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你怎么看 没有不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谁说的话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你怎么看 没有不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谁说的话

网友提问:

再好的老师,也教不会不想学习的学生,对这句话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我是位有二十年教龄的中学老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再好的老师,也教不会不想学习的学生“这句话,我认为有些道理,但也不完全对,只说对了一半。

一、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才算好老师

一位好老师,绝不是仅仅只传授知识,教学的业务能力强的老师,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也一定是个育人的能手,善于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如果只教书不育人,这很难称之为好老师。所以那些好老师,估计是专业能力强的老师,还都是优秀的班主任。

二、其次我们要分析学生不想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原因:

1、缺乏学习的兴趣,真的不想学

2、缺少学好的信心和方法,假的不想学

三、对于不想学的学生,好老师的做法

一位好老师,对于不想学习的学生应尽最大可能,通过自己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变成想学习的学生。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1、对于缺少学习兴趣的学生

一个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兴趣失去了,学习的能动性也随之失去。它是一个慢慢丢失的过程,只是我们没有及时发现而已。

而我们要培养他的兴趣也不可能一下子三下五除二就立竿见影。再说,问题一旦出现,这不是老师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对于缺少学习信心或方法的学生

这样学生通常在压力之下自暴自弃,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在提问他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及时的鼓励,让他有学习的信心。同事对于学习方法给予指导,很可能就会改变他的一生,老师是一般可以把他教育好的。

当然,老师不是万能,教育难就难于每个学生的问题都不一样,存在个体差异,原因非常复杂。

作为老师,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但是老师也不是神,无法改变所有的学生!真正的教育,是唤醒,而不是灌输!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是@凡人育才 专注教育二十年,愿与大家共同分享教育路上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

其他网友回答

无论什么东西,也包括人,都是有差别的。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其实也不该过分夸大老师的作用。一个学生在这个老师班上不想学习,换到另一个老师的班上可能变得喜欢学习了。这是不是可以说后一个老师是”再好的老师“?不能!因为这另外一个老师的班上也照样有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可以说绝对有),如果把他换到前面说的那个老师班上,也可能会变成喜欢学习了。不想学习的学生可能在某一个老师的班上会改变学习习惯,那是他很适应这个老师,但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的个性、老师的知识面、以致老师的外表形象等等,不可能做到适应每一个学生的。无论哪一位”再好的老师“,他的班上学生都有上中下的区别,如果没有差别的话,哪来的好学生呢?因此可以这么说,不想学习的学生,如果能遇上他喜欢的老师(并非 ”再好的老师“)也是可能被”教会“的。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看了一些头条号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他们觉得学生不爱学习,是老师教育引导的不对,并举出了把不爱学习的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学生的例子,以此证明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

我对他们的观点是不认同的,这是对老师进行道德绑架。

对学生的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在学习方面,家庭教育主要负责让孩子爱学

习,喜欢学习,或者逼迫孩子爱学习。学校教育主要负责让爱学习的孩子学好知识。

当然,学校也负有让不爱学习的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学生的责任,但这不是学校的主要责任,只是次要责任。因为学校的老师没有那个时间、精力,更没有那个能力,让所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变得爱学习。

有的头条号举出了把不爱学习的学生教育成爱学习的学生的例子,对此我丝毫不怀疑其真实性,但这样的例子有几个?您见的多吗?占多大比例?我们不能以点代面,不能以个性代表共性,否则会误导人的,特别是误导那些把教育都推给学校的家长。

俗话说牛不喝水,不能强摁头。

面对就是不爱学习的学生,老师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没有办法的。奉劝那些把教育都推给学校的家长,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教育引导甚至强迫孩子爱上学习,这既是对孩子好,也是对你自己好。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从表面来看好像是对的,因为当一个学生真正不学了,可能任何教育或者任何老师对他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从更深层次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话肯定有问题。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难道教师的作用仅仅是教知识吗?

我觉得教师的作用,首先呢,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做人。老师是园丁,对每棵树都应该找到他的希望。老师是引路人,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找出他将来可能的道路。什么叫做人?对学生来说其中之一,就是叫他明白学习的意义。学生为什么不学?因为他不明白学习的意义,不明白学习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学生来说,你给他讲学习对人生的意义,可能对他来说比较遥远。

有一部美国电影,是说有一个班,这个班的学生,在一般老师或者家长看来没有任何希望,他们自暴自弃,他们对未来没有希望。所以他们整天打架斗殴,无恶不作。但这个老师把他们多数都送进了美国的名校,它的最主要的切入点就是给这些孩子说,你们有希望,谁说你们没有希望?你们同样可以上名校。

我不是说所有的不想学习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老师来改变,但是我相信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老师跟他的真正的沟通,使他看到希望,使他重新燃起学习的希望。

不要随便给一个学生下定义,说这个学生他是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不是不爱学习,只是他没有找到学习的希望,或者说没有找到他真正感兴趣的学科。马云当年爱学数学吗?你查查马云当年考大学数学考了几分?

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学生,老师的一句话也可以毁掉一个学生。

其他网友回答

“不想学习的学生”实际上是老师主观给学生贴的一个否定式、固化的标签。那么,老师怎么就不能贴一个正向的、积极的标签呢?学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点赞。

根据《教育的情调》这本书,提出了教育现象学的概念。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作为教育者,不仅关注教之“学”,更关注教之“育”。学生除了学习知识,更要学会生活。“教不会”可能更多的是知识层面,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啊。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老师看孩子要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多问一问学生,耐心地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家庭以及朋友,洞察学生的与众不同的品性和优势。比如这个孩子比别的孩子平时到校早,就可以从“早起”这个方面进行表扬和鼓励,贴个“早到之星”的标签。如果他酷爱运动,比如滑滑板,可以贴一个“运动达人”的标签。放大某个具体的闪光点,就是催生该学生自信的源泉。老师的爱与包容,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每个学生是独特的、动态的、可塑的。

你认为的“不想学习的学生”可能是一个音乐王子,可能是一个美术天才,可能是保家卫国的英勇战士,也可能是拾金不昧的诚实孩子。其实,是孩子,让我们学会了心怀希望和保持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