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偏高 血红蛋白如此之高,这该为哪般?

血红蛋白偏高 血红蛋白如此之高,这该为哪般?

血红蛋白偏高

作者: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朱嘉仪 谢依 王啸洋 李亚周前言:血常规检测,作为检验科最基本的检测项目之一,随着大规模的引进进口血细胞计数仪开始,使检验科血液常规检测的压力大为减轻,易于标准化和自动化,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血液细胞计数仪在某些项目的检测上,有它的局限性,比如高脂血症、高乳糜微粒的标本,这就需要检验工作者有很高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血红蛋白增高的主要原因:1、生理性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等。2、病理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等。而高脂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中血红蛋白含量检测影响很大,引起假性增高。案例经过及分析:2018年10月份急诊夜班,收到窗口急诊内科的一例血常规。检测结果如下:白细胞为15.89×10^9/L,红细胞为4.55×10^12/L,血红蛋白为208g/L,HCT为42.4%,MCV为93.2fL,MCH为45.7pg,MCHC为491g/L。如图。

血红蛋白大于200g/L,触发了危急值报告检测限,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在另外一台仪器进行了复查,结果依然是大于200g/L。由于该患者首次来本院检查,未查到历史结果进行比较。正当笔者习惯性地拿起电话准备报告危机值时,突然脑海里闪现出一个问题为何红细胞数值和血红蛋白数值比例不是1:30?难道是红细胞聚集?笔者将样本作瑞氏染色,显示红细胞大小均一,着色均匀。难道是红细胞被破坏发生了溶血而释放过多的血红蛋白,导致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反而增多?如果患者发生了溶血,那么他的生化标本是不是也有溶血?于是,笔者把他的生化标本找了出来,结果发现离心后的生化标本出现的是脂血。接着,笔者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脂血的因素,导致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的检测受到了干扰。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处理结果呢?在笔者思考的过程中,血常规的血浆也沉降出来显示出乳白色,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脂血。笔者决定采用离心置换血浆的方法(500r/min离心5min,吸出该样本乳白色血浆1ml,另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置换两次,先后检测的结果如下(图):

图1:第一次血浆置换

图2:第二次血浆置换最终血常规白细胞为15.71×10^9/L,红细胞为4.16×10^12/L,血红蛋白为135g/L,HCT为41.6 %,MCV为90.4fL,MCH为45.4pg,MCHC为502g/L。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接近1:30,笔者放心地将该报告准确发给了临床。讨 论引起血红蛋白增多的病理因素有白血病计数增多,大于30×10^9/L;血小板计数增多,大于700×10^9/L;胆红素偏高或者脂肪血。当患者高脂肪摄入(饮食、输注脂肪乳等)时,脂肪乳为白色乳状液体,其主要成分为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酸酯、卵磷脂、甘油等等,其颗粒直径为0.35mm,颗粒完整,脂肪乳的输入使血浆浊度更加明显,高浓度的脂肪影响了血红蛋白检测的比色过程,使得吸光度增加,导致结果出现了假性增高。血常规检测均采用全血标本,这些标本不需要将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后测定,因此血浆浑浊与否不容易被发现,血浆浑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解决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在一般情况下,利用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比值关系(约1:30),用红细胞计数值,再结合MCV配以相应的系数得到血红蛋白的估测值:HGB(G/L)=红细胞数(×10^12)×30×所测MCV/88,该方法简便快捷。二是将样本低速离心析出乳白血浆后,用等量的生理盐水或者红细胞稀释液替代血浆,此方法直接准确。三是将样本低速离心析出乳白血浆,将乳白血浆吸出直接检测其血红蛋白作为本底,然后再用初次测得的血红蛋白值减去此次本底血红蛋白值即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此方法简单快捷。日常工作中,遇见血红蛋白异常增多时,需要考虑其与红细胞数量、MCV的关系,以判断有无异常的干扰因素,及时发现问题,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编辑:梁丘  审校:贝塔

血红蛋白偏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