可以给补上一些。

争论

这个争论可能仅仅是我认为的,“惟楚有材”中的惟,大多数人认为是句首语气助词,而我认为应该就是唯独的意思,这绝不是狂妄,而是作者的自豪与归属感,并非狂妄自大。

而且“惟楚有材”也并非袁名曜最先使用,早在一百多年前,湖广巡抚林天擎曾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这里的惟解释成语气助词就太牵强了吧。

当然,“惟”是什么意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联的巧妙绝伦,以及荆楚之地人才济济的事实,在此,希望楚地以及全国,人才能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其他网友回答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幅对联悬挂于清湖南岳麓书院。是堪称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名气最大的对联之一,是湖湘文化的象征。

对联出自清朝嘉庆年间,进士袁进曜之手。他任岳麓书院院长之时,撰写正门对联,以惟楚有才出自《左传》,让学生应对下联。学生中有一贡生张中介,应声而答于斯为盛,典出《论语》。堪称绝对。

对联的意思是楚地人才辈出,由此对联名声四扬。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是悬挂在岳麓书院大门口的一副对联。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这幅对联的来历呢,还有着一段故事,据说,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到岳麓书院这里更繁盛,这里是英才齐聚之会所啊!

其他网友回答

是写在湖南岳麓书院一副对联,是写得非常有名气和名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