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击败庞涓是哪场战役 桂陵之战孙膑是怎么战胜的

孙膑击败庞涓是哪场战役 桂陵之战孙膑是怎么战胜的

网友提问:

“桂陵之战”中孙膑是如何打败庞涓的?

优质回答:

桂陵之战可能不被很多人熟知,但提起“围魏救赵”,相信都不陌生,赵国邯郸之难求救于齐国,齐国的田忌和孙膑对阵魏国的庞涓,在桂陵开战,魏国大败。

桂陵之战,从大处说是齐魏两大强国之间的较量,从小处说是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对决。

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开启,魏文侯启用李悝变法改革,魏国最先强大起来,成为中原第一强国;后来楚国进行了吴起变法又失败,遂休养生息;齐威王任用邹忌改革,齐国又强盛起来;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秦国遂逐渐强大起来,谋求东进。

公元前354年的战国,以魏、齐、秦三国最强。这一年,赵国攻打卫国,卫国的老大哥魏国出来撑腰,攻打赵国,并很快包围了邯郸,邯郸告急,赵国向同盟国齐国发出了求救信号。

救还是不救?什么时间去救?派谁去救?怎么救?

齐国君臣汇聚一堂,来了一个讨论会,最终决定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挥师救赵。田忌和孙膑就怎么救的问题展开讨论,田忌主张直接和赵军里应外合,攻打魏军。

孙膑则主张避实就虚,趁魏国主力进攻邯郸而大梁兵力空虚之际,攻打大梁,这样魏军主力就会跑回来救大梁,邯郸之围也就解了。田忌同意了孙膑的军事策略。齐军选的时间点很耐人寻味,包围大梁之时正是魏军攻下邯郸之际。

此时,魏军消耗极大,而赵国损失惨重,这是齐国乐见其成的。大梁有难,庞涓心急如焚,立刻带着疲惫不堪的魏军往回赶,走到桂陵,与齐军遭遇,魏军大败。

孙膑与庞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两人曾是同门是兄弟,一块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了魏国,魏惠王认命他为将军,带兵打仗,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认为孙膑兵法强于自己,日后会威胁到自己,遂想办法秘密把孙膑弄到魏国,随便寻了一个罪名砍下了孙膑的双腿,又在孙膑脸上刻字,意在让孙膑活在暗处,无法施展才华。

只是孙膑不甘心就此埋没,等到齐国的使者出使魏国的时候。他找到了使者,说服那人带他回了齐国。回到齐国的孙膑拜在田忌门下,帮助田忌赢得了赛马,田忌遂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讲习兵法。

等到邯郸之难,齐威王本欲封孙膑为将军,结果孙膑以身体残疾不能为将为理由拒绝而做了军师。

然后,田忌与孙膑在桂陵大败庞涓,后来又放了庞涓。十三年后,孙膑与庞涓再次相遇。马陵之战,孙膑凭着对庞涓的了解,精心布置了圈套,庞涓再次大败,自刎身亡。

其他网友回答

在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孙膑兵法》竹简以前,我们所认识的的桂陵之战只有《史记》中《孙子吴起列传》那一小段,很简单很简短,就是齐军假装攻打魏都大梁而迫使庞涓回救,但银雀山竹简出土以后,我们从《孙膑兵法》十三篇中的《擒庞涓》中发现,这个战争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其中充满了为胜利而无所不用其极的阴毒手段,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齐军出发后,齐军主将田忌便决定昼夜兼程,前往邯郸维护世界和平,然而孙膑却道:“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博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君不若引兵南攻平陵。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吾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当涂有市丘,是吾粮途绝也,吾将示之不知事。”

孙膑掉的这个书袋太深拗,我在这里用现代文翻译一下:

解开纠缠的绳子,不能乱抓一气,给人劝架,不能自己也加入跟着打,那样你也非受伤不可。只要避实击虚,抓住要害,对方便犹如捆住手脚,动不了,所有的能力都发挥不出来,再高的计策也施展不开,只有听人摆布,一旦如此,纷争自解。将军您不如南下攻打魏国的平陵(今山东曹县)。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指魏国首都大梁以东的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攻克。我军可以故意在这里用兵,以便迷惑敌军。另外,平陵周边有魏国军事重镇,我军的运粮通道很容易被切断。我们要故意装出不知道此等危险,而显得越不懂兵法越好。

这段话就算翻成了现代文,我们仍然看得莫名其妙,何况当事人田忌了。

的确,田忌当场就晕了。

避实击虚的道理田忌懂,无非就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去攻击敌人的薄弱之点,但既然如此,我们就该去攻打魏国防守薄弱的城池才对啊,为何要去攻那“人众甲兵盛”的平陵呢?而且还要故意装作不知道粮道有被切断的危险,这不是犯贱、不是自己挖坑往里面跳吗?搞不懂。

其实这是孙膑在用《孙子兵法》的“虚实”之道忽悠庞涓呢!孙膑的用兵之道,其精髓就在虚而实之,实而虚之,假而示真,真而示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变幻莫测,让人摸不着头脑,你想,连田忌自己人都摸不着头脑,敌人那就更加无法搞清楚你的真实作战企图了,那你就可以在任意你喜欢的时候集中兵力给敌以致命一击,这就是孙膑谋略的可怕之处。

田忌的智商是永远无法明白孙膑的妙计的,他只能依计行事,因为他对孙膑的智慧拥有绝对的信心。

当我们面对一个智慧普通的人物时,我们千万不能盲从。但当我们面对一个智慧远超我等的高人时,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听从。

于是田忌毫不怀疑的拔营南下了,大军临近平陵,田忌又不知该咋办了,只好再去请教孙膑:“事将何为?”

孙膑笑道:“都大夫孰为不识事?”(齐国的行政结构比较特殊,其他国家已纷纷实行郡县制,而齐国依然沿用齐桓公时代管仲制定的五都制。全国被划分为五块地方,每一块地方为一都,既是行政单位也是军区,每一都的军政长官称为“都大夫”。)

田忌不明白孙膑的意思,但仍老老实实的回答道:“齐城、高唐。”(齐城:齐都临淄的都大夫;高唐:高唐的都大夫)

孙膑点头称善,我们就让齐城、高唐的两个“不识事”的军事菜鸟率所部去攻打平陵。咱们主力待在这里按兵不动。

田忌大惊!不是吧,在平陵周边,有横(今河南兰考县旧考城东)、卷(今河南新乡兰考县旧考城东)两大重镇,此二邑因为大梁屏藩,故皆有魏重兵把守。当先锋的齐城、高唐二部,前有平陵坚城之阻,若横、卷的魏军前来救援,内外夹击,二大夫既是军事菜鸟,此战恐凶多吉少……

孙膑笑道: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哈哈,菜鸟也有菜鸟的用处,聪明人干蠢事的时候会被别人怀疑,笨人干蠢事会被认为理所当然。派此二人去,魏王与庞涓必不起疑。

田忌听罢,完全傻眼,但他还是只有继续听从,把攻打平陵的重任交到了齐城、高唐两个菜鸟手里。

齐城、高唐二大夫虽被公认为菜鸟,但他们自己却不这么看,当下一听说让他们打头阵,顿时开心的不得了,齐声大叫道:“将军放心,我二人必定踏平平陵,扬我大齐军威!”

孙膑在心内苦笑道:不要怪我二位大夫,谁叫你们打仗水平最差呢?谁叫我现在急需打一场败仗给庞涓看又不能让他怀疑有诈呢?所以只好委屈你们了,I am very very sorry!

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利益,这与孙膑之前赛马一样,其实都是非常高明的谋略。比如楚汉相争,刘邦便是以韩信之强兵,攻打魏赵之弱兵;而以自身之弱兵,去消耗项羽之强兵。所以说打仗也并不一定都要用强兵,弱兵也有弱兵的用处,其用处就是耗敌之强兵,全我之锋锐;骄敌之强心,使之轻用其强。这就叫做以小博大,智者所为也。

结果不出孙膑所料,齐城,高唐两大夫强攻平陵数日,城未攻破,反被魏军切断粮道,再被数路魏军前后夹攻,结果两万多将士,损失近半,两位大夫,惨烈牺牲,近万将士,壮烈殉国。这就是孙膑兵法,不仅仅是具体的军事技巧,也包含了指挥官无比冷酷的心。

败报传来,田忌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他急忙找到孙膑,哭丧着脸的问道:“吾攻平陵城不得,而又亡齐城、高唐二部,损失惨重。事将奈何?”

孙膑轻轻一笑,这才缓缓道出了他的最后杀招:“请遣轻车,西驰大梁之郊……”

田忌当下更晕,我军刚打了败仗,为何又要去攻大梁,那可是人家魏国的国都啊,城高池厚,举全齐之力都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攻下,何况就我们这六万多兵,这不是搞笑么?咱们在魏国转了半天,损兵折将,却啥正事儿还没干,你到底是来打仗还是来旅游的啊!

孙膑不顾田忌的气急败坏,继而又道:“并少分士卒而从车之后,以示吾军之寡。”

啥?我们六万多人全上都不一定拿得下大梁,为啥还要只分少量兵马去攻打?啥叫示寡,这不是让大梁人笑话咱们么?这一路仗真是越打越窝囊。不行,坚决不行,这次田忌说啥也不听话了。

孙膑只好解释,前面我们派兵攻打平陵,虽然损失惨重,但已成功的调动并拖住了大梁屏藩横邑与卷邑的魏军主力,如此我军便可趁此机会直接杀至大梁城下,但攻下大梁城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所有这一切,都只是虚招而已,我们的真实战略目的,就是为了引庞涓轻率回军救援,到时我们再在路上设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则一举救赵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还是搞不懂,“攻其所必救”是没错,但我们示寡,庞涓反而会回救吗?我们应该极力表现兵力强大才对吧!就算他回救了,庞涓毕竟是天下名将,他怎么可能在回军过程中不派斥候仔细侦察呢?军师又岂能保证他一定会中我们的埋伏?况且,我军一路公平陵、驰大梁,拖延时日,我恐邯郸支持不住投降了那该咋办?

孙膑笑道:“将军放心,庞涓必然回救,且必会中我埋伏!”

果然,庞涓在攻下邯郸之后,便留大部队在此驻守,而自领三万轻兵准备回师大梁,他要好好的教训一下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齐军,让这些饭桶们知道知道,魏国是不能随便惹的,大梁更不是阿猫阿狗都能随便攻的,谁敢捋虎须,谁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三日之后,星夜回趋的三万魏军在距大梁东北百里的桂陵(今山东菏泽北)被以逸待劳在此许久的齐军主力逮个正着,一场迟来的齐魏决战终于爆发!

图: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州牡丹园桂陵之战

原来,平陵的败仗是演给庞涓看的,田忌率领的大梁城下万余齐军也都是孙膑派出的”群众演员”而已,孙膑和其他五万多齐军才是真正的男主角,他们早就在桂陵这个地方等着庞涓了,为了这一次故友重逢,孙膑真可谓煞费苦心,如今,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可怜的庞同学,他又不得不再次面对他那个相爱相杀的上铺兄弟了。

至此,无论庞涓甘不甘心情不情愿,这一仗他已经输了,在开始之前就输了。

天下皆知,无论作战韧性还是整体攻防,齐之技击皆不如魏之武卒。但是别忘了,一场战争胜负还有其他很多因素,战斗力并不能决定一切,就是武林高手决斗内力无法决定一切一样。

首先,庞涓由于轻敌而回军太快未作侦查,所以中了齐军的埋伏,齐军以有备攻无备,优势明显。

其次,魏军日夜兼程、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已是强弩之末;齐军却是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以盈待竭,优势更加明显。

再次,庞涓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对手竟不是田忌,而是早该沦落成泥而永世不可翻身的上铺兄弟孙膑,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必然让心理健康状况本就不好的庞涓肝胆俱裂,精神崩溃。主帅是一支军队的灵魂,灵魂崩溃,肉体必然毁灭。

还有,齐国是武学之乡,其民风彪悍,好勇斗狠,齐军因此强于技击,而疏于军阵(太横,管不住)。所以,在阵地战中,魏武卒精良的装备、强大的纪律性与韧性都优势巨大,然而在桂陵狭窄的山道中,士卒往往需要各自为战,这时就单兵的技击能力就更重要了,而无论长矛突刺、剑术搏杀、弓弩剑法、徒手格斗,齐技击都堪称一流,这样魏武卒自然就落了下风。

分析了这么多,结局自然没有悬念了,桂陵一战,齐军大获全胜,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被俘,一切丰功伟业顿时沦为笑柄。

其他网友回答

被孙膑伏击而活捉。

其他网友回答

三晋分家之后,魏文侯联合赵国、韩国一致向外扩张,在魏文侯的英明领导下,魏国国力是蒸蒸日上,在西边甚至打的秦国抬不起头,使得魏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孙膑与庞涓这两位,原本是鬼谷子老师办的军法培训班里的两位学生,在班里俩人是一对好基友,曾发誓要兄弟同心,共闯天下。但是这两人的志向却不大一样,孙膑想的是恢复祖先孙武的荣光,庞涓则想着毕业后找一个好工作。

魏文侯驾鹤西去后,他的孙子魏惠王成了魏国新的掌门人,这位掌门人一心只想千秋万载,一统三晋。奈何魏文侯留下的老将们是老的老,死的死,魏惠王只好广发英雄帖,招揽人才。

庞涓看到招聘启事后,就上魏国应聘去了。孙膑知道这位鬼谷子老师可不是一般人物,虽然他不在江湖,但是江湖流传着他的传说,于是就继续在这位“传说”身边深造了。

庞涓见到面试官魏惠王后,以旁观者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对魏国当前的处境进行了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深深的打动了面试官魏惠王,于是魏惠王拜庞涓为大将,负责对外作战。

随着一场场战役的胜利,庞涓在魏国成为了全民偶像,在掌门人魏惠王心中的地位也直线飙升。这时候庞涓对掌门人说有孙膑这么一个人,本领跟自己不相上下,掌门人一听便要庞涓邀请孙膑入伙。这时候孙膑也觉得自己学的差不多了,也该下山历练去了,于是跟庞涓一起来到了魏国。

魏惠王为了看孙膑的本领到底怎么样,便让庞涓跟孙膑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结果庞涓设的阵法,孙膑一眼就看出来了,而孙膑设的阵法,庞涓怎么也看不懂。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魏惠王就属于外行,他看这两人斗的是旗鼓相当,觉得孙膑跟庞涓不相上下,于是就让孙膑做了客卿,庞涓这内行却知道孙膑要比自己厉害的多。

庞涓一直担心孙膑某天会爬到自己头上,便设计陷害孙膑里通外国,然后对孙膑实行了膑刑,挖去了孙膑的膝盖。孙膑为了麻痹庞涓,只得装疯卖傻,整日里在猪圈打滚。庞涓一看孙膑疯了,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了,也就放松了对孙膑的警惕。孙膑则抓住机会,跟随齐国使者逃到了齐国。

此时的魏惠王为了实现自己一统三晋的千秋霸业,让庞涓率领八万魏军精锐进攻赵国。此时赵国军力疲弱,庞涓一路高歌猛进,迅速的打到了邯郸城下。面对庞涓的围攻,此时的邯郸摇摇欲坠,赵国只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便让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八万大军解救邯郸之围。

孙膑向田忌建议:若是直接去邯郸,齐军是劳师远征,魏军则是以逸待劳,这样的话齐军必然面临一场血战。而此时魏国国内精锐都在围攻邯郸,国内守备空虚,不如直接杀向魏国都城大梁,那时庞涓必然来救,那么邯郸之围也就解了。

此时庞涓刚打下邯郸,还没来得及高兴呢,便接到魏惠王的告急,说齐军正向大梁杀来,等大梁被打下来的话,那不是变成双方互换场地了?庞涓只好回师救援大梁。齐军则在庞涓回大梁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这个地方叫桂陵。于是八万以逸待劳的齐军,在桂陵打败了八万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魏军,这便是著名的桂陵之战。围魏救赵也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场经典战例。

其他网友回答

桂陵之战的启事,是魏惠王进攻赵国,赵成侯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为了遏制魏国权势的扩大,决计收兵,救济赵国。鉴于此次军事行动的首要性,齐威王在主将选择上十分慎重。他起首揣摩的人选是孙膑,因为孙膑知晓兵法,又在魏国呆过几年,更首要的是,他对魏军主将庞涓知根知底,并且一贯想要报仇雪耻。孙膑却觉得本身身体残废,不适合当主帅,齐威王遂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

起先田忌的设法主张,是直接救济邯郸城。孙膑指出:该当要避实击虚,此刻魏、赵相攻,魏国精锐军队必定都被调往国外,国际剩下的定是老弱残兵。不如带领大军,直奔魏国首都大梁,据有它的交通要道,节制其空虚的地方,到时魏国必定要对峙赵国而自保。多么,既可以解赵国之围,又可以挫败魏国的矛头。田忌服从孙膑的建议,号令齐师大举入魏。齐国突如其来的一击,切当令魏国人惶恐掉措,在桂阳一役中,魏军掉落利,魏国的草头神宋国、卫国等倒戈。齐军乘胜而进,直逼魏国的首都大梁。

孙膑想调动魏军主力从赵国撤回,但魏惠王不为所动,不但没有从邯郸撤兵,反而加大了进击力度。在庞涓的唆使下,十余万魏军对邯郸城策动猛攻,邯郸城终究抵抗不住,被魏军攻下。魏国人攻下了赵国首都,可并未征服赵国。令人觉得诙谐的是,历来被视为兵家奇谋的“围魏救赵”,其抱负是围了魏,却没能解救赵国首都邯郸城。关于桂陵之战,之前的史册一贯语焉不详。所幸的是,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的一座西汉古墓中,发清楚了然《孙膑兵法》的残简,个中有一篇《擒庞涓》,所记就是桂陵之役的状况。

连络《孙膑兵法》残篇,我清算出桂陵之役的大概状况。略述于下:田忌的齐国兵团在桂阳获胜后,节制了通往魏都大梁城的交通要道。魏师占据邯郸城,抽调一局部兵力回国,总唆使就是孙膑的同窗庞涓。因为卫国曾倒向齐国,庞涓起首拿卫国开刀,他集结八万兵力,攻入卫国。庞涓这一招也是狠招,看你田忌要不要回师救不救卫国。孙膑的鉴定是,庞涓攻卫国已占先手,借使假如齐师救卫,正好中庞涓之计,被魏军牵着鼻子跑,异常主动。要如何办呢?

为了调动庞涓,孙膑放出一个钓饵。他成心让两路齐师进攻守备固执的平陵城,不出料想,这两路齐师都伤亡沉重。牺牲钓饵是为了钓到大鱼。与此同时,孙膑又向田忌建议,叮咛消磨轻装战车军队奔袭魏国首都大年夜大年夜梁。他鉴定,庞涓必定会从卫国撤兵,救济大梁城。为什么呢?两个起因:第一,大梁是魏国的首都,救济首都与进攻卫国对比,明显前者的功绩更大;第二,平陵一役后,庞涓鉴定齐军伤亡沉重,必将会掉落落以轻心的。

为了进一步示弱于敌,孙膑又建议说:“我们分出少数军队与庞涓交兵,给他构成我军兵力薄弱的假象。”果不其然,庞涓鉴定齐军在平陵遭到重创后,已经是强弩之最后。他迫在眉睫地从卫国抽身,想要抢下救济大梁第一功,同时抓住老同窗孙膑。庞涓一路上赓续击溃齐国的小股军队,这些军队对魏军完全构不成威胁。他鉴定齐军曾根基溃败了,因而损掉落落辎重,轻装上阵,带领一支快速反应军队,日夜兼程奔向大梁城。这一切,仿佛早在孙膑的预感当中,这位齐国军师把主力军队暗藏在庞涓必经之地桂陵,一个大口袋张开了,就等着庞涓落入网中。

当庞涓的军队进入桂陵后,忽然四周呼吁声四起,齐国的伏兵从大江南北杀出,据有地形之利,把魏军团团包抄。在孙膑精心设计的坎阱面前,庞涓的武卒毫无用武之地,狼奔豕突。魏国最精锐的军队遭到覆灭性的攻击,连主将庞涓也未能身免,沦为齐军的俘虏。不过齐国人并没有杀掉落落庞涓,战后,庞涓被释放回国,直到马陵之战,才去世于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