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周国平论教育 守护人性》阅读札记

柳袁照:“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周国平论教育 守护人性》阅读札记

高度、灵性、圆融:周国平的文字多年前,我即读周国平。我即知道他是一个智者。说也奇怪,中间我又有好多年没有读周国平。我是没胆量读,怕在他面前露出自己的浅薄、无知。几年前,我请《晚秋》歌词的作者苏拉到学校给老师讲读书。苏拉说“遇到一本好书,像遇到爱一样”,深深触动了我:遇到爱一样,是如何的美妙?可是,遇到一个与己距离太大的爱,还是理智地退避三舍,是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选择?我遇到周国平的书,或者类似于这样的关系。然而,鬼使神差,最近我还是找出周国平的书,认真阅读起来。 说也奇怪。再读周国平,当年的感觉,竟然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原来是深不可测,原来是高不可仰视,现在竟然可敬可亲,如一个长者,满身智慧,坐在我的面前,品茗神聊。长者谈天说地,古往今来,以哲学的、历史的、文学的眼光,聚焦在“教育”上,我的视野随着他的视野而变化、移动。 三个词“高度、灵动、圆融”,蓦地从我的脑子里跳了出来:周国平,确切地说是周国平的文字,用此三个词可以概括,是最恰当不过了。读书明理,在我读《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方才真真切切的感悟到。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都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郡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人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阅读与素质教育》) 此段文字,周国平说自己,我左看右看,怎么看都像说我,恕我不恭,我早年读周国平,与此刻读周国平,就是此样的感觉。虽不至于“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是当初不敢亲近的那层神秘面纱,却不见了。现在,能够坐在他面前,聆听之余,还敢与他对话,尽管有些拘谨、有些小心翼翼。因为我们有了一份自信,于精神深处,有与周先生相通之处,才不至于胆怯。 周先生说:“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阅读与素质教育》)我正是处在如此的精神状态下,读这本《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书的。作者的大多文章,都是写于十年至二十年前。读本书,要放在那时的教育的背景之中,方能有一个准确、深刻的把握,即方能读出“味”,读出周先生的不一般来。想一想那时的教育,再想一想周先生的论述,其实我们做错了:我们自以为做得更优秀,其实我们做得很差劲。 假如,有人问我最喜欢的哪一篇?我会不假思索地推荐此书的第一篇《教育的七条箴言》,此文写于2007年3月,正处于教育大发展、学校大发展的阶段,现在想想,当时我们许多人,真不知道怎么发展。不妨诵读周先生的七条箴言,(其实,教育人不妨每天早晚在心里默读一遍)对我们大家都是有意义的: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所论述何其深刻。周先生谦虚地说自己不是教育人,他是学哲学、研究哲学、讲哲学的人,可一旦以哲学的眼光审视教育,那与就教育说教育的人的视野完全不一样了。正如杜甫的诗句所说: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周先生站在哲学之山上,教育和整个面貌,都呈现于眼下,进步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甚至似是而非的假象,一目了然。 我喜欢读周先生的文字,他的文字有一种磁性、磁力,吸引人。如何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如何办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如何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周先生,强调要“读书”。如何读书?怎样读书?读什么书?周先生在许多篇目中都有阐述,他说要读经典。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且不要读一般人当下写的书,他特别告诫飞机场、火车站那些地方书店里的畅销书,特别是“励志类”和书都是垃圾书。他说: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经典和我们》) “我的一位酷爱诗歌、熟记许多名篇的朋友叹道有了歌德,有了波德莱尔,我们还写什么诗,我与他争论,尽管有歌德,尽管有波德莱尔,却只有一个我。这个我是歌德和波德莱尔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还是要写!”(《怎么读》) 遇到一本真正的好书,我们必须让灵魂参与一起阅读。阅读本质上是“精神的漫游”,阅读本质上是“自我发现与自我成长”。“经典”很重要,可“经典”代替不了“自己”。最近,听到议论,说是某一位校长,不让举行学生“原创诗会”,说:学生的诗难道比经典好吗?要朗诵经典,不能朗诵“原创”。我以为当下我们的一些校长、教师到了要好好读书、认真思考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做似是而非的教育、自以为是的教育,那是愚蠢的行为。一所学校在我们手上、一个班级在我们手上,切不能不知不觉地把他们引向歧途。 “我衡量一本书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怎么读》) “有的人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有的人却只是对别人的感受发生同感罢了,两者都是真情实感,然而是两码事。”(《怎么读》) 我们的阅读,有这样的感受吗?有这样的冲动吗?读书不仅仅是读书本身,那是“锻造”我们的灵性。今日之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缺乏“灵魂”,学校的日常教育生活、教育行为“贫乏”、“单调”、“枯燥”,是因为丢失了“灵魂”。学校的平庸、功利,是因为教育人的平庸、功利。我们好好读书吧,像周先生那样做一个有“灵性”的人,在丰富的精神世界遨游: “某生嗜书,读书时必专心致志,任何人不得打扰。一日,正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叩门求访。某生毅然拒之门外,读书不辍。海德格尔怏然而归。”(《好读书》) 高度、灵性、圆融,确是本书的特点,也是周先生通过文字呈现的自身的特点,也是当下教育所缺少的、学校所缺少的、教师所缺少的。周先生不是单一的某个领域的学问家:他是一个能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教育融为一体的人,因而丰富、立体,看问题辩证、全面。读完此书,掩卷而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先生的哪几个观点? 一是他说“儿童是哲学家”;二是他主张“读书、写日记”。前者是他的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后者是他成功与优秀的秘诀。支撑这两点的是他的能够圆融的深厚的、丰富的学术背景。 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此刻,我真是遇到了这样的境地: “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到底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更归于土地。”(《孩子的心智和父母的责任》) “据说童年是从知道大人们的性秘密那一天开始失去的。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孩子们过早地失去了童年,而大人们的尴尬在于,不但失去了秘密,而且失去了向孩子揭示秘密的权利。”(《怎样做父母》) 这都是发人深省的文字,我们意识到了吗?怎么办?我们想过吗? “怀特海主张,应该像一个无知的人那样思考。说得真是精辟,不管你已经拥有多少知识都当它们不存在,你的头脑永远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这正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基本状态。”(《同上》) 周先生如何高调地强调读书,但是他明白死读书,不如不读书。继承很重要,但是创造创新更重要。当下,我们教育的原创性何其缺乏?老师的原创性何其缺乏?孩子的原创性何其缺乏? “在我看来,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我很赞成一句话,学习就是学会学习。”(《人文精神与教育》) “怀特海真是一位大教育家,在教育问题上有许多真知灼见,他早就指出统一考试是灾难性的,必然会使所有被迫参加这种考试的学校包括校长和教员都受到束缚。他说的统一考试,是指这种考题不是由学生自己的老师设计,而是由某个机构设计的考试。”(《同上》) “我的意思是说,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成功的真谛》)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勾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以灵魂参与阅读,如进入精神世界的绝佳的风景之地。我遇到好山水、好花草会停下脚步,拍照留下记忆,我在《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徜徉,同样我摘录了上述精妙的话语,作为我教育路上行走的“路标”。歌德说,“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精神旅行何尝不如此?阅读之中的乐趣,是可以言说的,也是言说不尽的。 2017年10月7日,于丽水